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嫁给奸臣他不香吗》TXT全集下载_17(1 / 2)

年前,京中各处街道上多了些穿着奇特的行人,楚晴岚在马车上看到时不免有些惊讶,回府后问了谢杳才得知,北边的羌国派来使臣恭贺我朝封储,还献上许多贡品以求两国结好。

楚晴岚回忆起白天才街上看到的情形,轻嘶了一声,道:“羌国使团都是什么人?我今日见他们中间似乎有一位身份不凡的男子,被好些个使臣围着……”

主要是他头上戴的帽子镶了八颗东珠,腰带还是白玉的,脚下长靴还圈了金边,那模样像是恨不得把家底都穿在身上,就差脸上写‘富贵’二字。

这样的人走在使团中央,想不注意他都难。

谢杳抿了口茶水,缓缓说道:“应该是羌国皇子。”

“羌国皇子?”楚晴岚一怔,心中突然涌现出某种猜想。

谢杳继续说道:“虽说羌国使团还未明说此事,但我大抵能猜到他们的想法。无非是替皇子求娶我朝公主,联为姻亲、永结为好。”

此言一出,果然印证了楚晴岚心中的猜想。如果她没记错,当今圣上的公主只剩文阳公主及笄还未出嫁,剩下两个小公主尚在襁褓之中必然不可能作为和亲人选。

“文阳公主到底还是没躲过和亲啊。”

谢杳倒是平静,本朝公主的命运大多如此,从前是庄贵嫔受宠,文阳公主凭母而贵,这才与其他公主有所不同。而今庄贵嫔成了庶人张氏,文阳公主的特殊优待自然不复存在。

腊月二十六,皇帝封了玉玺,结束了今年的政务。羌国使团要留在京中过年,皇帝自然要设宴款待,以尽地主之谊,顺便彰显本朝风度。

国宴当天只有皇室宗亲以及朝廷重臣在场,据谢杳所说,羌国使团在宴上提出了和亲的要求,皇帝表面上说在考虑考虑,可宴后就传召了谢杳商议此事。

不出所料,和亲的人选只有文阳公主一人。

谢杳倒是装装样子劝说了一番,公主毕竟是陛下的爱女,怎么能背井离乡和亲他国,先帝庶出的幺女今年刚刚及笄,倒是可以和亲云云。但皇帝摆摆手否决了,先帝幺女自幼丧父本就可怜,怎么能让她小小年纪背井离乡承担此等重任。

反正文阳公主在京中已是无人敢娶,与其让她在静安寺待一辈子,倒不如送去和亲。

皇帝象征性地吊着强国使臣过了几日,才好似为难地做出决定,命文阳公主和亲羌国。也正因如此,在静安寺被严加看守幽禁了数月的文阳公主终于得以回宫。她换上了华丽端庄的宫装,画上了雍容雅致的妆容,接受宫中妃嫔的假意关怀,准备年后和亲远嫁。

对于宫中妃嫔而言,只要和亲的不是她们的女儿,这就是利国利民的喜事。

对于京中正值妙龄的公子少爷而言,他们总算了了一桩心事,不用再担心哪日被迫奉旨迎娶文阳公主。

一来文阳公主的生母和亲弟弟都是戴罪之身,二来文阳公主与谢杳的怨仇满城皆知。若是娶了这位公主,无异于仕途尽毁。羌国皇子主动提出替他们娶走文阳公主,他们真想亲自上门道谢。

正月初五,在数十位绣娘的加急赶制下,公主的大婚华服已经成衣。又经过礼部悉心挑选,最终选定本月十七日为良辰吉日,文阳公主与羌国皇子在京中临时公主府按本朝礼制完婚,待公主去到羌国之后,是否需要按羌国礼制再走一遍流程,就看羌国自己的意思了。

羌国使团对此并无异议,这事就算定下了。

正月过半,京中仍陷在一片喜气之中,眼见着过了正月十五,将是见证两国联姻的时候,却有人强行毁了皇帝的好心情。

在冷宫当差的小太监照例给庶人张氏送饭,到了门前却发现房门紧闭着,里面半晌也没个声响。小太监敲了几次门也没得到回应,于是怀着忐忑的心情推开了门。

他看到了一个僵硬的身体吊在房梁上。

“啊——”

一声惊恐的尖叫声穿透了宫墙,大半个西六宫都听得真切。

文阳公主大婚在即,其生母却吊死在冷宫,小太监不敢上报,若是上报他必定逃不了罪责,但他也不敢不报,此事不可能瞒天过海,尸体也不可能就这么吊在这儿。

容不得他犹豫,彼时宜妃正在御花园静谧处赏梅,听见这声惨叫被吓得不轻,当即派人去冷宫探查了一番,便得知了此事。

皇帝听了宜妃的禀报,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毒妇,到死还想着算计朕。”

