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近日慈母豆腐的故事流传甚远。
一开始还只是民间流传,后边传到了以说书为生的老先生耳中,说书先生们便将故事稍加润色,搬上了台子,在各大酒楼,茶楼大讲特讲。
那些酒楼贵客们听得泪流满面,掩面而泣。
有人便问道,“这慈母豆腐是真的吗?”
说书先生点头,“自然是真的。”
“那在哪里可以吃到这个慈母豆腐?”
问到这个问题,说书先生就不吭声了,他要是真的说了“这慈母豆腐就在鹿鸣巷!”恐怕以后都别想进这个酒楼说书了——
他是有职业道德的,不可能吃着东家的饭,又瞅着西家的锅。
但这也不碍事,大家稍微一打听,便知道京城就有人在卖慈母豆腐。
啊?这个卖自磨豆腐的地点便是鹿鸣!
大家便有些犹豫了,鹿鸣巷现在是个禁地,人家官家的人都不去,他们这些做小生意的挣了几个钱的,哪还敢去?
万一官家一生气,给他们穿双小鞋子,恐怕就断了财路了。
而官吏间也知道这个故事,对这慈母豆腐颇有好奇。
可他们也不敢行动。
鹿鸣巷可是得罪了丞相,他们也担心以后丞相看自己不顺眼。
就这样,又过了几日,慈母豆腐的故事越传越远,每日都有人专门去鹿鸣巷吃慈母豆腐。
因为这里头平民老百姓多了,大家便也不害怕了,进来转一转,看到有人进铺子,他们也跟着进铺子去看看。
这才发现,这金碧辉煌一样的巷子,卖的东西也不是那么贵得离谱,也有他们买得起的。
如此一来,鹿鸣巷的生意竟神奇的起来了。
可鹿鸣居和淑女阁始终都是冷清的,档次太高,平民老百姓就算进去了也要退出来。
不过,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太久。
随着慈母豆腐的故事越传越广,突然有一日就冒出来这么一个声音:没有吃过慈母豆腐的人都是不孝的!
古人多单纯呀,又是在这个孝道为重的时代,不孝那可了不得,是大罪。
官吏们都坐不住了,不孝的人有什么资格当官?民间百姓都开始在背后戳他们脊梁骨了!
于是乎,就有官家的家眷偷偷摸摸的跑去鹿鸣巷买慈母豆腐。
要说这慈母豆腐究竟有多好吃,能让人这样恋恋不舍?
倒也不是,好吃是好吃的,但没有好吃到让人神魂颠倒的地步
主要是故事说的好,在情绪的加持下,这豆腐的味道变得格外珍贵,格外好吃。
吃了一次便还想吃二次。
那些有权有势家的公子哥们便管不上家里头那些搞不清楚的弯弯绕绕,直接就往鹿鸣象跑。.CoM
跑一趟鹿鸣巷,吃了慈母豆腐,又发现这里何止是慈母豆腐好吃,那鹿鸣居的食物更好吃。
有人花五两银子点了鹿鸣巷的头牌菜品,凤凰台,说是凤凰,其实就是一只鸡。
但这鸡可了不得,味道前所未有的好,吃完之后念念不忘。
除了这个,人家的茶水那是真好喝呀!
除了茶水,人家的水果也是真好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