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324(2 / 2)

“天啊”周阳一拍额头。笑道:“白起入错行了,他不该当将军。应该当农夫,去灌园,说不定会更有成就。”

白起的嫁接之术,不亚于现代社会的嫁接之术,非常有用,周阳笑道:“太子,把这书带给赵过,要他试过之后,推广开去。真要如此的话。大汉就有更多的桑树,更多的蚕,更多的丝绸锦缎。”

这嫁接之术一旦推广开。汉朝的蚕桑就会更多,享誉千古的“丝绸之路”会更加繁荣。

“这只是对果树有用,对桑树有用吗”晃错很是怀疑。

“有没有用,赵过试过就知道了。”以周阳的眼光来看,这嫁接之术。绝对没问题。只是,他不能把话说死。

“我就带回去,交给赵过处置。”刘彻对周阳极是信服。

“太子若要,我这就令人誊写。”真本是不可能带出墨家总院的,只能带咋。副本出去。对这安排,刘彻也无异议。

接下来的日子,周阳就在此室中读书,遍阅典籍。周阳兴奋不已。除了吃饭睡觉之外,就窝在这里读书,勤奋用功,比起“赶考”还甚三分。

刘彻也是窝在这里读书,每当读到好文章,就要与周阳探讨一番。

一连三天过去,周阳把这里的典籍读完了。周阳收获颇丰,其眼界从来没有如此开阔过,对时代的了解,从来没有如此清晰过。虽然周阳比起古人多了两千年的文明,可是,鬼谷子他们毕竟是中国历史上久享大名的智者奇才,他们的观点看法见解,谁也不敢忽视,要周阳不进步都不行。

怪不得景帝要他放下军务。赶来此地,看来景帝当年来此处,也是获益良多。

最让周阳兴奋的是,墨家不愧是当时的工算圣殿,他发现了少科技著述,虽然还很粗浅。可是,在当时,能有如此成就,已经相当惊人了。若是能去芜存精,编成教材,就可以拿来培养人才了,根本就用不着再去费心思另编教材。

“先生,可想好了”周阳摇摇酸疼的脖子,打量着拿着一描金匣子进来的晃错问道。

“击破匈奴,正其时矣,在下愿为此而尽一份心力”晃错终于答应出山了。

“太好了先生出山,顶得上十万大军。击破匈奴的胜算又大了许多。”周阳大是欣慰,旯错是一位大才。别的不说,有他来帮着处理政务,就可以减轻很多负担。

“大帅。这里面还有一部奇书,却一直没有放在这里。”晃错把匣子递到周阳手里,道:“大帅。你瞧瞧。”

“哦”能得旯错如此看重的书,定然非同小可,周阳郑而重之的接过。打开匣子,取出竹简。眉头一拧:“计然策”

这个名字有些陌生,思索起来。

“计然是一个人名,咋。才智之士,可是。其名却不显,世人多不知。”晃错笑着为周阳解释,道:“可是,计然有一个弟子,却是大名鼎鼎,那就是范蠢。”

“范蠢”周阳还真是意外,这个计然竟然是范蠢的老师,看来此人非冉小可。收拾起心神,开始阅读起来。

不看则已,一看之下,周阳再次震惊了。眼睛瞪得滚圆,打量着竹简,嘴巴张得老大,话都说不出来了。

“这个计然,真是天纵之才呀”周阳久久之后,大声称赞起来。

“可以这么说吧”晃错微微颌首,又有些不在意的道:“计然之学。自其问世以来,便饱受争议。有人称赞。有人诋毁。战国之初。魏国有一咋。大商家叫白圭,他习计然之学,家致巨富,最后入仕,做了魏国承相。他以计然之学治理魏国。魏国的国力雄厚,可是,他当政之时,魏国官贪吏虐。贪腐成风,魏国衰败从此始,后世之人多讥之。”

“一个国家的衰败,关计然书屁事”一向文明的周阳爆粗口了:“计然书只是活络商业,使国家积累更多的钱财,至于国家的与否,那是当政者的才具问题,这有乌的相干。”“呃”晃错嘴里发出一阵磨牙声,他说什么也是想不到,周阳竟然会爆粗口,而且火气似乎还不

计然书。主要是阐释商业的重要性,要如何让国家商业发达,贸易兴旺。商业搞活了,就可以给国家增加很多税收,百姓的生活就会更好,和有什么关系

根本就是两码子不相干的事情,风马牛不相及,竟然给扯到一起去了。

计然书重在商业,是一部不错的经济学书籍。要是周阳了解经济学的话。还会把计然书归入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

现代资本主义就是由重商主义发展起来的。早在春秋战国时代,计然就提出了如此观点,那是非常惊人的,周阳看着竹简上的字句。震惊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第三十七章挑战墨家

大帅所言,也有道旯错听了周阳的粗口,细凹酬芯,周阳所说不无道理:“一叮。国家是否贪腐,在于治理,不关计然书的事儿。说起这计然策。倒确实有几次成功治国。”

“咳”晃错清咳一声。清清嗓子,说起了计然书的来历:“计然书本为范蠢所作。蠢早年随计然习计然策,学有所成,便追随越王勾践。践卧薪尝胆。洗雪耻辱,灭了吴国。范蠢飘然隐退,在陶地隐居。隐居之后的范蠢以商为事,家致巨富,被尊为“陶朱公”在这期间,范蠢把计然的学问著成此书,世上便有了计然书。”

计然书并非计然本人所写。是其弟子范蠢编辑的,此书在战国时代的名气极大,这和战国时代有不少县家用此书治国有关

“自此以后,便有人用其治国,先是魏国的白圭,魏国却因此而衰败,计然策多受讥嘲,山东六国莫敢用。”晃错接着讲说此书的经历:“长平大战后,秦国虽然胜了,却也国力大耗,秦国疲惫不堪。再加上,秦国在邯郸城下,败于信陵君之手。损兵折将,国力急转直下,不复往日盛况,秦昭王甚是焦虑。就在此时,山东名士蔡泽前来秦国,说服秦相范睢,而获相位。蔡泽见秦昭王,便说以计然之策可以通过繁荣的商业而恢复国力,秦昭王欣然纳之于是,蔡汉在秦国大行计然之道,秦国商业骤然活跃,秦国国力迅速增加。说起来。计然策在商业上,还真有其独到之处。”

“一门学问并非什么事儿都能解决。这计然之策,只是繁盛商业的。和贪腐扯上干系。毫无道理可言。”周阳微微颌首,世间就没有万能的学问,计然策重视商业。这没错。

是航微微一笑,道:“真正把计然策用到极致的,并非蔡泽。而是吕不韦。”

“不韦”尽管周阳的历史不够好,对这个吕不韦却是知道的,他可是秦始皇的仲父。区区一商人,把秦始皇的父亲扶上王位。从而改写了中国历史。这是一介,奇人,吕不韦买国一事,是千古奇事。

“是的,是吕不韦”晃错为周阳解释道:“吕不韦是天下有名的富商。他本身便精熟计然之学,他以此而从商,无往而不利,家致巨万。他父亲也是一个商人,只是一个小商人。直到他,吕家才名显天下。吕不韦赚了钱以后。并没有满足,无意中在邯郸遇到秦异人,以为奇货可居,用钱买国,竟然给他成功了,异人回到秦国做了秦王。吕不韦因此而发迹。做了秦国的承相,是秦始皇的仲父。在为相期间,便大力推行计然之学,重视商业,秦国因此而恢复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