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怀归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47(1 / 2)

贺兰明月静默片刻,才发现自己不受控地也跟着唇角上扬。

他明白了为何高景一定要留下思婵。

秋日阳光清朗,贺兰明月又看了一会儿他们玩耍,顺着回廊走到了太极殿旁的暖阁。本想在此处等一等朝会结束,却遇见了个熟人。

“宇文?”贺兰明月唤道,“怎么在这里?”

宇文华靠在廊下发呆,闻言是他,即刻笑了出来。

他走过两步与贺兰明月碰一碰拳头,这才道:“我爹入京了,这会儿正带着两个废物在里头接受封赏。我不想和他们站在一处就求陛下准了我在外面等。”

接受封赏?临海王?

但浴血杀敌整整半年都没睡一个好觉的是宇文华,他倒被排除在外了?

贺兰明月一怔,又与他相熟算同生共死过的,心直口快:“他们来是想抢你的功劳,你怎么没出言阻止?”

宇文华看他的神情有瞬间的迷惑:“那是我爹,我……你也知道,不孝是最严重的罪过。”他大约想到贺兰明月成长环境与自己不尽相同,叹了口气道,“虽是家中最小的,我却没你想的那么得宠,母亲因为生我在鬼门关走了遭差点没命,拖坏了身子至今只能靠药草续着一口气。所以他们都说我克父母。”

贺兰明月听他语气,已然猜到了一些原因。

那宇文庸是最会享乐之人,早就把塞北宇文部的雄威抛之脑后。两个年长些的儿子吃喝嫖赌顶尖高手,行军打仗却一窍不通。见宇文华之前,贺兰以为他也是个纨绔,后来有所改观,但也觉得那人乐观的性格应当离不开无忧无虑的环境。

现在看来不尽如此。

贺兰明月都不知该不该说一句“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宇文华言尽于此,半晌又气不过,道:“我爹不宠我,少时老师要把我抓进军营他没有过多反对,全然放任我自生自灭。现在见在这一条路上颇有天分,就让我去带临海军——他也真放心啊!再说大郎和二郎,这俩自小不带我玩儿,觉得我做世子也好去军营也罢,都不碍着他们吃喝,还不必操心那些杂事。”

“临海王的爵位不会传给你么?”贺兰明月好奇道,“高景是这么说的。”

对他总是直呼皇帝名讳的事宇文华已经习惯了,闻言反问道:“传给我又如何?我现在就期待陛下封我个将军,什么劳什子王爷,我才不肯做!爵位是祖辈给的,取之面上无光,可军功……好歹是我自己挣来。”

说到后来有些唏嘘,库缇等临海的老将是他的长辈,高景是他的君主,而父兄不甚交心,又暂时没有红颜知己。这些话,宇文华大约从未对人提起过。

但即便如此,他也是带笑的。

贺兰明月有意安慰他:“你也别……”

词穷片刻,那人已经反应过来,轻轻一拳锤在贺兰肩膀:“我难得吐点苦水,是把你当兄弟!你可别告诉陛下,让他知道回头又要取笑我了。”

“他听了,只会为你出头。”贺兰明月笑道。

宇文华一想也是,一时进退两难。他兀自纠结了一会儿,突然说:“我真羡慕你和陛下的感情,你们什么都能说。”

其实不是这样,但贺兰明月没反驳,淡淡地“嗯”了一声。他以为按宇文华的秉性,说不定又要趁高景不在打趣几句才罢休,可那人良久不语,也没有要拿他们开玩笑的意思——着实太不宇文华了。

就在贺兰明月以为他不会再说话时宇文华忽道:“每次见你们……我便也想有个知心人。”

这时再安慰什么“会有的”听上去就太假了,贺兰明月想了想,问宇文华道:“你喜欢什么样儿的?”

“大美人。”他简短地说完,见贺兰表情扭曲一下子笑出声,“也没有啊!只是觉得世上太难有人能像你对陛下、亦或是陛下对你那般真心对我,若左右都是要过一辈子,不如选个最漂亮的,时间久了看着也不腻烦。”

贺兰明月道:“你这么一说恐怕难有女子想主动亲近你了,我问这话,本是想引荐你给太师的千金。”

宇文华抢白道:“元家小姐?你和她的故事我都听说了,闹市上对你一见钟情后苦守多年不肯出嫁……将我引荐给她,贺兰明月,你损不损呐?”

