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27(1 / 2)

你这话太亏心了,被踹飞这不就是你在这里的意义吗”

司空摘星气结。

第164章晋江文学城

在他们赶来鱼池子之前,东向燕就将可解除蛊虫操控的药物交给了司空摘星,为了防止消息泄露,让九幽神君早有防备,队伍中的知情人更是只有陆小凤一人

至于鱼池子的地点,九幽神君是用哪种手段操控武林人士的

慕容燕儿牌情报屋,以神出鬼没的闻名大越鬼怪圈,十年良心好品质,你值得拥有。

没错,东向燕作了回弊。

俗话说作弊作多了就习惯了,这就和吐啊吐啊吐就适应了,属于一旦习惯就没救了的绝症。

何况东向燕这人本身就开多了挂

外挂满身自然无往不利。

但是偶然也会发生一些意外,比方说叶孤城会出现在这里,他是真的没想到。

按照东向燕的推测,叶孤城此时应该在西方魔教统括全局,而不是跑去鱼池子当ds主力。

不过这点儿小插曲也没什么影响,因为他现在在忙一件大事

新帝打算对辽国发兵,可谓举国上下无人不惊。

朝野震荡都不过的大事件,右相门人更是第一时间出列反对。

众所周知,傅宗书一向是言和党,与左相刘柏年这位主战派的头脑更是水火不容。

现下新帝明显是站在刘柏年那边儿,主和派的党羽是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

不行,一定要把陛下的心意拉拢到我们这头

傅党一系憋了一口气纷纷上书,那几天的奏折内容异常精彩。

从原本的东家尚书买卖外族奴隶闹的宠妾灭妻,西家武将打了自己儿子,实是教子不严等家长里短三百六十度大转变,字里行间迸射着味。

东向燕啧啧感叹了几声,全然没把他们写的当回事。

无论是隐射,暗示,甚至是明示左相刘柏年不怀好意,他统统不买账。

一反平日善于纳谏的态度,强硬起来的新帝叫依附在傅宗书这棵大树下的官员们直冒冷汗。

这、这、这怎么说都说不通啊

不得已,他们只能聚集起来,踏上相府大门。

傅宗书这一阵子异常消停,全是手下人在跳,但这也不是说他没有想法,准确说这人想法不小,还很大。

他意图谋反。

你们说他想的大不大

但原本他是想利用江湖人还有获得辽人的支持谋夺朱家天下,却不曾想新帝是个不好对付的也不对,打从新帝还是太子时期就是个得天独厚的储君苗子,那时他有想衬人没有成长起来斩草除根,让太子殿下因为“意外”夭折。

然而也不知是否天命所归,几次暗算全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被迫流产,计划一直拖到此等小儿继任帝位,他也不曾找到任何一处疏漏。

不得不说傅宗书实在是名老狐狸,揣着颗狼子野心,居然愣是没人看出来,而他屡次三番对东向燕下手,屡次三番无功而返也未能叫他当场失态可见城府之深

只是此人实在有个大大的缺点,这缺点原本不会对他的野心造成多大影响,可奈何碰上了东向燕。

光是一个自视甚高的毛病,就是切切实实的碰到克星了

若论自负,天下恐怕还无一人及得上东向燕。

不过话说回来,哪怕是和他作对多年的刘柏年都居然没有发现他的真实意图,只以为是奸相误国“这演技可以啊。”东向燕啧啧感叹,放下手里头的一片纸。

看用纸的颜色大小,显然是来自前线的战报,经过风吹雨打才被驯化的鸽子送到他手中,然后再细看面前这一桌的东西,又不仅仅是关于前线的战事变动,还有不少朝野上下的机密国事。

匣子里的朱砂是一抹鲜艳的红,东向燕提笔之后,头也不抬的批改这堆不断增加不见减少的政务,连个空闲都找不出来。

没办法,这就是苦逼的明君生活。

唉声叹气是没用的,只能加快手里头的动作,幸好东向燕脑子转的快,对很多东西更是了然于胸,几乎一目十行的看完,心中自然有了应对的城府。

忙碌半晌,端起茶杯喝了口,招来刘二把批改完的奏折送下去,他开始仔细分析起辽军的局势。

有西方魔教那群人挖坑,辽军坚持不了多久,派顾惜朝过去监军绰绰有余,剩下的目光错开那些摆在明面的折子,拉开案牍下的一处暗格,啪嗒一声,里头探出一摞秘密书信。

东向燕抽出一份眯眼想:嗯,安排在傅宗书身边的探子也该动手了。

诸如宫九等和大越皇上一同长大的心机役,曾在脑子冷静的时候对东向燕做过几个客观评价,而且此评价不含什么私人感情,纯粹是就事论事,以及自身对他怀揣的忌惮。

宫九说:东向燕看似行事无稽,然荒唐随便的风格下却是缜密到恐怖的玲珑心思,难以想象他这个人的作风为何会如此诡异,就像是他既可以花大心思扳倒一名朝中重臣,他也同样可以用差不多的心思为你准备一份人见人爱的礼物。于他而言,时间,精力,金钱仿佛可以无限制的消耗,他接下来要做的事情绝不会因此出现半分隐患。

试想看看,一个不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敌人,那又是多么可怕仿佛与他为敌那刻就已经在面对天罗地网

见识过无数倒在东向燕漫不经心之下的敌人,因此深深了解到这个人不同寻常之处的宫九,自认已经非常深入的探索过他是怎样一个人,可却还会在某时因为他的做法哑口无言。

兄弟几人,哪怕排除东向燕,剩下的哪几个也没有一个是世人眼中的寻常人。

宫九能这样评价东向燕,难道别的人心里就没有数吗

有,当然是有的

原随云一直知晓东向燕是怎样一个动若雷霆的枭雄,从他雷厉风行的将隐藏与暗中的皇族力量交付给自己时,他就意识到自己这位表弟绝非什么池中物,事后发展出来的一桩桩一件件“意外事态”也证明自己的想法究竟有多么正确。

收服太平王世子,结交偷王之王,拉拢西门吹雪,选中顾惜朝,放野马入江湖,天下豪杰又多一名浪子陆小凤最难得的是,他并非利益交换,而是以情动人

世上多数英雄人物,大都输在一个情字上。

东向燕置身在万人之上的立场,分明不该看的上小恩小惠,却看穿这一点儿,无形中使变数最多的江湖充满了自己的眼线。

如此的先见之明,原随云也曾叹道:“可惜自己这名表弟注定登高不落地”

不然这江湖要是有他,还不知会多么精彩呢

然而自己这个表弟也不是个安分的,从他能搞出点剑主就不难想象他有个怎么样的性情。

除此以外,随着他落子次数的增多,他又从未想过隐瞒原随云,这也就导致,在十绝关之后,把控大局面的人一直是原随云。

短短三个月期间,他亲身感受到了朝野上下的暗波汹涌,若想顺利进行计划,非要逆水行舟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