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贵妃在冷宫种田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10(2 / 2)

春蚕下定决心,并不愿耽搁:“不用了。我那干娘信佛,待人向来心软,若是我好模好样的去,她未必肯伸手。如今这般,倒是正好。“

如此,吴桂花方不再劝,却说:“便是要去,也不能空着手。你等我一天,过了中元节,我做些细点,你提了给你干娘送去。”

吴桂花说的是正理,春蚕虽然过意不去,仍老着脸皮应下了。

用罢早饭,吴桂花找个理由去了鸣翠馆。昨晚又听见那些声音,她有些担心虎妹。

不想虎妹早早起床,已挑来水将院子里的“花圃”浇了一遍。

吴桂花问她,她还说:“有什么好怕的?肯定是小二黑那个捣蛋鬼又调皮了。”她捉过这一回鬼,竟治好了虎妹的怕鬼病。

吴桂花心说,这可不是小二黑弄得出来的阵仗。弄出那阵仗的人……怅然中,她又想起,好长日子没看见这小东西,也不知道有没有饿着,还有那死鬼王八蛋……

……

禁宫原本不许宫奴私自设祭拜亡,但传闻先孝恭皇后因怜惜宫人离家苦寂,向先帝求旨,允许每年清明中元两节酉时到亥时间让宫人于永安门外祭奠亡去的亲友,这也是宫中每年巡视最严格的两次。

如今孝恭皇后死去多年,此例却沿续了下来。每年也只有这个时候,那些新入宫的宫娥才会听见年老的宫人提起孝恭皇后,以及她的这一项德政。

吴桂花因为刘八珠的关系,自然也要置办些酒菜冥钱烧给她。只是刘八珠才出七七没多久,她不愿意再次大办,只跟着两个客户备了些烧鸡卤肉之类的祭品,装好香烛纸钱,趁着夏日天黑得早,嘱咐春蚕关好门窗,便提了篮子往永安门方向去。

她直到走出长信宫旁的宫道,才看见三三两两结伴而来的宫女太监。

这些人男的大多是宝蓝袍子,女的则跟她一样,一身翠绿的撒脚衣裤,即便是彼此交谈,也是刻意压低声的。

吴桂花以往从没见过宫里有这么些人行走,她好奇地看着在她身边来去的人群,直到人流在永安门口汇成蓝绿交杂的巨河,向门外缓慢地流去,她才对御极宫的“数万宫奴”之言有了明确的概念。

皇宫九门中,吴桂花也就跟永安门的几个侍卫有交情。到了门口,她看见江什长跟吴进两个都在门口守着,看见她,吴进嘴角略扬一扬,江什长则点一下头,便算招呼过了。

重华宫传言闹鬼的事过去十来天后,吴进他们的巡察也开始恢复到往日的步调,吴桂花的小摊贩生意也因此得以继续维系。

虽然她现在有了新的财路,可永安门的线能继续接上当然更好,吴桂花看两个大男人被汗腌得眼都睁不开的样子,决定明天做点凉皮出来招待他们。

出宫之后,沿路便是一道亮黄的火墙,细看来,这火墙却由一堆堆火焰连成。数不清的宫人跪在火焰旁边,沉默地往里投递纸钱,时不时黑红的纸灰扑出来,迷了人的眼睛。

吴桂花的目的地却不是这里。

刘八珠的后事因为有秦司簿操持,跟她些死后无着的宫人相比,至少有个栖身之处。她问过守坟的小太监,还是费了些周折,才找到她的葬身之处。

这地方很有些偏僻,走到这里,已经只听得见树梢老鸦的嘶叫。吴桂花看看逐渐黑尽的天色,只能尽快打亮火绒速战速决。

即使是这样,她回来的时候也已经有些晚了。

偌大的宫门口只剩下零散几个宫人,像她这样落单的一个都没有。而门口的吴进和江什长也不知了去向,吴桂花摸摸提篮里藏的擀面杖,有些后悔先前忘了准备一盏灯笼,她抬头看看月色,加快了脚步。

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她总感觉自己身后有人跟着。可几次回头又没有发现异兆,偏偏今晚巡查的侍卫一轮接一轮,为了不惹麻烦,她只能学着其他人的样子,低下头压着裙子小碎步走路。好不容易走到长信宫,到了自己的地盘,吴桂花又往后看了一眼,虽然还是没有发现异样,但心里那种压人的恐惧感令她直接搂起裙子跑了起来。

直到拍响重华宫的门,让闻讯而来的春蚕接进屋,面对春蚕惊慌的询问,她才慢慢平静:“没事,今天中元节嘛,我有点害怕,想早点回来。”

春蚕不疑有他,同她说:“我给你准备了洗澡水,你自己去厨房提吧。”

吴桂花答应着,进厨房之前又往外边看了一眼:难道真的是她的感觉出错了?