宜妃心中也不免唏嘘,她同样身为人母,多少能猜到张氏用意。她想用自己的死,换得文阳公主不必远嫁。

庶人张氏即便获罪被废,但皇室宗谱上她仍是文阳公主的生母,生母去世乃是大丧,子女应守孝二十七月。她这一自尽,文阳公主与羌国皇子的婚事只能暂停。

“陛下……”宜妃面色忧愁,她虽感慨张氏的死,但也知道此事关乎两国关系,临时取消婚事必定会引起羌国的不满。

皇帝眉头紧锁,沉下的眼眸中饱含怒火。

他不会为所谓母女情深心生感动,只会为两国邦交被毁而怒不可遏。

“此事除了你,还有多少人知晓?”

宜妃道:“西六宫应该都听到那声叫喊了,但臣妾去得早,命人压下了此事,暂时没传与旁人。”

皇帝的脸色并没有因此而好看几分,依旧皱着眉头问:“发现此事的太监现在何处?”

宜妃如实道:“臣妾让人将他关在冷宫柴房,没有让外人接触。”

皇帝欣慰地点了点头,宜妃做事果然稳妥。

“你做的很好。”

宜妃抿唇微笑着摇了摇头,“臣妾不过尽些微薄之力,能为陛下解忧便好。”

皇帝让宜妃先回宫去,随即命人将今日冷宫当差的下人全部处理掉,又让人编了个借口说冷宫废妃虐打下人致使太监惨叫,将方才那个动静遮掩了过去。

一直到正月十七当日,宫中处处张灯结彩,各宫妃嫔为文阳公主添置的嫁妆让人眼花缭乱,文阳公主在众人炙热的目光下凤冠霞帔出了宫门,自宫闱至临时公主府。

羌国皇子骑在马上乐得睁不开眼,他方才偷偷瞄了一眼,这公主姿色不俗,是个尤物。

正午时分,羌国皇子与文阳公主在临时公主府内完婚,两国交好,天下同乐。

夜深时,没有人注意到一驾不起眼的马车从宫中角门驶出,一路前往乱葬岗。驾车的男子从车上搬下草席卷着的尸体,往乱葬岗里一扔,然后匆匆回了宫。

皇帝在负手站在紫宸殿外,殿下再无旁人,这样一个孤独的身影被月光照着显得有些凄清。

但他自己不这么觉得。

*

今年正月,楚晴岚过得比往年要忙碌许多,延安王成了太子,延安王妃成了太子妃,或许是为了拉拢谢杳,太子妃时不时就邀请楚晴岚过府,要与她吃茶聊天。

楚晴岚最怕和这些贵妇打交道,却因对方是君谢府是臣,她不得不硬着头皮前往。

太子妃对她很是亲切,明明从前都不走动,如今见了却像是许久未见的姐妹一般,拉着她的手说起家长里短,丝毫没有太子妃的架子。

楚晴岚只好赔笑着与她搭话,虽然这些话题她根本接不上话。

太子妃感叹道:“说起来,我实在羡慕夫人嫁了谢大人这般良人。”

楚晴岚扯着笑容道:“臣妇惶恐,太子殿下何等尊贵岂是我家大人能比,太子妃这样说是折煞臣妇了。”

太子妃又叹道:“东宫看似富丽堂皇显贵无双,但你不知这后院里有多少女人……人前富贵哪比得过夫妻恩爱啊。”说罢,她又补了一句,“咱们同是女子,你应当感同身受才是。”

楚晴岚低了低头,不知道如何作答。

说来惭愧,人前富贵和夫妻恩爱,她好像都占了。

尴尬的谈话一直持续到日落西斜时,还是谢杳亲自来东宫催促,要接夫人回府用膳,太子妃才肯楚晴岚回去。

临走时她还向楚晴岚投去艳羡的目光,调侃道:“想起当年在金桂别苑,谢大人也是这样来催着接你回去用膳,生怕你饿着。”

楚晴岚都快忘了此事,被她一提醒想起当年事不禁有些脸热。

老在人前趁恩爱是不是有些不妥?回去该和谢杳说说,还是收敛些好。

谢杳一见她出来,脸上紧张的神情才松了下来,与她上了马车之后便问道:“太子妃没为难你吧?”

楚晴岚摇摇头,“没有,太子妃过于亲热了,我怪不适应的。”

谢杳也料想到是太子的意思,心中有了底,于是没再问其他。

“对了,庄贵嫔……庶人张氏殁了。”

他冷不丁说起这个,楚晴岚一时有些恍惚。

“什么时候的事?”

“正月十六。”

第52章

正月十六,那是文阳公主大婚前日。楚晴岚心底大为惊骇,很快就明白了其中深意。

庶人张氏再如何罪大恶极也是公主的生母,生母死在大婚前日,却被封锁了消息不为人知。文阳公主连生母的最后一面都没见到……不得不说,皇族的血是冷的。

楚晴岚有些发憷,一张口声音微颤,“陛下的意思是?”

