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马胡那咬字不太准,有些生涩的赞扬,周阳感觉有些另类,笑笑而已。
“接着讲”汉武帝听得来精神了,催促起来。
“诺”马胡应一句,又往下讲:“西庇阿家族英雄辈出,打败汉尼拔这个西庇阿,是大西庇阿,还有一个小西庇阿,英雄了得,不久前灭了迦太基。”
“大西庇阿小西庇阿”周阳大是诧异,世上竟有这么巧合的事
周亚夫听在耳里,喜在心头,一颗头颅昂了起来。罗马帝国有个西庇阿家族,英雄了得,难道他周氏就差了周勃,周亚夫,周阳,三代将门,一个比一个了得,周阳能击破匈奴,最是了得。听着马胡的赞扬,仿佛就是在赞扬他周家,周亚夫恨不得引吭高歌。
西庇阿家族是罗马共和时期著名的军功家族,这个家族辈出名将,可以说是罗马共和时期的守护神。最有名的就是大西庇阿和小西庇阿两个了。大西庇阿在罗马最为危急的关头,拯救了罗马,他虽然打败了汉尼拔,却没能灭掉罗马的死敌迦太基。
这事由小西庇阿完成的。小西庇阿并不是大西庇阿的儿子,是大西庇阿长子的养子,他却能继承这个家族的传承,成为一代名将,也是个异数。
“小西庇阿能灭掉迦太基,建了大功,却不能与大帅相比。”马胡冲周阳竖大拇指,赞扬不已:“迦太基虽是罗马的死敌,两国为敌数百年,却是不大,迦太基城很小。小西庇阿为了灭迦太基,用了三年时间才完成。大帅击破匈奴,只用两个多月,所用的军队更是比匈奴少得太多。若是叫小西庇阿来做,他一定不能击破匈奴,他一定想不到那个筑城的法子。”
马胡这不是拍马屁,而是实情。迦太基城并不大,小西庇阿围困了三年方才灭掉。原因在哪里原因在于,罗马的攻城科技跟不上。在当时,罗马文明没有形成,罗马的科技很落后,造不成攻城利器,是以小西庇花了三年时间,一直到迦太基弹尽粮绝,才给他拿下来。
“朕听马胡说,罗马的执政官任期只有一年,过了一年,就得重选。这是儿戏,一年时间,能做什么”汉武帝接过话头,有些气愤:“改革军制,刷新吏治,三五年都算是短的了,一年不可能够用。”
“皇上圣明”马胡大拇指一竖,赞不绝口:“在罗马历史上,多次出现同样的事情,那些执政官在与敌国作战时,任期将到,为了不把战功留给后人,就匆匆与敌国讲和,哪怕是他们处于绝对优势。”
“这就是最大的问题”汉武帝的声音突然转高,尖细刺耳。
“是的,这是最大的问题,罗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象小西庇阿灭迦太基,到了快要重选执政官时,就废掉这一律法,等选期过了,再恢复。就这样,小西庇阿才能用三年时间灭掉迦太基。”马胡对汉武帝的判断大加赞成。
“朕说的不是这个问题。朕的意思是说,尽管存在这样大的问题,罗马不仅没有衰弱,反而越战越强,地域越来越宽广,那里地灵人杰,不容小视,朕不能容许罗马的存在”汉武帝的声音更加高亢,震人耳膜:“虽说眼下,罗马与大汉井水不犯河水,谁也保不准,以后会发生什么事罗马地灵人杰,英才辈出,一旦为祸,后患无穷”
汉武帝右手紧握成拳,声威俱厉。
“对呀”周阳猛的给汉武帝的话提醒了。周阳的历史虽然不够好,却也知道一件事情,罗马创造出了罗马文明,西方在经过了中世纪黑暗之后,就是吸收了罗马文明,开始了“文艺复兴”,才有后来的西方列强,才有后来的坚船利炮,才有“鸦片战争”、八国联军。
要是没有罗马文明,就什么都没有,不会有文艺复兴,不会有西方列强,不会有鸦片战争,不会有八国联军,就连小鬼子都不会有“明治维新”,因为没有西方列强的模式,小鬼子想改变都没法改变。
周阳的历史不够好,不知道数千年的人类历史,对人类影响最大的就两种文明,一个是中华文明,一个是罗马文明。
尽管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还有中国,号称四大文明古国,可是,真正对人类有巨大影响的文明古国,只有中国。
古埃及成了罗马的一部分,其文明让位于罗马文明。古巴比伦早就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这个古国不复存在。印度阿三倒是存在,却是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后来又给大英帝国殖民,印度文明又给西方文明了。
唯有中华文明,一直屹立,一直影响东方。中国周边地区,日本、朝鲜、中亚、东南亚,哪一个地方离得开中国离得开中华文明
在西方,罗马帝国灭亡之后,其文明虽是遭到巨大的破坏,却也保存不少,促成了“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对世界的影响很大,欧美皆受益于此,若是没有罗马文明,还有欧美列强吗还有如今的世界格局吗
若是干掉罗马帝国,就不会有罗马文明,七大洲、四大洋,只有中华文明一枝独秀,这前景是何等的美妙
第九十七章干掉罗马帝国
汉武帝的担忧并非多余,而是实实在在的潜在威胁,在两千年后成为了现实
亚历山大是西方第一个妄图征服中国,并且付诸实施的人。自此以后,在西方列强出现之前,妄图踏上亚历山大足迹,征服东方,打到中国来的西方狂人不少,诸如查理曼、巴巴罗萨。可是,真正付诸实施的一个也没有。
尽管如此,西方国家并没有放弃寻找中国,他们一直在努力,这个传闻中的“黄金国度”究竟在哪里
在西方的传闻中,中国是黄金国度,那里黄金遍地,有美丽的丝绸,可口的佳酿,还有香喷喷的香料,中国之美丽比起他们信奉的上帝的天堂还要好。
尤其是丝绸之路的开启,让西方真切的享用到了来自黄金国度的物资,对中国的向往之情就更浓了。
西方人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寻找中国,却是没有结果,只能听到来自中国的传闻。直到蒙古帝国的建立,促进了东西方的交流,马可波罗游记在西方的出版,第一次把中国的风貌展现在了西方人面前,西方人为之沉醉。
西方人对中国的向往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曾经一度,西方人以吃中国菜、穿中国长衫、饮中国茶、学中国礼节、说中国话为荣。那时候,中国对西方的吸引力远远超过现在西方对中国的吸引力。
东西方的交流,对东西方都有好处,可是,蒙古帝国崩溃了,奥斯曼帝国崛起,阻断了丝绸之路。奥斯曼帝国,就在现在的土耳其,其创建者是西突厥的奥斯曼一支。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唐朝,突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东突厥,一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