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耗以及费用,这个应该是毛珏的私人收藏品,不过看着沉甸甸的银锭子在面前滚过,作为首辅大学士的范文举却是第一个眉头皱了起来,疑虑的摇着头。
“陛下,西方藩国与大明直接交易的只有鹰吉利人,葡萄牙人,还有这荷兰人了,这其中荷兰人还是与大明通商最大的一个藩国,每年与大明贸易,他们可以获得数百万两的收入,西人贪婪,为了银子,巴结大明都来不及,又怎么会和大明作对”
“范先生都言西人贪婪了什么样的生意最赚钱,无本生意,之前我大明战乱之时,荷兰人趁着大明虚弱,无暇顾及,占先后占据了东印度群岛,小琉球当地,强迫当地人耕种给他们,贩卖香料群岛的香料获取暴利,每年获利何止千万两,可是随着我大明重新崛起,开始经营南洋,不仅仅收复了琉球,还将吕宋三岛收回大明,更是扼守住了马六甲,控制了整个进出东南亚的水道,荷兰人的利益空间,实际上已经被大明压缩了不少了荷人乃是西方海上霸主,又岂能隐忍的下”
双手托着下巴,面色阴沉的看着眼前的银锭子,毛珏声音亦是阴郁的犹如要暴雨那番,阴沉的可怕。
“况且之前我大明尚且未能一统,荷兰人尚且能窃据东印度群岛,如今我大明大军南下,福王望风而降,天下统一在即,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占据东印度群岛的荷兰人如何不忐忑不安”
“更有一点,我大明与英国人联合,英国人甚至愿意支持朕之子与他们王女进行联姻,承认朕之二子为未来的英吉利之王,大明的天威已经播撒到了极西之地的欧洲,不遭人妒是庸才大明的扩张已经遭到了那些西欧土邦势力的忌惮,威胁到了他们的霸权,看迹象,西人已经联合起来,要共同对付我大明了”
“荷兰人在我东南,乱我一统之步伐法国人在极西,攻我英人之盟友,预计在天竺,法国人荷兰人意人还有神圣罗马帝国也将联合起来,与我大明争锋了他们想要将大明逼回陆地上,继续独揽丰厚富饶的海上贸易,把大明隔绝在瓜分这个世界之外”
“我们现在面临的是一场全球级别的战争”
说着这儿,毛珏的声音却是忽然亢奋起来,敲着桌子,高昂的叫嚷起来:“不过朕绝不会退缩”
毛珏这一番话,简直是有些振聋发聩,就算是跟着毛珏这么些年,眼界早已经不是那些当年腐儒那般局限了,可战略目光上升到全球高度,这也是第一次就算洪承畴,孙传庭之辈,都是目瞪口呆了,不过沉闷了稍许,一个个阁臣又是情不自禁的抬起了脑袋,一双双瞳孔中,浮现出一股股亢奋的神色来
这些都是人杰,又岂甘于寂寞而建功立业,名留青史,又岂能离开一个大争之世的舞台
“陛下,臣认为,当务之急不是与两广云南的唐逆交战,而是应该修好江南这一端,松江到福州的铁路”
“陛下,臣以为大军徐徐推进即可,水师可以先行南下,切断荷兰藩子与唐逆之间的联系,同时派遣使者,斡旋于中南六国”
这仅仅是一个蛋壳一样的上限,目光放在了全球范畴,一条条战略,被这些重臣们踊跃的提了出来听着众臣你一言我一语,坐在龙位上,毛珏那双瞳孔中,亦是流露出一股子格外炽热的目光。
与天斗其乐无穷啊
第八百六十二章大明,应战
中国的历史是个怪圈儿,从汉代开始,经历了一个大的乱世之后,开始休养生息,然后繁荣,一直达到鼎盛,接着开始走下坡路,作为统治的士族无限爆发的欲望,土地严重兼并,百姓愈发的无法生存,最后轰轰烈烈的篷起义终结了整个王朝。
再次迎来一个大的乱世之后,又是回归到这个怪圈中,两汉如此,隋的生命周期短一点,可也是如此,大唐也如此,宋朝稍微特殊点,亡于外敌入侵,可也特殊于南宋的对外商业算是古代一个小巅峰了。