他本意是希望元语心有个好归宿,宇文华幽默风趣,出身又好,两人算得上门当户对、郎才女貌。但听宇文华一说,贺兰也觉得是有点不妥当,尴尬地摸了把头发:“那……我没有想那么多。”

“开个玩笑!”宇文华勾过贺兰肩膀,被躲开后顺势揉了一把他的头,“有缘自会相逢,我爹都不急,你就别为我操心婚嫁之事了,显得我很可怜似的。”

贺兰明月也笑了:“那好吧。”

两人像在军营中的时候一般聊天,不过数月之前的事,提起来却并无昔日沉重。又聊到塞北风光,宇文华对白城表达完心向往之后,没忘邀请贺兰明月去淄城游玩。那处濒临大海,银滩碧水,是完全不同的风情。

“什么时候回淄城?”贺兰明月自然问道。

宇文华摇了摇头:“也许下个月,也许明年或者更久。一切都要看陛下怎么发落那些世袭爵位的贵族,宇文氏……就算这次立了功,却不能置身事外的。”

贺兰明月暗道:高景的动作雷厉风行,但还不至于现在根基尚浅就做这等蠢事。延续百年的世家突然崩塌,朝中那么多空缺填补不及时,再加上许多贵族都有私兵,贸然如此,绝对会引起祸事。

他记起前几天两人聊到的,有意给宇文华透个底:“那些都还早,小景想在九月破例开秋闱,届时先提拔一批士人入朝,再谈改制。”

“无所谓。”宇文华伸了个懒腰,“他要我留,我就留;要我走,我立刻麻溜滚。”

贺兰明月问:“你想一直留在洛阳么?”

宇文华奇怪地看他一眼,刚要答是,又想到了什么似笑非笑道:“我留在洛阳,你心里真能舒坦?你不是听见我名字都膈应么?”

从前的确是这样,但现在已完全没有了,贺兰明月不忸怩,承认后道:“你可看好了,如今不是我要死皮赖脸,是小景离不开我。你若想留下来,轮不着我担心,恐怕他才会终日烦恼你另有企图。”

宇文华闻言先愣怔,后大笑着拍他半晌,比了个大拇指。

清风拂面已有几分凉意,大朝会在午时三刻终于结束,各类诏令也纷纷发了下去。

陇西王冤屈洗清,爵位也相应追封回来,唯一的遗孤自然继承了“陇西王”的名号和从前封地。又因贺兰明月平乱有功,在紫微城南、洛阳东北赐了一座王府,赐朱雀令,准其随意出入皇城,至于其他珠宝金银的赏赐更是不胜枚举。

西军旧部若有重新归于贺兰明月麾下的即刻整编,待到重新征兵演练后驻守银州,贺兰明月就顺理成章地成为西军的新一任统帅。

之后再封赏,柳中城女帅万里霞、唐非衣并几千位女将在肃州一役支援有功,万里霞又为明月堂兄贺兰竹君的妻子,封了郡君。而唐非衣谢绝了入朝,故而高景赐下九封空白谕旨,以示将来的荣恩。

元氏、临海宇文氏,朱雀卫、白虎骑,平城长公主……还有诸多为勤王贡献血汗的将领与文臣,也都一一或加官进爵,或封赏无数。

细细算来,有朱雀令、西军虎符在手,冉云央的朱雀卫尽管名义上只效忠帝王但他依然能调兵,而陇西王的爵位又轻易无法撼动。虽然现在依旧无正经官职傍身,朝野内外却都知道若贺兰明月想,就能左右大权。有些坊间传言,说尽管三省、六部、九寺没有一个职位是他的,贺兰明月却才当做大宁如今的第一权臣。

高景几乎把天下都交给他。

可惜第一权臣不太喜欢对朝政指手画脚,也自认没那个本事。

待到散朝后人都走了,贺兰明月从回廊绕回太极殿中。

四面空荡荡的,那些华丽的朱红墙柱与琉璃灯盏安静地伫立。他一眼看见了还在龙椅上的人,那身盛大朝服快压得他喘不过气了。

贺兰明月踏上台阶,高景便自然地让出一半位置:“来坐。”

他犹豫了一刻,骨子里自小被灌输的尊卑作祟,那把龙椅带来的震慑犹在。可也只有一刻,高景殷切地看向他,贺兰明月便在他身边坐下了。

“感觉怎么样?”高景问。

贺兰明月摸一把身下软垫后诚实道:“没有想象中那么舒服。”

这话把高景逗笑了,他点头:“其实监国时我偷偷地坐过,有天散朝,父皇被扶去歇息了,我就自己跑上来……那会儿我是储君,但也不能被抓住,否则搞不好慕容询就会参我一本‘大不敬’。”

“我记得他以前一直针对你,在漱玉斋也一样。”贺兰明月皱了皱眉,仿佛有什么关窍被打通,“因为那时,他就觉得你会是个威胁吗?”