……

直到墙壁那头重归寂静,应卓又站了会儿,方低声道:“走吧。”

“是。”

“刚刚捉住的那几个人,问出来是谁指使了吗?”

“说是兽苑一个姓洪的小首领,您看?”

“送去慎刑司。”

“好嘞,那姓洪的那边呢?我是说,慎刑司这群人,只要给钱就不计较,恐怕我们不插手,他还是会平安脱身。”

应卓没马上回答。

不知怎地,他脑海中忽然闪出那天晚上某个人挥舞擀面杖,万夫莫当的气魄,嘴角不觉一抽:“做干净些。”

“没问题,您还有要吩咐的吗?”

“让她身边的人提醒她一句,往后天黑了别在外面待太久,皇宫没有那么安全。”说着,应卓停下来看那人一眼:“若是她出事,你也不必来见我了。”

“我的主子爷,说来说去不还是要管吗?还要偷偷摸摸的管。真的,您不考虑下我的建议吗?我觉得她是真的变了,变得跟吴贵妃完全不一样。如今她的心思完全不在宫里,我们可以好好跟她谈谈。也省得她一个人乱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你别忘了,她还有个儿子。当了母亲的女人是不一样的。”

“……也是,是我考虑不周了。”

“不过你说的不是没有道理,我会考虑的。”顿了顿又问:“黑虎还是不愿出门?”

“噗。只怕毛长出来之前,它是不会出门了。哈哈哈。”

“这几天别给它吃鱼了。这懒猫过得太舒服,只会越长越胖。”

“噗,是……”

第32章

连虎妹都不再怕鬼,何况吴桂花这个一力破获了“重华宫闹鬼之谜”的当事人?

一觉醒来后,中元节晚上的事已经被她抛之脑后。

反倒是春蚕这个被连吓了两个晚上的旁观者急得不行,看吴桂花一早起来就忙活给她送礼的事,自己从包袱皮里翻出几条彩色丝绦,说给她干娘打两根络子。

吴桂花随她去忙,她准备给春蚕干娘烤点小点心。春蚕干娘因为常年吃素,也不食五辛,在用料上就需要特别注意,除了荤腥之外,如葱蒜等味重的蔬菜也要忌讳。

她准备了甜咸两味点心,甜的是绿豆沙和桑葚杏仁馅,咸的则是萝卜米粉丸子。

绿豆沙不用说,桑葚还是她刚接管鸣翠馆没多久发现的,发现时桑葚掉了好多在地上都烂化了。吴桂花和虎妹两个连吃两天,连一小半都没消灭光。她瞧着心疼,索性把它们全摘了,用卖蚕豆得的饴糖,一气儿都熬成了酱,还别说,酸酸甜甜的挺好吃。杏仁则是陈项给她送来的,她一直没舍得吃。她这里也就是杏仁稀罕点,只能今天试做看看。

她用的是一层桑葚酱裹一层杏仁的夹馅做法,桑葚酱用酥油皮包起来,外面沾一层满满的杏仁,再包一层水油皮。到出烤箱试吃的时候,一口咬下去,酥脆酸甜,什么味都有了。好吃得吴桂花都没克制住,连吃了两个才罢手。

准备的三份点心里,这份桑葚杏仁饼最花她的心思,其他两份她早不知做了多少回,闭着眼睛都不会出错。

春蚕伤了胳膊,点心盒子只能由吴桂花提着。于是,她就顺理成章地跟春蚕踏上了去慈安宫的路。宫里原则上不许宫女之间互相串门,但春蚕的干娘据说在太皇太后面前甚有脸面,打出她的旗号,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

其间有个插曲,吴桂花捎带脚去兽苑送今天份的凉茶的时候,听陈项说了个事。

“今天洪老坏被慎刑司带走了。”

吴桂花来兽苑这么多回,已经知道他嘴里的洪老坏是兽苑真正的领头人,也是张太监的对头,顺嘴问了一句:“那是好事啊,你怎么看着不像高兴的样?”

