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开了宋军地营寨,冲进营去。凭借蒙古军队高超的砍杀技巧展开短兵拼杀,那么宋军的火炮也就派不上用场了,宋军没有了火炮也就没有了最为锋利的武器,这胜算自然是大多了。何况他还拥有兵力优势,这胜算自然是百分百。一想到胜利就在眼前,阿拜尔赤眼里全是美妙的小星星,仿佛胜利已经到手了一般。
让他想不到的是。就在他刚冲进宋军营寨时,惊天动地的号声响起,清越嘹亮之极,这声音是比蒙古人呜呜地号角声好听得多,听在耳里很是舒畅,阿拜尔赤寻声望去,只见在远处出现一道流畅的水线。
这道水线流动的速度非常之快,瞬间就变得清晰起来。阿拜尔赤看清了,是宋军的旗帜,张字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迎风舒展,好象画儿一样美丽。
一队队冲锋号手手拿冲锋号边走边吹号,清越嘹亮的号声就是他们手里的冲锋号所发。
不计其数的宋军排着战斗队形从四面八方向合肥城围来。如雷的马蹄声、脚步声惊天动地,风云为之失色。
阿拜尔赤久历战阵,反应极快,略一估算就知道这支军队至少有十万人,不要说营地里地张武军队,光是这支军队他就抵挡不住了。阿拜尔赤的军队主要是从淮西地区败退下来的残部组成,这些残部就是给张世杰的大扫荡打败的蒙古军队,无处可去之下自然而然就跑到还算安全,还很有可能取胜的合肥来避难了。
残部越来越多,数量上是增加了。但是整体战斗力却下降了。除了他手里原来地三万军队和赶来增援的军队还算不错外。其余军队根本就没有什么战斗力。当然,阿拜尔赤也曾采取过措施。想恢复他们的战斗力,可惜的是时间太短,收效不大。
很是了解情势的阿拜尔赤马上就知道情况很不妙,立即下令撤退,退守城里,准备坚守待援。至于援兵什么时间能够赶到,阿拜尔赤自己也不太清楚,他很清楚现在的淮西,除了合肥以外,其他地方都落入了宋军手里。当然,他也抱有一线希望,老上司阿术不会抛弃他,一定会派兵来救他。
他当然不会知道此时的阿术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了,哪里还能救他。
阿拜尔赤的反应也够快,只可惜张世杰这位名将根本就不给他机会。一阵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传来,不计其数的炮弹拖着长长地尾焰,划着美丽地抛物线,准确地落在合肥城头上,一个个火球闪现,一声接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响起,淮西最为坚固地城市合肥城头上立时出现烟雾尘沙,碎石飞溅。烟雾散尽,只见城头上已经出现不少缺口,不用说,只要再有几轮轰炸,合肥城肯定是出现不少缺口,到那时,合肥城再也不可能阻挡得了宋军的进攻。
一道灵光从心里流过,阿拜尔赤大叫一声:“上当了上大当了”
阿拜尔赤说得没错,年青军官提出的计划就是以攻打合肥城为饵,把淮西之地的蒙古军队吸引到合肥来,以便聚而歼之,免得以后再去逐城逐地清剿。张世杰要张武去攻打合肥城,限制他使用火器的目的就是怕他使用火器一鼓作气把合肥城给打下来,那么就失去了饵,在淮西之地的蒙古军队就会溃散,将来围剿的难度就会增大。
对于军事家来说,打败一支大军其实不难,让人头疼的是那些散处各地的散兵游勇,清剿起来太费时日,费力费事,要是能聚而歼之自然是最好。合肥攻而不破,就好比一块磁石,会把周围的军队给吸过来。
张世杰留下合肥不打,先打其他地方,蒙古残部自然会向合肥逃蹿。就是合肥没有取胜的希望,只要合肥还在,这些残部就会逃蹿过去。更不用说,以现在的情势判断,合肥城下的蒙古军队还很有可能取得胜利,不去避难就不在情理中了。
听完年青军官的分析,张世杰脱口而出,赞道:“好一招打草惊蛇”
第二卷巴蜀篇第三十章神兵天降
第二卷巴蜀篇第三十章神兵天降
“老头子,喝点水,歇会儿再干活。”一个五十来岁年纪的农妇提着食篮来到田里,对正在埋头干活的男子说。
男子五十多六十岁年纪,抬起头来抹了一下额头上的汗水,道:“孩他娘,天还这么早,你就送饭来了,早了点吧。”
“人家还不是怕你饿着嘛。”农妇微嗔,忙着给他盛饭。
男子反应过来自己失言,忙道:“有家有家,有了老婆才算有家。有了老婆的日子就是好,时候一到有饭吃,有热水喝。”
“看你说的,好象人家现在才照顾你一样,以前人家就没有照顾你”农妇一边说一边把一块汗巾递给男子,道:“擦擦汗。”
男子高兴地接过,抹着脸上的汗水,抹完脸刚接过农妇递过来的饭碗,突然传来一阵闷雷似的声音,两夫妇很是惊讶,同声道:“快听,这是什么声音”
这声音越来越响,越来越清晰,开始如闷雷一般,到后来就是响亮之极,铁甲铿锵,惊天动地,好象焦雷鸣响于耳际,震耳欲聋。这对农夫农妇一生居住在乡下,哪里听过如此巨有威势的声音,不由自主地脸色发白,农夫手里的饭碗摔在地上,砸得粉碎,一碗白饭洒得到处都是,对望一眼,同声道:“不好,快逃。”
他们虽不知道这是什么声音,只知道这声音从心里让人害怕,不得不逃。
两夫妇逃到一个山峦后面躲起来。大着胆子看着路边,只见烟尘滚滚,烟尘之重好象是给一把巨大的扫帚扫起来似地,遮天蔽日。穷尽目力,只见一队人马飞驰而来,马上的骑手都是身材高大的大汉,一个个好象铁塔似的。骑在马上好象铁塔在移动。
最让两夫妇想不明白的是,这些人都是骑着一匹马。牵着两匹马,马背上驮着东西。对于此时的两夫妇来说,他们最想弄明白的就是这是哪里地人马,可惜的是这支人马没有旗帜,明显是军队却没有穿盔甲,只穿着便衣,根本就不知道这支人马是哪一方地。
这支军队正是解晋率领的骑兵部队。去执行一个特别任务,需要急行军千多两千里路。这样远的路程,要想尽一切办法节约体力,自然是不会穿盔甲,要身穿便衣了。盔甲脱下来,放在马背上,由马匹驮着前进,可以节约不少体力。
解晋的骑兵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好象一股狂飙卷过原野,瞬间就消失不见了,只余漫天的烟尘。
过了好久,那对农妇确认解晋他们真的走了以后,才敢大着胆子站起身来。望着解晋他们消失的方向,同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