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266(2 / 2)

xxxxxxxxxxxxxxxxxx

拜巴尔从一个蒙古士卒衣服上撕下一块布片,把大马士革弯刀擦干净,还刀入鞘。望着倒在地上的马木留克军队,拜巴尔的眼睛湿润了。他的军队是他复国的种子,是他东山再起的希望,按照他地推测,象这样的主攻任务不会付出太多的代价,才爽快地答应了下来。然而,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错误的,巴布尔统率下的三卫禁军是一块难啃地骨头,他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才算完成任务。

廖胜功带着一队侍卫,飞马赶来,远远跳下马来,对拜巴尔施礼,道:“廖胜功见过苏丹陛下。”

拜巴尔擦拭一下眼睛,道:“廖将军请免礼。”

廖胜功深深一躬,非常真诚地道:“苏丹陛下,请允许我代表将士们向你,还有你英勇的部下表示谢意。谢谢你们”

马木留克军队在这场围歼中打得非常出色,可圈可点,值得钦佩,作为军人,廖胜功也是不得不佩服,这话绝不是假话,更不是惺惺作态,而是真心实意地道谢。

拜巴尔还礼道:“谢谢你,廖将军。”

“陛下,你的军队打得非常英勇,他们无愧于马木留克这个光荣的称号。”廖胜功很是动情地道:“为了让你英雄部下的灵魂得到安拉的召见,我们准备给你的部下举行穆斯林葬礼,一切都安穆斯林礼仪办理。请陛下前去主持葬礼。”

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只要南宋能够发给赏赐,发给军饷,让他的军队能够维持下去,拜巴尔就满足了,哪里想得到,廖胜功竟然带给他这样一个天大的好消息,饶是拜巴尔老谋深算,喜怒不形于色,也是忍不住激动难已,泣道:“廖将军,谢谢你”

在廖胜功地安排下,在拜巴尔地主持下,一场盛大的穆斯林葬礼在虞城举行。战死地马木留克军队的将士们终于有了一个好的归宿,传为一代佳话。

对于廖胜功举行穆斯林葬礼一事,李隽的评价是“这是收服马木留克军心的一个高招,自此以后,马木留克军队对朝廷是感激涕零”

第三卷汴京篇第六十一章直捣汴京

“廖将军,我们接下来怎么做”赵良淳看着地图,道:“我以为我们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是直去汴京,另一条是跟着旭烈兀南下。相较而言,还是去汴京更加划算,更有意义。汴京攸关我华夏荣辱,能早日光复,自然是最好。另个,汴京目前是忽必烈这鞑子驻跸处,对于鞑子来说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要是我们兵临汴京的话,可以起到吸引住鞑子兵力的作用,使得旭烈兀的军队无法增援南线,可以减轻南线的压力。”

廖胜功点头赞同道:“赵将军所言极是有理,我也是这么认为。我们马上集结军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取汴京。同时,要派出小股部队,支援义军,阻击、骚扰鞑子,使其不能增援南线。”

“我们从东面逼向汴京,这一条可行。不过,我认为,忽必烈这鞑子有胆有识,很会用兵,即使我们兵临汴京,他也不会慌乱,必然会组织防御,因而,我认为应该通知郑将军,要他们与我们一道,直取汴京。”赵良淳思索着说出自己的想法。

廖胜功抚掌称妙,道:“赵将军此言正合我意。我们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赶到汴京,但是由于南线和西线战事还没有结束,这两路大军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赶到,给我们以应有的支援。要是郑将军的海军从水路出现在汴京的话,对我们将会有不可估量的好处,就这么办”

xxxxxxxxxxxxxxx

“启禀可汗。玄甲骑兵在后面紧追不舍,如何处理还请可汗示下。”阿哈拉向旭烈兀请示道:“昨天晚上,玄甲骑兵追上我们,袭击了我们地后队,损失了两千多人。可汗,就下令给玄甲骑兵一点教训吧。”

旭烈兀一拉缰绳,停了下来。道:“这个赵佥,他还真以为我怕了他。”众将知道。他如此说必然动怒了,肯定是要和赵佥打上一仗。赵佥这几天的表现的确不错,让旭烈兀头疼之极,他总是冷不丁冒出来,在旭烈兀的军阵中一阵横冲直撞,大杀一阵后马上开溜。旭烈兀军队在他的打击下,吃不好。睡不好,路也赶不好。

然而,旭烈兀不是一个轻易为感情左右的人,他的理智始终占了上风,道:“他地目的就是要把本可汗拖住,不让本可汗去解忠和之围,哼,本可汗岂能上他地当。传我的命令。不要与赵佥纠缠,全速前进。”

赵佥弄得色目军队人人不爽,都盼着和他打一仗,没想到旭烈兀竟是弃之不顾,众将很是失望,他们知道旭烈兀言出如山。说不打肯定不会打,只得道:“遵令。”

“可汗,那些暴民也让人受不了,不是挖坑就是扔铁蒺藜,或是等我们睡觉时前来骚扰。可汗,请让我去收拾这些暴民。”哈桑儿很是不愤地向旭烈兀请旨。

中原百姓在南宋的支持下,奋起反抗,积极配合宋军作战。旭烈兀率领军队急急赶往南线,中途不能多所停留,自然是他们下手的最好对象。一路折腾下来。旭烈兀他们是受够了,不知道有多少人丧生在义军手里。

旭烈兀点头道:“这事就交给你了。你要记住。顺我者生,逆我者亡,凡是与朝廷作对的暴民,一律杀却。其余人,不用与赵佥纠缠,更不要为暴民拖住,全速前进。”

象旭烈兀这样负有解郭侃之围的重大军情,要是逞一时之怒和义军,和玄甲骑兵打上一仗,把时间白白浪费掉的话,太也不划算。他地决定正如李隽所评论的那样“他会置其余于不顾,直朝目标扑去”。

xxxxxxxxxxxxxxxxxxx

“真是奇了,南朝这几天好象没有动静了,他们在捣什么鬼”阿术皱着眉头,对张弘范说道。阿术是一员老将,也是一代名将,一生打过的仗不知道有多少,可就是没有遇到象现在这样奇怪的事。张珏明明占有兵力优势和火力优势,可是就在三门峡一带无法前进。

三门峡是张珏东进的通道,虽然重要,以张珏之才,他断无把军队全压在这里的道理。遇到攻不下的城池,要么绕道,要么围困,其他的军队继续开进,这是战中最为基本地道理。事实证明了张珏久攻三门峡不下是有道理的,那是在给解晋奇袭洛阳创造机会,目的是把阿术的注意力吸引在这里。

直到张弘范从洛阳败归,阿术才明白过来。解了一个谜题,新的谜题又来了,张珏依然在三门峡打来打去,就是没有打出个明堂,到现在连三门峡都没有拿下来。按照阿术和张弘范的研判,洛阳失守后,张珏必然要大举进攻,一举拿下三门峡,快速东进,然而,事实再次证明他地判断是错误的,张珏的攻势虽然猛了些,但是仍然没有拿下三门峡。

如此一来,阿术要不迷糊都不行了,天天对着地图和张弘范商量对策,可是现在他们处于劣势,绞尽脑汁也是拿不出一个好办法,弄得他们自己倒象是在猜谜语。

“必然是有计。”张弘范说了一句废话。

即使他不说,阿术也知道张珏他们在用计,问题是阿术想知道张珏的计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