谢杳握着她的手紧了紧,道:“陛下的意思是,等公主到了羌国再放出消息也不迟,对外就说是公主大婚后殁的。”

虽是早已料到的事情,但真正听他说来,楚晴岚仍觉得有些心冷。

*

因着太子的确立朝中少了许多纠纷,皇帝有意培养继承人,便着手将琐碎的政务丢给太子处理,还命谢杳从旁辅佐。这样一来,谢杳不可避免地跟太子有了接触的机会,在旁人看来这二人也算君明臣贤。

多少人在心里感慨,谢杳自入仕以来就深受当今圣上的宠信,本以为将来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们还能看一出高楼倾塌的好戏。如今看太子与谢杳亲近和睦的情形,想来是没有机会了。

一年之后,将政务推出去大半的皇帝似乎习惯了享受清闲,闲暇时还染上了别的毛病。

于明君而言,致命的毛病——

迷信玄修。

此事还要从去岁岁末说起,文治十三年十一月,太后薨逝,举国同哀。皇帝请了举世闻名的南清真人为太后超度,原是一桩奉行孝道的好事,偏偏皇帝与南清真人一见如故交谈热络,皇帝见南清真人年六十有八仍鹤发童颜,便起了玄修的心思。

若这是寻常道人,满朝文官必定要誓死劝谏。但南清真人的名号何等响亮?他们上疏之前总得犹豫再三。

文治十四年正月,南清真人受封为国师,奉旨久居东苑,指引圣上修长生之术。有大臣在紫宸殿前见过南清真人,原先的不满与质疑在看到他容貌时一扫而空,甚至想跟着一起玄修。

古时有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如今则是圣上喜玄修,道门熙若市。

在投其所好这件事上,谢杳这位宠臣也不能免俗。好不容易得一日休沐,他便带着楚晴岚去城外玄清观敬香。

楚晴岚从来不信这些,被拉着沐浴焚香上了马车自是有些不悦,“且不说敬香求神能不能求的来,就咱们如今生活顺心丰衣足食,还有什么可求的?难不成你也想长生?”

谢杳好笑地说:“我也不信这个,不过是上行下效,走个过场就回了。”

楚晴岚听罢扁了扁嘴,没再多言。

半个时辰后,马车停在玄清观所处的山脚下,两人下了马车,抬眼便能看见京中达官显贵携家带口络绎不绝。

谢杳只跟几个相熟的官员寒暄几句,就带着楚晴岚上山了。

敬香用不了多少时间,两人从三清殿出来之后便准备回程,才走出几步,身后忽然有人唤住谢杳,让两人不得不停下脚步。

回过头一看,竟是玄清观的玄清真人。

谢杳朝他拱手,“玄清真人。”

玄清真人喊的虽是谢杳,目光却停留在了楚晴岚的脸上,“身旁这位可是令夫人?”

“正是。”谢杳颔首。

玄清真人抚了抚袖口,面上笑意盈盈道:“恭喜大人。”

谢杳和楚晴岚相视一眼,面面相觑。

“喜从何来?”

“过些时日,大人自会知晓。”

说罢,玄清真人不再多言,拱手施礼之后转身离开了。

二人回到马车上仍有些出神,方才玄清真人一直看着楚晴岚,这让楚晴岚不免也多想了一些。对于女子而言喜事无非那么几桩,一来嫁得良人,二来怀孕生子。

想至此,楚晴岚的眼中亮了一下,莫非……

但想想又觉得不可能,她前世用了那么多药也没怀上,这本就是体质问题,今生成婚不过两年,怎么可能就怀上了?

谢杳看她愁眉苦脸,突然轻笑了一声。“来时你还说不信这个,这会儿真人才说了两句你便魂不守舍。”

楚晴岚一怔,好像是这么个理,她根本不信这些,何必在乎玄清真人说了什么?她神情放松不少,谢杳见了也安心些。

过了几日,谢府有什么喜事暂且不知,倒是楚晴岚放在忠义侯府的眼线传来了消息。

“谁怀孕了?”楚晴岚听得有些糊涂,面前侍女提到的似乎是个陌生的名字。

侍女忙解释道:“刘氏,去岁新添的通房。”

楚晴岚了然,老太□□排的那个。

“张氏知道了什么反应?”

侍女低着头,声音小了些。“张姨娘听闻后对刘氏百般照拂,但奴婢听见张姨娘私下里和近侍商议给刘氏下药……”

楚晴岚眉头一皱,下药?这手段太过浅显了吧?“可有听见她们说下什么药?”

“听得不真切,但奴婢听见张姨娘提到十余年前、林氏、难产、故技重施这等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