陈项斜她一眼:“你可长点心吧,你知道他为什么被带走的吗?”

“为什么?”

“因为他唆使手底下人抢劫落单宫人,昨晚被巡察侍卫抓了个正着!”

即使吴桂花急着要走,也想不明白:“他一个兽苑首领,油水该多足啊,犯得着干打劫这种事吗?”

陈项索性一次给她点明白:“你知道这些人是在哪被捉住的?就是长信宫那条宫道!长信宫,你想想,只有谁会在中元节的晚上往那走?”

吴桂花指着自己,不可思议道:“你是说他专门挑在我中元节晚上出门的时候,让人埋伏在长信宫那打劫我?”顿时怒道:“看见我赚了钱就想打劫,这些人也太坏了!”

陈项心说,只怕洪老坏可不是想劫你的钱。只不过这些事不好对一个女人家说,见她已经有所惊醒,便说:“别说我没提醒你。你这段时间太招人眼了,洪老坏在兽苑经营这些年,也是有两个人的,便是他去了慎刑司,不知往后的前程如何,也不能说你就绝了后患。往后你尽量不要一个人在外头走。”

骤然得知这个消息,吴桂花有点心烦意乱,她无语道:“你以为我想一个人吗?可也得有个不怕鬼的愿意来重华宫跟我做伴哪。”

一句话说得陈项也无可奈何了。

两人地告了别,吴桂花想了一路洪首领的事,越想越不得头绪,索性心一狠,想道:水来土掩,她撒得了泼,放得了赖,不敢说坐得了堂,但一定打得了怪!

那位洪首领绝对想不到,有了他这一出事,反倒让吴桂花燃起一股斗志,将初次去慈安宫的忐忑给放了下来。

因为慈安宫位于皇宫的中心部位,吴桂花只用了去东掖廷一半的时间就赶到了地方,但今年临去避暑前太皇太后小病了一场,便留在了京城益养。

也就是说,慈安宫现在是真的住着一位祖宗。

这也是吴桂花即使胆子大到敢拉着虎妹去打鬼,对去慈安宫也打怵的原因所在。

但显然是她想多了,两人赶到慈安宫说明来意之后,春蚕凭着往日的人面儿倒是顺利进了门,吴桂花却被留在了宫门外。

她别说去找广智和太皇太后的侄子,她连人家院里有几棵树都没数清就被轰了出来。

轰出来便轰出来,只是连门房都没得坐,也不能走。吴桂花被亮晃晃的大太阳曝晒着,觉得就快顶不住时,慈安宫侧门开了条小缝。

守门的小太监冲她招招手:“你,进来。”

门里一个穿穿青色纱衣半臂的女官望着她皱眉:“你就是吴桂花?”

吴桂花被晒得头脸热胀,只知道点头:“是我。”

女官说:“跟我来吧,太皇太后要见你。”

“啥?”吴桂花一下吓清醒了。

第33章

太皇太后怎么会突然想见她?

吴桂花心里打鼓,缠着来宣她的女官问了一路,那女官大约也怕她去了太皇太后面前,什么都不知道会露怯,三言两语说了这桩突发事件的因由。

说来是桩巧事。

原来春蚕这干娘冯嬷嬷先在针线房做个小管事,后头不知发了什么愿,也开始吃素念佛。太皇太后听说之后,召她到面前问话,见她目不识丁,却将《妙法莲华经》《心经》《地藏菩萨本愿经》背得滚瓜烂熟,问她经义,也可以释解一二,甚至偶有妙语,直说她是有佛缘之人,问她愿不愿在小佛堂持斋,做个居士。冯嬷嬷自然答应,至此在太皇太后面前便有了名字。

今天春蚕去看冯嬷嬷,两人吃着点心没说两句话,碰到太皇太后打发人来找她。冯嬷嬷不敢怠慢,重新净面洗手之后才去见这位祖宗。太皇太后便问她今日怎么来得比先前迟了些,她说了实情,顺便提到了春蚕提来的点心,给太皇太后献了两块。不想太皇太后这些日子苦夏,吃不下东西,竟把冯嬷嬷送去的桑葚杏仁饼吃完,还夸了两句,说是这饼做得有巧思,得知送饼的人还没走,便说要见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