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书房内书架直接衔接天花板,满墙都是书籍,装修并不繁复,有种古朴沉淀的气质。
她们三人都是中文系出身,很难不艳羡。
“知道叔叔有文化,没想到这么有文化。”何楚悦道。
“天,57年版的雷雨。”梁倾瞧直了眼睛,不敢用手去碰。
三人又在书架前流连一阵。
姚南佳招呼她们,说要给她们看陆析的黑历史。
姚南佳面前的书架一看便是专门放置陆析的东西,中小学的课本竟也没丢弃,除此之外便是一些十多年前流行的科幻,悬疑小说,还有通俗历史类读物。
姚南佳从第三层书架抽下一本黑封皮的相册,原是陆析童年时代的影集。三人笑闹着翻看。
正翻到一张,是大概七八岁光景的陆析,背景似乎是麦当劳。几个小男孩都带着生日帽,陆父陆母坐在两侧,笑得很开心。
“这是陆析生日么。”
“我开始也以为,但陆析说,这是周岭泉生日。”姚南佳说着,往陆析身边的小男孩身上一点。
“哇,看不出来啊。周岭泉以前怎么长得这么秀气,个子也好小。不过细看,还是个帅哥坯子。”何楚悦凑近去看。
她二人正聊着,梁倾得以垂眼端详那个眉目清秀的小男孩,他亦在笑,却笑得不如他人用力。
成年的的周岭泉,早已一扫这种瘦弱文郁的气质,但方才梁倾仍然一眼认出了他,觉得在哪种时刻仿佛见过这个小男孩。
大概再短暂的爱,亦有这种副作用,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时空和时间坐标都变得模糊,仿佛史前就已相遇相亲。
“诶,这是啥。也是照片嘛。”何楚悦问。方才放置在那影集旁边的另一本,白色硬皮,其中还夹着许多零散的纸张,早已泛黄,一翻满是旧书的潮味。
她抽出来翻开一看,讶异道:“老陆还会画画?”
姚南佳凑过来瞧一眼,说:“哪能啊,他那人,艺术细胞缺缺。这是周岭泉的。他们那时候在伦敦是室友嘛,后来毕业后周岭泉比他离校早,很多东西都没带走,老陆看着可惜,就给他保存下来了。”
“我靠,画的挺好啊。没看出来啊,他以前还是个文艺少年。”何楚悦说。
“他以前读建筑的,陆析说他以前很爱画,你看看,这多有灵气...也不知道后来怎么想不开,去做了金融。不过大概也是他父亲要求的。”
梁倾自然想到她在港城周岭泉寓所所见的那些画册,与墙上那幅挂画。
一整本的钢笔速写,冷峻又富有文艺气息的线条。
画景也画人。有时是街角烘焙店,有时是地铁上抱着小狗的老人。落款也工整,日期,地点齐全,还有他名字的缩写,N.Z.。
除此之外,也是行迹的证明,他大概读书时代得以周游欧洲,亦有许多伦敦之外的地点落款,只是他从不画那些著名景点,就算到了巴黎这样的游客之都,也只画街角涂鸦墙前抽烟的青年人。
梁倾抽出那几张零散的看。
比本子中的速写更加抽象些,但细看发觉画上似乎是一个女人——寥寥几笔勾勒的横卧的身体曲线;侧身裹着大衣的背影,瘦削的脚踝上细高跟鞋带未系紧;小猫和一架老旧的钢琴。
落款地点是Prague,Czechia.
另二人仍在咂摸本子中的几张翡冷翠小景,梁倾不动声色,将这几张画夹放回去。
作者有话说:
有朋友说这几章都比较平淡,梁周对手戏比较少。
说明一下哈~大纲设计上这一段就是梁周的冷静期(也是唯一一段),会在一些旁枝人物和剧情上着墨比较多,我想写我的主角们,也想构建出他们的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我感觉这样人物会更立体,当然这也是我自己的一点写作野心,比较希望冷潮不要有那种悬浮的谈情说爱或者突如其来的奋不顾身非你不可。
而且梁周之前是py关系,因此情感大喘气和摆正位置也需要一些时间。
(偷偷透露一下,小周和小梁会一起过年。)
谢谢大家留爪!我都看到了!请继续留下你们的爪爪吧!
祝大家有个平和愉快的周末。
第58章变老
大年二十八,飞机降落江城。五点,黄昏已过,梁倾走过栈道,见头顶铅云密布,似有雪意。
她打了个车,直奔林韬家中。
今日亦是林慕茹出院的日子,她本想提前一天返家,但工作上临时有变动,脱不开身。
过年高速极其堵车,到林韬家的小区时已接近七点。他家这种地理位置靠市区的老旧小区,如今大都是外来客租住,新年时节,冷清异常,门口传达室虽平时也形同虚设,但今日却连坐班的人也没有。
她一路往里走,只路过两个风中显得异常孱弱的老人。
江城总有种滞后感,似乎再崭新的人和事物,投入这里,也会迅速变旧。
在北城时她是雀跃的,自飞机降落后却有些心神不宁,细想与近乡情怯的心情有共通之处——上次与林慕茹共度春节还是七八年前,大学时代。
细想那时并不愉快温馨,她与曹家华不对付,林慕茹夹在中间总是沉默以对。梁倾只匆匆吃过年夜饭,便去林韬家夜宿。
经过这些年的波折后再与林慕茹相对,她有些不知如何自处。
小区的楼道内冷极了,有种经年不散的潮味,令人觉得熟稔踏实,她提着箱子一层一层,如同穿越时间的暗道。
余娟给她开门,十分讶异道:“到楼下了怎么也不说一声,要你舅舅下去接你。”
“没事儿,不沉。”
林小瑶听了动静,已从房里出来了,接了她的箱子,道:“姐,快进来,姑姑在看电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