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午没吃水果,大冬天的还没加湿器,尽吹了不少干风。
皇上换好了衣服,歪榻旁用银叉戳着梨块,漫不经心道:“又谁给朕递帖子啦。”
难不成是那桂萼?朕懒得鸟他他又来哔哔叨叨了?
“也不是帖子。”黄公公看着皇上的脸色,想了想道:“是……后宫里递来的信。”
“哟呵?!”虞大编辑猛地坐了起来,整个人都精神了。
这三宫六院出版社是终于收到稿子了啊。
作者有话要说: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欢看,反正王教授的心学小课堂往后还会再开的(???)
我争取让这本书里的几个可爱的老头子都活久一点……也方便拎出来卖卖萌混个字数(喂)
最近都是存稿,忘了跟大家分享我查资料的时候看到的,
杨慎老先生写的小黄诗,之一:
《玉台体》
年代:明作者:杨慎
流盼转相怜,含羞不肯前。
绿珠吹笛夜,碧玉破瓜年。
灭烛难藏影,洞房明月悬。
【最后一句划重点】
洞房里哪里有什么月亮!白花花的分明是[哔——]和[哔——]啊!!!
还有,灭烛为什么难藏影,说明影子在瞎鸡儿乱晃!
杨大人好文采(喂
=
张孚敬这个称呼,真是我写了一半才想到的,前头的一章章翻过去全改一遍的功夫,还不如更新更新再更新。
这开始追过我这篇文的小仙女们知道,我当时嫌这篇文要查的典故资料真的太多,数据还一度半死不活的,甩手弃文了一个月……
然后又凑不要脸的回来继续填坑了w
张璁是本名,后来朱厚熜当皇帝了以后就赐名,百度百科和各路资料老叫他张璁,我就写顺手了。
这里其实也圆的回来,皇上如果明面儿上叫他张璁,那在外人看来就是恩宠,也没啥。
估计虞璁前头二十几章跟我一样糊涂了吧,毕竟亲生的(x
还有就是,虞璁其实一开始应该叫虞熜。
但是娃儿他娘搜狗输入法不太好使……后来发现错了哎那就错着吧。
这么一看似乎也不是亲生的hhhhh
第26章
纸笺慢慢抚平,前头免不了一堆敬语和问候。
仔细一看,落款是僖嫔沈如婉,还真没什么印象。
虞璁早就习惯了这种非常麻烦的书信礼节,熟练的跳段看了下去。
全篇大概有六七百字,只有九字是童谣本尊。
——的的确,买羊角。
秋风转,脱蛇壳。
emmmm......
这是萨满的咒语吗?
皇上捏着信纸沉默了一会,想了想不能打击妇女群众的创作热情,还是吩咐鹤奴研了墨,认认真真的给她回了一封信。
这童谣,主要是用来谱曲作歌谣,培养孩子们在艺术上的早期启蒙。
不一定要反应什么民俗,也不用搞得跟诗经一样文绉绉的,简单易懂又有趣就行。
虞璁本身也就在大臣面前能端端架子,给后妃写信的时候,还是忍不住用普通人的视角。
他解释了一通,表示以后为了节约时间,简单问安便好,又讲解了童谣的用意和写法,顺便随手写了一首作例。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
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嗯,非常通俗易懂。
皇上啃了会儿笔头,又写了几笔嘉奖僖嫔勇于第一个吃螃蟹,并吩咐她把这封信带去坤宁宫,有空给妃子们念一遍。
“黄锦,把这信封好带回去,”虞璁想了想道:“再赐金玉首饰一套,翡翠扳指一个。”
距离用午膳还有一会儿,他不紧不慢的看了会儿折子,又想了想杨一清老头子下午估计怎么过来怼自己,突然感觉有点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