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53节(1 / 2)

老张还是老张,一如既往地狠。

“我知道,在座不少同学、尤其是高三生你们在摇摆,一边是高考,一边是数学集训,你们不知道该怎么选。我要说的是,如果你们对于本次集训心不在焉,没有精力全力以赴,就尽早自行退出。”

“我再次强调,这次集训一定会非常、非常辛苦!”

张叔平说话时很平稳,但是那种浓浓的侵略感和压迫力却还是非常明显。

心不在焉……自行退出……

林朝夕听到这里,不由得咽了口口水。张叔平说辛苦,那绝对是如假包换的苦,绝对不开玩笑,

可这样的话,她怎么在繁重的集训中抽时间做自己的事情?

也就走了那么一小下神,林朝夕又被点名。

“班长上来拿一下课程表?”

张叔平突然地道。

高中生那里,刘志远也起身,林朝夕也小跑上台,张叔平递来一叠复印纸。

她低头一看,课上表上不仅排着密密麻麻的课程,还标有讨论和习题时间,连阶段考试时间都给标注清楚,是张叔平的一贯风格。

不仅如此,发完课程表后,张叔平直接发下第一次测验的考卷。

很明确向他们强调了一点——总教头,是我,张叔平。

接过考卷,林朝夕找出笔袋,铺平试卷。

整张试卷是她最熟悉的奥数竞赛题,均值不等式、组合恒等式、映射计数……

不知道为什么,光是看到整张密密麻麻的试卷,林朝夕就觉得张叔平真的要在这个暑假和他们搞题海战了。

不知道是不是窗外的阳光太刺眼,林朝夕有点晕。

第141章三开

林朝夕发现,三开比想象中更难。

一边是奥数集训,一边是高等数学,同时她还要摸索机器学习领域的问题。

这倒不是说,她应付不来这些事,但一天只有24个小时,她需要在完成每天试题的同时还要研究计算机和数学交叉领域。

而因后者涉及的太多大学数学的相关知识,为了看懂书,她又更迫切地想把线性代数和概率论数理统计学得更扎实。

这些内容基本全靠自学,虽然老林不在身边,所幸裴之还在,日子稍稍能过得下去。

6月尾巴的时候,天已经非常非常热了。

但早上5点,天刚刚亮的时候,气温还时相对清新舒适。

林朝夕蹑手蹑脚起床,简单收拾下书包,就准备出门。

宿舍窗帘拉得密不透风,她的动作也非常轻,可躺躺在上铺的尹晓琳还是醒了。

尹晓琳非常不耐烦地重重翻了下身,像在隐忍克制什么。

这么多天相处,林朝夕知道这位学姐是真的神经衰弱。她赶紧背起书包,外套扣子都没系好,就迅速出门。

很多人说过,清晨时人头的脑最最清醒,学习工作效率最高,前提是你能爬的起来的话。

林朝夕背着书包一路跑到食堂门口,算做了一次早锻炼。

校园里只有寥寥几人,连白鹭和飞鸟都敢出来闲逛。

她喘着气坐在台阶上,打开课本,自顾自看了起来。

看了会儿书,她就拿出纸笔,合上书,开始进行推导证明。大学数学理解比较重要,理解不了就做题完题再理解,这句话是老林本人说的。

6点多的时候,食堂开门。

开门的师傅和她混熟了,看到她就打趣:“别人都是偷偷去小池塘边看书,就你每天守着食堂开门。”

林朝夕也笑:“马师傅,我是真的饿啊!”

跳起来拍拍屁股,林朝夕跑进食堂,直接买了买了两个馒头和一杯豆浆,不管时间再怎么紧迫,吃东西这件事,是绝对不能放松。

一般来说,早上7:30分,裴之会来食堂和她一起吃早饭。

这就体现出裴哥的优良作息传统,不管身边其他人用什么时间表,他总有自己的一套标准,七点起床,七点半时,雷打不动出现。

一般来说,作为需要裴哥指导的好狗腿,林朝夕会在7点20左右把裴之的早餐买好等他,孝敬裴哥。

毕竟老林不在,能为她讲解大学数学的就只有裴之本之了。

8点半正式上课,陆志浩和陈成成作为需要睡眠的年轻人,经常踏着铃声跑进教室。

他们的饭卡干脆在每天吃完晚饭,就放她这里,早上她给他们刷了早餐,再把饭卡放在早饭袋子还给他们。

因为大家都是年轻人,爱睡懒觉不爱吃早饭。

所以早上第一节课,教室里会充斥悉悉嗦嗦拆包装和偷偷吃早饭的声音。

馒头的香味四处飘散,连张叔平都不得不放弃第一节课让他们做小测验,而是讲讲题,给他们时间吃东西。

不过等大部分人吃完早饭,张叔平把粉笔一放,试卷就雪片一样发下来,他们要痛苦地做一早上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