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么一个在佣兵团已经是属于基本操作的举措,就在一瞬间就赢得了17师官兵的归心。
你想想,如果是以17师这种杂牌军原来的待遇和能力,这些伤兵只能是由自己那些半吊子的医护兵进行简单的伤口处理,最多就用一些乡下收集来的草药,然后就只能靠自己的身体来抗了。
什么送到后方医院进行救治,想都别想。
太原的医院很多吗?忻口会战受伤的几万晋军和中央军官兵难道不该优先治疗吗?
按照他们原来的医疗条件,这些伤兵能够有一半能存活下来都已经是烧高香了,但这次周文可是组织了上百辆卡车将这些伤兵很快就运到了后方医院。
接着就是市面上都买不到的紫清红药和西药都敞开了供应,又有专业医生的医治和良好的护理,除了极少数伤势过重抢救无效外,绝大多数伤兵都性命无忧。
而让这些17师官兵更加感激涕零的是,周文不但将他们的伤兵安排得妥妥帖帖的,就是他们自己本身也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这些面对鬼子机枪大炮都敢挺着胸膛冲锋的西北汉子们,捧着手中发放下来的白花花大洋时,却是都眼圈发红。
要知道,他们已经将近一年没发军饷了,不是师长赵长寿把军饷贪了,而是自西安事变后,西北军的军饷就被军委会给断了,说是要重新整编部队。
再后来,抗战打响了,更是没人还记得欠着这些西北军军饷的事。
但是,等到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河北的29军被鬼子打得丢盔卸甲,北方兵力吃紧的时候,军委会的大老爷们就又想起了这支西北军部队。
当然,既然要用你抗战,军饷虽然不可能补发给你,但开拔费还是要给一些的。结果战士们拿到手里的,却是价值不到3个大洋,而且在北方并不好使,甚至已经开始贬值的法币。
即使是这样,这群西北军的汉子们却是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不吵不闹地就默默来到了山西,在雪花山上跟几千鬼子拼了一天一夜,几千人的鲜血染红了这座晋东的高山。
这种部队,你说周文怎么可能不喜欢,怎么可能不敬重?
所以,拖欠一年的军饷,老子全包了,不但一人几十个大洋如数发放,并派人监督各级军官不得克扣。
在周文带兵离开山西后,就将17师调到了佣兵团在太原的清河滩基地驻扎修整,由老吴叔和马叔带着一群佣兵团的伤残老兵们组成教官队,对17师展开了整编和训练。
而老吴叔从离石带来的可不仅仅是教官队,还有离石守备团训练出来的三千名新兵。
这些新兵可不是国军那种抓丁来随便训练个把月,甚至连实弹射击都没有几次,然后就推上战场的那种纯粹的青瓜蛋子。
而是在离石训练了起码半年以上,每人实弹射击打了不下千发的准士兵。
别看离石守备团只是佣兵团的一个编外单位,但人数却是佣兵团诸编制中人数最多的一个。
名为一个团,实际上却是有将近6千余人,而且还能做到调走多少就再招兵多少,相当于是佣兵团的后备役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