就算如今的大明也是如此,别看大明的海上贸易似乎很发达,可贸易的红利都进了世家地主的地窖中,并没有在市面上流通,尤其是朝廷政府没有在其中收到一文钱的税收,崇祯十七年以前的大明还是没能走出农业帝国的阴影。
之前如此多的朝代,还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特点,都是直接间接亡于篷起义
其实这个怪圈也不难解释,华夏是个太典型的农耕文明,一切压在土地上,天下土地有限,人口膨胀到一定程度,土地就不够分了,无地者又没有发达的工业第三产业收留,只能当上社会最不稳定的炸弹,流民而且就算再预防土地兼并,到时候土地还是回汇聚在一部分人手中,地主世家靠着出租土地就可以坐享其成,而少地无地的佃户奴整日劳作,却是吃不饱穿不暖,而且扛灾能力极差,一但遭遇个天灾人祸,又是大面积的饥荒,积累的这些社会问题尖锐的爆发出来,将整个王朝炸的轰然塌陷。
所以到了毛珏这儿,就决定直接走出这个怪圈,皇家与政府的主要经济来源,从看似旱涝保收的篷身上,转而建立在看似更加不稳定的商业上,毛珏手里,哪怕是农业也进行商业化,以大规模商品粮来满足社会需求,然后多余的人口全都补充到工商业中,这样做的好处,让土地变得不像历朝历代那样成为绝大部分人唯一的谋生手段,让工商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让哪怕无地篷也有业可做,不至于饿死。
而且相比于安于享乐,守着自己一亩三分地儿自私自利,挖着国家墙角的地主阶层,商人集团更加的具有侵略性,他们更需要国家机器为其张目,铺平商路,摆平那些不老实做生意的家伙,这些贪婪的家伙说不上更爱国,可利益性上他们比地主阶层更贴近帝国,让大商人代替墨守成规的地主阶层,也更加利于帝国保持一个咄咄逼人的进取态度。
然而商业帝国看似好处多多,却比农业帝国更难操控,看看历史上英国佬如何崛起的就可见一斑,靠着武力大量圈占海外殖民地,地盘广到号称了日不落帝国,通过向殖民地大量倾销工业制成品,廉价掠夺原材料,完成了血腥的资本积累,想要这么做,就必定需要踩在别的国家的头上。
不巧,毛珏想走这种模式,西方列强也想走这种模式,那么双方之间,必定会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必须战斗到一方彻底倒下。
荷兰人和大明的策略其实差不多,柯特爵士的主要战略是扶植南明,去对抗北明蓬勃的发展,让两个大明帝国自己打的精疲力尽,伤痕累累,在二者的尸骸上,荷兰就可以大快朵颐了,而毛珏想的其实差不多,去收拢首先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英国来当小弟,然后通过英国来干涉欧洲大陆,挑动整个欧洲大陆内部的变乱,然后从中取利。
本来双方还处于一个均衡模式,都互相有牵绊,结果因为襄阳一场婚礼引发了连续的血腥变乱,一用劲儿,北明轻而易举就把看似庞大强悍的南明打垮了,荷兰的东方大陆均衡政策破了产,他们只能赤膊上阵,来武力干涉大明统一,同时由法国人出手去拔掉英国这个大明在欧洲大陆上的钉子,如果英国陷落,大明却依旧没有完成统一,西方就赢了
这真是整个地球规模的博弈了还好,换了大资本家大托拉斯作为国家核心推动力的大明,不怯场
最先出动的还是大明海军,在杭州总部毛珏强悍有力的声音下,整个东北亚的战舰都开始向南集结了起来,最近杭州城算是热闹了起来,每天早晨,住在海边的市民最大的兴趣就是去海港看军舰了,因为每天都有新来的,每天都有新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