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条浮桥用了不到两个时辰就架好了。
周阳命人接着架桥,率领汉军,从浮桥上渡了过去。
一上岸,周阳率军,直朝东胡王所在处奔去。
在饶乐不北方一百里处,是一片广漠的草地。这里有着不计其数的帐幕,一座接一座,不知道有多少。
这是东胡王的驻跸处,他所在的地方,是东胡牧民与溃军集中处。是以帐幕特别多。
东胡和匈奴一个样,没有什么军规军令,号令不明,营盘很凌乱。帐幕东一簇,西一座,一点章法也没有。
就中有一座巨大的帐幕,门口一根旗杆,旗杆上一面金线绣就的王旗。在风中招展,猎猎作响,这是东胡王的王帐。
王帐中,有胡王正与群臣议事。
东胡王是一个体态臃肿的老者。须发花白,大腹便便,端坐在王座上。面前一张短案,上面摆着一只烤羊,还有温热的马。
翻翻浑浊的眼睛,东胡王张开大嘴,好象血盆海口似的,破锣似的声音响起:“你们说。周阳他们渡河。需要多少时间”
“这个嘛,至少需要半个月。饶乐水又宽又大,比起汉人的黄河一点不差,要想渡过饶乐水,没那么容易。”
“黄河没有我们的饶乐水宽大。依我说,汉军过河需要一咋,月。”
众臣就没有出过东胡之境,哪里知道黄河有多宽多长,自高自大,语中带着贬损,志得意满,不可一世。
“那么长”东胡王有些心惊胆跳:“那匈奴打来了,怎么办”
一想到强横的匈奴,一众大臣不敢吭声了,适才的嚣张全然没有了。
“大王,我们赶快过饶乐水。”
“过了饶乐水,就有汉军,匈奴打来也不怕。”
一众大臣忙着出主意。
“好这就渡过饶乐水。”东胡王给匈奴吓破了胆,立时采纳众臣的主意。
“禀大妾,汉军渡过饶乐水”亲卫进来,大声禀报。
“胡说”
“哪有这么快”
一片斥责声响起,东胡君臣压根就不信。
“是真的周阳正率军赶来”亲卫只得肯定一的。
“太好了”东胡王把亲卫认真样儿看在眼里,不得不信。适才的惊惧全然没有了,钱之而起的是欢喜。一张大嘴裂到耳根了:“快,备上一份厚礼,这就去迎接汉军”
第十一章灭东胡上
一众大臣发出一阵欢呼声,这是发自内心的欢呼。
在历史上,东胡的国力与匈奴不相上下,甚至两度超过了匈奴。那是因为匈奴两次败于华夏之手,一次是败于赵武灵王之手,另一次是败于蒙恬之手。导致国力下降。
自从匈奴出了一个伟大的单于冒顿之后,四分五裂的匈奴给统一了。实力大涨。而东胡却给冒顿击败,夺了千里肥美的草地,百姓死,伤无数,更重要的是信心大受打击。自此以后,东胡日渐没落。
数十年来,匈奴虽然没有对东胡大举用兵小规模的冲突却是不断。虽是规模不大,东胡仍是失败多,胜仗少。久而久之。东胡养成了谈匈奴色变的习惯。
更别说,这次匈奴的进军极其凶猛。一路势如破竹,东胡死伤惨重。血流成河,尸积如山。早就给匈奴吓破了胆。
东胡君臣早就把汉军当作了救星,日日盼,时时盼,盼望汉军早点到来。如今,汉军已经渡过了饶乐水。离他们很近了,由不得他们不欣喜若狂。
东胡王就象好客的主人。带上厚礼,数量极大的招皮、人参,在群臣的簇拥下,骑着骏马,欢天喜地前去迎接汉军。
“大王,见了汉军,我们不能说实话。”
“我们伤亡惨重,一定不能说。”
“我们要说,匈奴给我们杀得大败。”
虽是穷途末路,也不能掉了身价。
君臣一边走,一边商议,一脸的喜悦之色,仿佛过年似的。他们却不知道,他们这是自投罗网。
炽联
“隆隆”
汉军排着整齐的队形,隆隆开进,溅起大片大片的烟尘。
周阳骑在追风驹上,脸带笑容:“你们说,东胡王知道我们渡过饶乐水,他会怎么做”
“依我看,东胡王一定很欢喜。”李广的快嘴出了名的。大声调笑:“我们可是他的救星”
“我也这么看”公孙贺补充一句。
“卫青,你以为呢”周阳看着一直没有说话的卫青。
“禀大帅,末将以为,东胡王会来迎接我们。”卫青微一沉吟。
“迎接我们”李广有些不信。
“禀大帅,东胡王前来迎接口”赵破奴疾驰而来,大声向周阳禀报。
“卫将军,了得”李产第一个赞扬起来。
卫青很少说话,可以说沉默寡言,却是料事如神,这又给他料中了。李广他们不得不服。
“偶一猜中,不敢当飞将军称赞。”卫青一如既往的谦逊。
“走,看看东胡王吓成什么样儿了”李广对胆小的东胡王大感兴趣。
不仅他感兴趣,对东胡王,谁个不感兴趣呢巴不得马上去把东胡王欢赏一通。
“不”周阳挥手阻止他们:“扎营。准备摆酒席。”
“酒席”李广直翻白眼:“大帅,何必如此呢东胡王如此胆之人,他配大帅为他摆酒席吗”
军人佩服的是有血性的硬汉子。于东胡王这等胆小之人,是打心里瞧不起。不仅李广如此想,就是公孙贺他们也是这般想,齐声附和:“他不配”
“来而不往,非礼矣”周阳竟然掉起了书袋;“东胡王好心好意前来迎接我们,我们怎能失礼呢”
“这个”李广他们很难认同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