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隆”
西边出现一条怒龙,急扑而来。一面李字大旗下,李广身负大黄弓,腰搂环首刀。率领汉军赶来。
就在李广出现的同时,东方出现一队汉军,是程不识率领的汉军。
紧接着,公孙贺、公孙建、秦无悔、秦衣他们率领的汉军出现,直朝周阳的将台冲来。
秦衣跟随赵陀去了真定,一直随侍在赵亿身边。两年前,赵伤病逝。周阳把秦衣收入军中。对秦衣这个人。周阳很有好感。其人精明强干,膘锐不凡,天生的军人材料。要是不让他打匈奴,还真是浪费了。
赵忧在临死前,手握始皇的遗诏。一个劲的道:“始皇,臣未失岭南岭南未失”平平静静的走了。
赵伤是秦始皇五十万南征大军的最后一兵,他的离世后,秦始皇五十万南征大军全部离开了人世。
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一个传奇的终结
卫青率领的汉军最先赶到,在卫青的指挥下,汉军迅速成阵。人如龙,马如虎,气贯长虹,声威不凡。
周阳看在眼里,赞在心头,卫青就是卫青,不愧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天才,汉军在他手里,总是多出一些别人难以企及的声威。
“参见大帅”卫青一拍马背。驰了出来。来到周阳面前,冲周阳见礼,也算是缴令了。
“卫青,不错你又拔了头筹。”周阳笑着夸奖。
这是一次演练,周阳把二十万汉军分在不同的地方,要他们向眼下的位置开进。卫青这一路的困难最大,他们要走的路道很崎岖,险山恶水的。这是周阳历练卫青,故意把他放到这里的。
就是如此大的困难,卫青竟然第一个赶到,他的才干确实不凡。
“谢大帅”卫青一拉马头,策马来到周阳身旁,停了下来。
“列阵”
张通骑着高头大马,在阵中纵横来去,喝令汉军列阵。在他的指挥下,汉军成阵非常迅速。陌刀手柱着陌刀。列成一个个阵势,很是骇人。
“见过大帅。”张通策马来到,幕周阳见礼。
“张通,你依然是第二个赶到,没有退步,也没有进步。”周阳微一颌首:“还算不错”
自从熟读张良兵法后,张通的进步非常大,很是出乎周阳的意料。不过,军中良将越多越好,周阳自然是欣喜难言了。
李广、程不识、公孙贺、公孙建、秦无悔、秦衣他们先后赶到,列阵完毕,前面参见再阳,见礼之后,驻马于周阳之侧。
二十万汉军集中在这里,象海潮一般,宽广无垠,场面极为震憾。
汉军精神抖擞,膘悍、精锐,气势如虹,杀气冲天。要是出现在战场是,必将毁灭一切。
“呵呵”李广打量着汉军。捋着胡须,笑了起来:“曾几何时。我李广能想到,大汉竟然有如此精锐之师”
“是呀是呀”程不识马上就附和:“要是早有如此精锐之师,匈奴岂能横行”
他二人是边关名将,与匈奴大小战役没有一百,也有数十。深知以前汉军的利弊,骑兵短少,战法落后。行动迟缓,力弱,防守不强,用来守城怀行,要是没有了城池的擂卓盅到匈奴。就要吃大亏。
而眼下的汉军,能攻善守。一旦进攻,必是天崩地裂,没有什么东西能挡住他们的步伐。若是守;必是铁桶一般,没有什么人能撼动他们的阵势。
陌刀、弩阵、轻骑兵,这三大利器,既可以攻,还可以守,攻如翻风。守如铁桶。
“这都是大帅之功呀”公孙贺笑着赞叹一句。
“是呀若是没有大帅,哪来如此精锐之师”公孙建、秦无悔、卫青、张通、秦衣他们忙着附和。
若是没有周阳,就不会有陌刀,中国历史上最凶悍的打法,就不会提前出现,这的确是周阳的功劳。
“过奖了,这是大家伙一齐努力的结果”周阳微微一笑,手中令旗一挥,汉军隆隆开走,各归营地。“什么时间对匈奴用兵呢”李广烦恼的拍着额头。
“六东了我们只练兵,却没有上战场。”程不识很是感慨:“如今,大军已经练成,却不让出战,这不是要人命吗”
这话不仅是他们要说的,也是周阳心里所想。只练兵。不打仗,还真是让人难受,看来周阳天生就是一个戎马住德的人。
“禀大帅,皇上传来旨意。”赵破奴策马赶来,把一束绢鼻递给周阳。
周阳接在手里,展开一瞧,不由的眉头一挑。
“大帅,皇上说什么是不是要开战”李广快嘴,抢着问道。
这话正是程不识他们要问的。打量着周阳,没有说话。
这六年来,他们盼的就是与匈奴开战,却一直没有得到景帝的准允。这让他们很是揪心。
“不是,皇上召我们回长安”周阳把手中圣旨一晃。
“回长安”程不识眉头一挑:“难道出事了”
景帝病势沉重,随时有可能驾崩。他的意思说是这个,却是不敢明说。
“其实,这是太子传来的旨意。”周阳把圣旨递给程不识。
“太子”李广眉头一挑道:“太子又有什么主意了”
如今的太子,就是未来的汉武大帝刘彻。粱王死后,立太子的最大障碍已经扫除了,景帝选了一个时机,把他立为太子,并改名“彻”意思是聪明圣彻之意。
刘彻给立为太子后,先是在卫绾的教导下读书习字。说起学习,汉武帝真是惊人,让人不得不服,称的上神童了。他四岁时,就能背诵几万字的符录之书,表现出了惊人的记忆力。
卫绾是有名的鸿儒,精通百家之学。刘彻在他的教导下,进步惊人。
景帝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为了教导刘彻,把一些国事交给他处理。景帝原本是让他练练手,哪里想得到,千古一帝就是千古一帝,天生就是这块料,处理起来很顺手。一开始,还有有些生涩,经验不足。随着处理的国事越来越多,却是越来越老练,就象一个处理了数十年国事的老手,哪里象是十几岁的人。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往往能有惊人的见解,让人意想不到的处置方式,连做了多年皇帝的景帝都很服气。
久而久之,太子英明不凡的名声就传了出去,深得群臣信服。
“真的是太子的手迹。”程不识打量着圣旨,笑道:“估摸着是为了出兵,不离十。”
“我也是这么看。”周阳点小头道。
“真要出兵的话,固然可喜。可是。皇上究竟怎么想的”李广歪着脖子。很是不解了。
前几年,景帝的身体是不好小也比如今要好得多。那时节,景帝不让出兵,如今他的身体却更差了,反倒是要让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