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精明的君主绝对比十个天才的臣子更可怕,原因没有其他的,在于他大权在握,可以更好地推行自己的主张。就算臣子再精明,要想把想法转变成行动,首先就得通过君主这一关,分岐就必然会产生。刘备那样信任诸葛亮,还有意见不合的时候,放弃联吴抗曹的战略为关羽报仇。要是这一切都是宋度宗所为的话,后果就太可怕了。
忽必烈没有说话,微微颔首。
郭侃看着忽必烈,道:“皇上,能不能具体说说”
熟知历史的人都知道一条规律:再高的智慧也不可能推测到具体的细节。郭侃虽然拥有无上智慧,也不可能推测出伯颜在临安兵败的具体细节,更不用说还有好多东西是来自千年以后的现代社会,不要说郭侃,就是神仙恐怕也猜不到。
忽必烈踱着圈子,道:“伯颜大军受挫的原因主要是南朝使用了先进的新式武器,我朝赖以作战的骑兵成了活靶子。一种是钢弩,一次可以发射十支箭矢,而且装填时间极短,射程远,穿透力极强,就是板甲都会给射穿。”
“不难对付。一是用散兵队形突进,二是利用我朝骑兵的快速冲刺能力冲进身去近战,钢弩不仅发挥不了威力,还会给我们摧毁。”郭侃不愧是军事大家,一语切中要害。钢弩的火力是猛,就是有点笨重,一架五十六斤,移动不方便,最怕的就是游斗。
第一卷危局篇第二十九章新的威胁下2
忽必烈击掌赞道:“忠和所言极是,伯颜也是这样处理的,已经给他摧毁了不少。钢弩还不是最可怕的武器,可怕的是南朝把火yao打成包,外面包以石子,再捆扎起来,在我们骑兵阵里爆炸,一炸一大片,伤亡惨重。第一次会战,就损失了两万多骑兵。”
“这是个好主意。”郭侃一下坐起来,赞叹不已。
忽必烈说得正入神,没有发现郭侃的变化,接着道:“我们的骑兵都是轻骑兵,在密如雨点的打击面前成了活靶子,根本就没有逃生的可能。”
郭侃稍一凝思道:“这倒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这问题要是不解决的话,我朝骑兵优势将不复存在。”心里想的是:“怪不得皇上如此焦虑,原来遇到这等棘手的事情了。”
蒙古是以骑兵起家的,正是依靠骑兵的优势才建立了庞大的帝国,可以说骑兵是蒙古立国的根本,现在这个根本受到威胁了,问题是非常严重。
“正是。”忽必烈不无忧心地道:“忠和可有良谋”
郭侃沉思了一下,道:“有了。可以组建我们的重骑兵,给马覆上厚甲,遮住背部头部,人就穿上重甲,如此一来,马腿仍是软肋,但是被攻击的部位少了许多,损失会减少很多。”
郭侃真不愧为神人之称,一转眼功夫就想到了应对之策。
“这办法不错。”忽必烈很是赞同,道:“如此一来,我朝骑兵的作战方式就要改变了。”
郭侃发表自己的看法:“改变也是局部的,不是全部。臣以为,可以组建一部分重骑兵,再装备丈多长的骑枪,冲刺能力非常的可怕,特别适合于冲击敌人的坚固阵势。臣一直认为,我朝的轻骑兵轻便灵活,利于野战,机动性强,利于长途奔袭。一旦遇到敌人的坚固阵势,就缺少冲击敌阵的有力武器,只能边打边撤,利用骑射优势在运动中消耗敌人。
“拔都元帅西征时就曾遇到敌人环结车阵阻挡我朝大军的事情,拔都元帅充分利我朝骑兵的机动性抄袭敌人的后方,占领敌人的重镇,迫使敌人投降。这虽是经典战例,也有迫于无奈的成份在里面。要是我们有重骑兵,可以冲乱敌人阵势的话,臣以为拔都元帅就不会选择迂回战术,会选择正面突阵。”
按:我个人认为,蒙古的第二次西征,也就是拔都西征采取的大迂回战术很多,这和蒙古缺少冲阵的利器有很大的关系。拔都西征时,蒙古骑兵是轻骑兵,非常不适合与有坚固阵势的敌人正面作战,拔都采取迂回战术也就成了必然。这仅仅是我个人的观点,或许不对,还请读者原谅。
“精辟”忽必烈赞赏之极,道:“对于这一点,朕也有同感。我们太倚赖于轻骑兵了,没有重骑兵是不行的。我们就借这机会打造我们的重骑兵,有了重骑兵这把利器,我们就不用再害怕敌人厚重稳固的阵势了。”
“皇上,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先组建一支重骑兵,派去江南,与伯颜在临安会合,全力拿下临安。”郭侃充分发挥了他的才智,道:“重骑兵的组建就在襄汉之间进行。一来襄汉之间可以作为出发基地,免去了由北而南调动的麻烦,节省了时间体力。二来,襄汉之间是汉地,是我朝科技发达的地区,制作厚甲方便。”
按:要是有人问蒙古人真正的软肋是什么我个人认为蒙古人并不缺乏武勇精神,他们真正的软肋不是其他,而是没有高度发达的文明支撑的发达科技,这才是蒙古人衰落的真正的原因,至少在中国部分是如此。在元末农民战争中,汉人使用了很多火器,蒙古人就失去了原先的优势。
这正如一个学者所说的那样,是先进的武器使可怕的游牧民族没落的。
蒙古人没有先进的科技,军备只好在拥有先进的汉地来制造了。熟知历史的人都知道宋朝的科技高度发达,就是在军事上一蹋糊涂,让人感到气闷。襄汉之地先给金国抢占,后又落入蒙古人之手,成了蒙古大军南下的跳板,成了战略基地。
忽必烈深表赞同道:“朕也是这样想的。忠和还不知道,大马士革刀已经不能再称为利器了,南朝有一支身穿黑色盔甲的军队手里的马刀每一把都是宝刀,可以一刀砍断大马士革刀。伯颜在攻打内城的第一波攻势就是给这支黑色军队阻止的,花鲁赤给人一刀劈成两段,鹰骑死伤惨重。”
郭侃惊呼一声:“花鲁赤”花鲁赤跟随他西征,是他手中的尖刀,是他的爱将,两人之间的交情相当深厚,乍闻花鲁赤的死讯,郭侃五内俱焚,嘴一张吐出一大口鲜血。在忽必烈的惊呼声中,黑色的血块一块接一块地吐出来,吐了一床都是。
郭夫人闻声赶来,见了眼前情景,还以为郭侃完了,吓得粉颜失色,差点晕过去了,尖叫一声:“忠和”
一声长笑响起,郭侃长身而起,跳下床来,笑道:“夫人不用担心,我的病好了。”
郭侃适才还是一副病容,随时都有可能断气,现在居然生龙活虎般,神采奕奕,任谁都难以置信,郭夫人和忽必烈吃惊之极地看着郭侃,惊讶得话都说不出来。
郭侃向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