高景道:“或许他一直以为我才配不起储君之位……慕容询更喜欢昱弟,我能理解。除却与伯父有关,昱弟的确更聪明也更适合做帝王。若凌氏当年乖顺些,不行厌祷,说不定父皇真的会立昱弟为储君。”

可凌氏恨透了先帝,仿佛一切就此注定了。

他才刚刚追封了高昱为燕王,赠太师。此时提起,往日种种分明过去只有数年却恍如前世。贺兰明月闻言,不禁握住高景的手低声安慰:“别想太多。”

高景摇头道:“不知是否因为记恨,或者我们终是没说开罅隙,他许多年不曾来梦里见我,倒是去见过晟弟。”

言罢又将当年高晟所言高昱托梦一事讲来,颇有传奇色彩,贺兰明月听得不甚认真,听高景讲到结尾语气低落,忽然倾身吻住了他。

头顶是九龙抱珠,大开朱门外,长长的汉白玉台阶与殿前广场仿佛望不见尽头,最远的地方依稀可见五凤楼的飞檐。

江山的中心,贺兰明月在这儿吻高景越发深了。

内里有什么固执被打碎,一声清脆的破裂后化为乌有。

他想,这把椅子不是太舒服,望出去的景色甚至比不上绛霄亭边寿山凤池,可现在放眼普天之下,也只他一人敢在此做亵渎天子的事了。

结束缠绵深吻,高景一揽贺兰脖颈,头就靠在了他肩膀。他静静地依着贺兰,片刻后道:“御花园里开一片草地的事,我提了,工部那帮人差点集体以头抢柱,说万万不可。只好退一步,将草地种在你的王府中吧。”

贺兰明月一时有些疑惑,已全然忘了自己说的话:“什么草地?”

高景直起身,憋着笑:“你不是要在皇城放羊么?”

他的玩笑话被翻出来时贺兰明月突然尴尬,手指擦过鼻尖,愣愣道:“啊……随口一说,是有点儿不成体统。”

“但总还是有一片是给你的。”高景拉住他的手,指头全部嵌进贺兰明月的指缝,“凤池边,绛霄亭侧的御山上,我要栽遍白梅,送你。”

十里绵延不绝,到了冬天,就是一片塞北渡来的雪海。

※※※※※※※※※※※※※※※※※※※※

“邦之杌陧,曰由一人”:出自《尚书·秦誓》

第99章佳人相见一千年(五)

半年内,朝中重臣的位置似乎经历了一场大换血。但要紧职位除却因谋反而被革职流放的以外,仍然没有太大的改变。

经历过战火的山河关、邙山都在逐渐恢复,枫啸林的红叶又越发艳丽了。

新皇以稷王之症广招天下名医,但入宫后除却稷王的身体调养,也为了医治高景的眼疾。其中山阴一位祖传行医的赤脚大夫献上偏方,据此调和药膏每夜敷于双眼,加上膳食的调理,逐渐真的有所起色。

但高潜一直不能起身,待到徐辛都重伤将愈了,他仍是一副半死不活的模样。

中秋前后,贺兰竹君来信一封,信中写万里霞近日有所不适,他必须回到白城。但银州不能无人看守,望新任陇右军督尽快赶赴边关。

徐辛即刻要启程,但秋日一过,便是严冬了,塞北苦寒,对她身上的伤没有好处。因而只得临时从北庭调了丁佐,在来年开春前守一阵子。

好似一切都慢慢地走上了正轨。

慕容询判处谋逆,秋后问斩。而慕容氏满门抓捕了几位关键人物后,其余的一律迁往边境垦荒,比之流放稍好一些,没有走上死路。

这绵延几朝的庞大家族此次遭受重击,哪怕没有斩草除根,要恢复也要数代之功了。

至于其他主谋,梅恭、元卓迩一同问斩——元语心听说后哭得不行,被接入宫与高乐君住了一段时日才有所好转——罪行稍轻的人只要肯认,大都是罢官或贬谪,并未真正出现血流成河的迹象。

罪魁祸首豫王高泓被开除宗籍,褫夺亲王爵位,发配南疆。

七月上路,仅仅二十余天后,南下途径崖关时便传来高泓暴亡的消息。

起先,高景以为是自尽,贺兰明月以为是什么人刺杀。刑部奉命查探,一层一层的真相剥开后,结论却是并非外伤所致的死亡。坊间传闻,豫王当年陷害西军,此处是西军最后一次起兵之处,因果轮回而已。

当初牺牲在此地的西军冤魂不计其数,若真有报应,这次也应验了。

有死亦有生。

高乐君在九月初诞下一子,宫中张灯结彩,大庆三日。

城北那座曾经辉煌的豫王府随着高泓暴亡而拆除。因高泓无子,“豫王”这称号宣告结束,封地也被收回,划归平城以南的梁州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