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中带着讥嘲之意,有些瞧不起刘安,意思,你还不是英雄。不配此马。刘安自视极高,哪里受得了这话,想发作,又惹不起粱王,只好忍了。
“献俘”李广开始唱礼了。
周阳手一挥。汉军将士押着右大将一众俘虏过来。
右大期氐垂着头,大气都不敢出。噤若寒蝉,走路都有些发抖。
他一向不把汉人放在眼里,死在他刀下的汉朝百姓不知道有多少。自从他做了俘虏以后。方才知道汉朝有多强大,汉人有多可怕。别的不说,光是今天听这吼声就足以让他心胆俱裂,那是用心在吼,具有震憾人心的力量。
“皇上,这是匈奴右大将”。周阳指着右大将。
右大将押来长安,景帝抽空见过。当然。景帝见他。那是为了发泄。发泄数十年积累的怒火与愤怒。当时,景帝发作,右大将只有求饶的份。
景帝如今对右大将没什么兴趣了。一挥手,汉军将士押着他下去。
这一仗,抓的俘虏不少,不可能全部押来,只是选了数百人,在汉军的押解下,一一从景帝身前经过。个个低垂着头,昔日砍杀汉朝百姓的凶焰全然没有了。
等匈奴过完,献捷礼成。景帝一招手,过来杂役,把王座、王帐搬进未央宫去了。
“大汉万岁”。
百姓齐声欢呼。声浪直上云霄,浮云震裂。
献捷市虽完了,庆典并没有完。景帝一招手。春陀牵着赤电过来。赤电马在上次的雁门大战中给周阳缴获。送到长安,就成了景帝的坐骑。
对这匹马,景帝万分喜爱。
从春陀手里接过缰绳,景帝翻身上马。
接下来。该是检阅军队的时间。周阳这个统帅自然是要陪同的,飞身上了追风宝驹,策马来到景帝身后。停了下来。
李广、程不识他们全部上马,指挥汉军将士列阵。
汉军刮练有素,列阵很是迅速。只一会儿功夫,一阵庞大的军阵就出阵了,分列于驰道两厢,中间是一条通道,供景帝驰马。
,正
虽是在接受景帝这个最高统帅的检阅,汉军依然是人如龙,马如虎。气贯长虹,杀气腾腾,仿佛在上战场一般。
景帝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不住领首。
有此等猛士,何愁匈奴不破
第五章万户侯
情士们高昂着头,挺着胸。眼里闪着炽烈的战意,精神肿狐着景帝的检阅。
程不识策马而来,来到景帝面前,停了下来。在马上微微欠身。这是马上军礼:“北征将士列阵完毕。请皇上检阅”
景帝检阅军队时,向景帝禀报,也是无上荣耀,李广唱礼,这事就落到程不识身上了,这是周阳与一众将领商议的结果。
“将士们辛苦了”景帝一拍赤电宝马,缓缓从阵中驰过,大声慰劳。
“大汉万岁”汉军将士们高呼,算是对景帝慰劳的回答。
“汉军威武”冲天的战号。出自百姓之口。
在周阳、李广、程不识、周亚夫、冯敬、公孙贺、公孙建、秦无悔的陪同下,景帝一边慰营将士们,一边策马缓缓经过。
等到景帝驰过,检阅也就完成了。
汉朝虽然数十年给匈奴压着打。却没有忘记仇恨,一直想复仇。对军队很是重视,虽然汉朝采取的是防御战略,守得城池勿失即可。历代皇帝时不时就要去巡视长安附近的军营,细柳、消上去得最多。
汉文帝巡视细柳,发现周亚夫成为一段佳话。
可是,与如今的检阅根本没法比。以前检阅,那是为了打败匈奴而巡视。眼下,却是打败了匈奴的胜利之师,完全不同,景帝笑得鼻子眼睛作了一家人。
威武、雄壮、气势不凡,杀气腾腾。这是胜利之师的写照,远非景帝巡视过的莆上之军所能比,他能不欢喜么
昂起头,挺起胸,景帝一副扬眉吐气之慨,拉转马头,加快速度从军阵中驰过,来到宫门前,翻身下马,把马缰递给春陀,快步进了未央宫。再次登上城楼。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封赏,这是这次庆典的重要环节,依然振奋人心。
在万人期待中,景帝缓缓开口了:“匈奴横行,滋扰华夏,边关泣血,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联不得已而兴义师,赖天之幸,将士用命,长城大破匈奴,斩首四十余万,开一代雄风大汉创建以来,从未有如此大胜”
略一停顿,微微一扫城下,不管是百姓还是将士们,无不是凝神细听。大是满意。做皇帝,除了建功立业。就是掌控别人的生死,行赏罚事最乐了。
景帝做了这么多年的皇帝,赏罚不知道进行过多少回,就没有如今这般乐。平定七国之乱,升赏周亚夫、梁王、寰婴他们,景帝很快活。可是,和眼下比起来,没得比。这是对匈奴的大胜,数十年积累的愤怒、仇恨,化为无上喜悦,要不快活都不行。
,王珐比北
“赏功罚过,劝善之意,如此大胜,联不惜重赏”景帝的目光停在周阳身土,第一个要封赏的肯定是周阳,这没什么好说的。
问题是,会封周阳何等之赏呢谜底没有揭开之前,依然是人们最关心的事情。所有人的目光,再一次集中在周阳身上。
窦太后眼睛看不见,耳朵已经竖的老高了,她心里一个劲的想“会给周阳何等之赏呢”
许茹双妙目瞪得滚圆,紧张得都快晕过去,南宫公主不得不扶着她。作为母亲,周阳受赏,她很激动,很自豪,可是,在封赏到来之际,她又是紧张得快撑不住了。
“周阳将门虎子,少读兵书。深通韬略,不愤匈奴横行,仗剑从军。奋击边关”景帝一通好听的言辞下来,把周阳夸到天上去了。
“我有这么好吗”周阳自问一句。
以前那个周阳,自小没学好,吃喝玩乐,样样精通,斗鸡走狗,无不为,就是不读兵书,这和“少读兵书”挨不上边。
至于深通韬略,好象有点靠谱,周阳读过不少商战之书,和读兵书没什么两样。
仗剑从军,奋击边关之语,那是奉令而行,不去也得去。
匈奴横行,周阳不愤,景帝这么多赞赏之语中,就这句话最正确。
周亚夫一脸的得色,拈起了胡须。眼睛一睁一眯的,非常享受。景帝那是金口夸赞,从此以后。周阳以前的那些破事儿,谁敢提谁敢讥笑
经过景帝这么一说,周阳简直就是标标准准的“乖孩子”好得不能再好,一个,大义凛然,为国为朝廷的世家子弟就给刻划出来了。
“袭阿胡部营地,出谋败匈奴左谷蠢王,就是单于的御弟伊稚斜,于安陶”景帝生怕百姓不知左谷蠢王是哪一位,竟然解释了一句。
安陶之战,是汉军今年的第一个胜仗,早就传遍了天下。可是,知道这竟走出自周阳之手的人却不多。百姓一阵惊呼。
“大帅着武”
百姓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