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233(2 / 2)

“母后心点。”景帝小翼翼的舀起一勺粥,吹吹,待得凉下来,这才喂到窦太后嘴里。

“皇上,你别老是陪着老身。国事要紧,国事要紧”雾太后虽是如此说,却是脸上更多几许笑容。儿子的孝心,着实让人欢喜。

“母后放心吧”景帝笑道:“如今的朝堂,不再是以前的朝堂。以前的朝堂上,人才不多,皇儿不得不多加过问。如今的朝堂上。人才不少,主父偃、申公、董仲舒、严助、公孙弘、冯敬他们,个个都是干才。有他们在,皇儿省了好多心”

“嗯”箕太后对这些人才不乏欣赏,很是满意:“皇上呀,这治国呀。首重人才没有人才,还谈什么治国呀高祖之所以能得天下。就在于高祖有张良、萧何、韩信、陈平、周勃、龚冷这些人才先帝虽是文治灿烂,可是,真要说到人才,也不多。远远不如你,你这次招揽了这么多人才,宏阔深谋呀”

“谢母后夸奖”景帝笑着道:“皇儿哪敢与父皇相提并论。”

“什么敢不敢的。是事实就真的。不是真的。说得再好呀,也没用”窦太后的心情着实不错。

“皇上,皇上,大事不好了”箕婴远远就嚷了起来。

“窦婴”景帝一听便知是窦婴,扭头一瞧。不由得吓了一大跳,失声问道:“寞婴,你怎么了一身血”

“皇上,臣遇刺”。窦婴口嗵一声跪在景帝面前,未语先流泪:“皇上。袁盎袁大人遇刺身亡。若不是袁大人拼死相救,窦婴已是刀下亡魂。请皇上为袁大人作主,查明凶手,以正王法”

“寰婴,你遇刺了谁这么大胆,竟敢行刺你”冀太后对这个才能出众的侄儿极是欣赏,一听这话。大是关切:“伤得重不重快说”

“谢太后垂询,臣伤得不重,只是肩头有伤,不碍事的。”窦婴心里一阵温暖。

这么多年来,箕太后因为他昔年阻止梁王夺嫡一事怀恨在心。见了面。总是隔着一层。今天却是不同,冀太后很是惶急。一双手紧紧的攥着,这说明窦太后对他很是在意,由不得他不感到温暖。

“主父偃,你也遇刺了。景帝惊讶的打量着一身是血的主父偃。

“什么,主父偃遇刺了”一下子有三个大臣遇刺,一死两伤,这可是轰动天下的大事,谁这么大胆

只有一个人有这种胆子。那就是梁王了。

虽然事情没有查明,箕太后也是隐隐猜到了,她能不紧张吗,

第六十四章朝野震动

不仅寄大后如此想。就是景帝也是如此认眼天下,“枝“做的。除了梁王,没有第二人有如此胆子,这并不难猜。

对这个弟弟,景帝的感情非常复杂。梁妾一心夺嫡,骄横过人,景帝很不满,恨得牙痒痒的。耳是。这是自己的亲弟弟,小时候一起玩到大的,兄弟之情还是不错的。是以。景帝对梁王是又爱又恨。

景帝再怎么恨,也不愿意梁王做出这种事。要知道,景帝可以容忍梁王夺嫡。可以容忍梁王给他使坏。却是不能容忍这种事情。

虽然说大臣是臣。说得难听点,是奴才。可是,大臣是皇帝的左右手,没有了大臣,怎么治理天下此事一出,必然是朝野震动。轰传天下。天下人都在看着景帝。要看景帝是不是能依法处置。

若景帝依法处置,万事皆休。可是。这会伤及骨肉之情,兄弟之亲。景帝一万个不愿意这么做。

若是景帝不依法处置,这事会闹得非常大,大到难以想象的程度。朝中大臣辞官者肯定不少,没有一半。也差不到哪里去。大臣的理由很充分,在朝中做官,连身家性命都保不住。无辜被诛,谁敢做官还不如躬耕于田野,至少可以保全身家性命。

一旦这么多的官员辞官而去。朝堂将为之一空,政务谁去处理

真耍出现这种情形,就不是朝野震动一语能说明得了的,景帝的努力。周阳去岁的大捷都将负诸流水,大汉帝国将会出现难以想象的倒退。

更别谈什么收复百越,击破匈奴。灭掉东胡这些宏图伟业了。

可以说。大汉帝国已经处在十字路口。大汉帝国何去何从,就要看景帝的处置是不是能使天下人心服。

“皇上”

一个清越的声音响起,只见申公一身是血的冲了进来,远远就咋嗵一声跪在地上,冲景帝口下头去,什么话也没有说。

申公不说话,比起说话更有力量。景帝一阵晕眩,手中的粥碗掉在地上,摔得粉碎。粥水四溅。

“他他他,,这么大胆竟敢对申公下手”寰太后再也忍不住,倒在软榻上。

此事一出,实太后再怎么不忍,也无法保全梁王了。梁王虽然可亲。却是比不过汉家天下,难以平息群臣怨望之心,只有杀掉梁王了。

窦太后虽然打消了搞兄终弟及的念头,对梁王的怜爱却一点没有减少。相反还更胜数分。要是梁王被杀。跟砍她的脑袋差不多。

“皇上”董仲舒和严助急匆匆的冲了进来。

严助身上带血,董仲舒还好,没有血,看来他的运气不错,竟然还没有遇到刺客。

“你们都遇刺了”景帝忍着心惊,万分不愿问这话,却是不得不问。

“皇上圣明”严助和董仲舒齐声回答。

“幸得主父大人处置果断,兵士来得及时。臣才逃过一劫。”董仲舒喘着粗气:“严大人差点命丧刺客之手,请皇上作主”

“这个”这个,”景帝做了这么多年的皇帝,处置的国事军务多不胜数,就没有如此无力过。结巴了半天,却是没有下文。

“皇上”

就在景帝束手无策之际,一片喧哗声响起,一群大臣冲了进来,有的身上带血,有的一脸的惊惶,冲景帝齐刷刷的跪倒,不住叩头,什么话也不说。

景帝手指着一众大臣,喉头咕咕作响,却是说不出话来。

“皇上,当今之计最重要的莫过于保护群臣,请皇上下旨,要千石以上官员进宫,再派重兵保护”主父偃倒没有慌,沉着应对。

“对对对”景帝马上同意:“传旨。要千石以上官员进宫,要他们在宣室殿等着。再给周亚夫传旨,要他调派细柳、消上两支军,关闭城门。任何人不得出入,全城大索。”

这么多大臣遇刺。来势汹汹。必须要把歹徒肃清,要不然,大臣就没有安全。

“有多少人遇刺了”景帝处理完紧要事,这才询问起来。

事起突然,有多少人遇刺,有多少人受伤,有多少人身亡,还真不清楚。申公他们顾不得再请命,忙爬起身来。帮着清查。一查之下,一夕之间竟有三十多位大臣遇刺,八位大臣身亡,重伤十三个,其余轻伤。

历史上,梁王因夺嫡一事被阻。气愤不过,痛下杀手,暗杀了二十多位大臣。主父偃见机极快,处置得当,只死了八个,算是幸运的了。

可是,就算死了八个,也是骇人听闻的事。自从盘古开天地以来。就没有如此之事。梁王行刺朝中大臣一事。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一次,这都是实太后太骄纵他所致。

这些大臣年龄有大有做官时间有长有短,却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极力反对梁王夺嫡。那些不反对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