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49(2 / 2)

不愧是圆滑之人,能说会道,景帝的眼睛眯到一起了,非常享受。

窦婴没有说假话,周阳做统帅。自己都没有想到,是景帝的气魄大。选中了他。周阳做统帅这事。朝中压力不就是寰太后也在反对。若不是景帝气魄够,换个皇帝。很可能虎头蛇尾。

对这事,景帝一想起来。还真有几分自得。不要说景帝,换作任何人,那也是人生最大的手笔之一了。

乍闻窦婴此言,景帝哪能不乐

周亚夫明白过来。忙道:“魏其侯说得是,这都是皇上圣明。臣代阳儿谢过皇上知遇之恩”。跪在的上。冲景帝叩头,很是恭敬。

“哈哈哈哈”景帝非常享受的接受了周亚夫的谢礼,这才道:“坐吧”

周亚夫和寞婴二人谢过,跪坐下来。

“说起周阳,你们欢喜,联也欢喜,他不负联之望”景帝的欢喜劲更甚三分,话锋一转:“可是,他却秀得联一颗心痒痒的,把捏不定。才把你们二位找来,一起商议商议。你们先看看

把面前的竹简递到周亚夫面前。

周亚夫接过一瞧,惊呀一声:“攻打河套”

把竹简递给簧婴,脸上兀自带着惊讶之色。汉军刚刚经历过大战。长城大战的余波还未平息,周阳又要大动干戈了,周亚夫能不惊吗

“啊”窦婴看过,也步了周亚夫的后尘,惊呼一声。

把二人吃惊的样儿看在眼里。景帝笑了二“你们惊讶,联也诧异。你们说,准还是不准”

“皇上,匈奴新败,河套必是无防,大汉若趁此进军,必成大事,一举拿下河套寰婴一向本着让周亚夫先说的准则,这次却是破例了。竟然抢着说了。

景帝微一点头,看着周亚夫:“周亚夫。你最是知兵,你说说。”

“这个”周亚夫微一沉吟,道:“皇上,河套之地与其块风水宝地,土肥水美草青,便于放牧,还不如把利剑。谁抓住了剑柄,就对谁有利。河套离长安不过七百余里,若是匈奴抓住了剑柄。那么,河套这把利剑就对准了大汉的都城长安,大汉无论如何不能容忍,这也是前朝出兵河套的原委所在。”

河套是一块风水宝地,正是因为如此。中国和匈奴才历经数百年争夺。

也正是因为河套的地位极为重要,这里成了中国与北方游牧民族争夺最为激烈的地方。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为争夺这块地方而死的人,没有一千万,也相差不远了。

记载于史册的为刃诚役就有不少。赵武灵王大破匈奴、蒙恬大破匈奴、卫略删液河套、李靖夜袭阴山、裴行俭大战黑山,哪一仗不是发生在这里

这只是见于史册的大战,那些没有载于史册的小战,不知道有多少。

周亚夫把河套比喻为一把利剑。非常形象。景帝和窦婴不住点头,赞成他的说法。

“若是大汉握住了剑柄,河套这把利剑就对准了匈奴的单于庭,匈奴也不会忍周亚夫接着剖析:“若臣所料不差,大汉此次出兵。必将引来匈奴的报复。尽管长城大战后,匈奴元气大伤,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可是,匈奴不会容许河套落入大汉之手,不等元气恢复,起兵争夺,是必然之事

“那是一定”。景帝很赞同这结论:“周阳选择的时机的确是一个。好时机,联接到他的奏章,忤然心动。可是,再一想,大汉能守得住吗即使守住了,要花费多大的代价把这些代价用来刮练骑兵,打造精锐,哪一个,方略对大汉更有利我们好好议议,要议透。”

如今的汉朝,可供选择的方略多了。要是在以前,只能守,根本就不可能有这么多可供选择的方略。这都是周阳打出来的。

景帝可供选择的方略多了,就得把每一个方略的利弊权衡清楚。

马上出兵河套。拿下河套不是问题,这点可以肯定。匈奴必然会来争夺,这一打起来,就是反反复复。历经数载不息。这一争夺起来。就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些,以汉朝的国力,都不是问题。

问题是,这会把汉朝的精力能牵制在河套。若是先不解决河套。集中精力幕打造精锐骑兵,转变国策,改变汉朝的军事战略,三五年后,汉朝的军事实力将会发生一个质的飞跃。到那时再来收复河套,会更加有利。

虽然汉朝今年胜了,大胜了,可是。国策、军事战略都还没有转变。还不适宜大战,这需要时间。只有把整个国家的策略改变。胜利才能持久,毕竟这是基础。

景帝做为皇帝,要把握全局。方方面面前要想好,采用最有利的方略。

“解决国策军略,是大汉的根本。若是陷于争夺河套,那就是得不偿失。”寰婴的欢喜劲头少了许多,变得稳重起来:“若是周阳统兵。即使匈奴要来争夺河套,也不会碍手。”

“那是周阳对匈奴很有办法。匈奴不可能碍手,正是因为如此,联才枰然心动景帝大是赞成这话:“可是,大汉没有骑兵,拿下河套之后,只能守,不能攻。就象这次长城大战一样,周阳手里的骑兵太少,只有一万,才没有全部占领长城。不解决骑兵,大汉只能在河套与匈奴争夺,不能奔袭匈奴的腹心之地。即使打败了匈奴,匈奴缓过劲。又来打,这就没完没了。”

骑兵这个短板,限制了汉朝的发展,这是谁也没办法的事情。若是汉朝现在出兵河套,一定会出现这种情况。

“要是不出兵吧,一块肥肉就在嘴边。只能看,不能吃,这不是要人命卿”景帝很是为难,不住抚额头,难以决断。

周亚夫沉吟不语,箕婴思索不已。他们和景帝一样难处,不好决断啊。

景帝率先打破沉默:“有人说过,要解决匈奴,就必须攻入漠北,打掉匈奴的巢,让匈奴永远不能再滋扰华夏。联以为,此言极是有理。联也准备如此做

“攻入漠北”周亚夫和窦婴吓了一大跳。

攻入漠北,从根本上解决匈奴问题,这的确是一个好办法,周亚夫和寰婴惊讶的不是这方略,而是这方略的难度。

漠北地处大漠深处,离汉境数千里。数千里外用兵,不要说在汉朝。就是在现代社会都是一大麻烦事。调兵、兵勤补给会很困难。更别说,匈奴还很强,要攻入漠北,就先得解决漠南,这就有得打了。

只有抢占了漠南,才能进攻漠北。这是何等之难,以秦始皇的雄材伟略都没有实现。

“怎么你们怕了”把二人震惊的样儿看在眼里,景帝一笑:“匈奴与华夏打了数百年,总是滋扰不绝,就是因为有漠北在。匈奴即使在漠南吃了亏,还可以逃到漠北休养生息。一旦兵强马壮,就会再来打华夏。赵武灵王大破匈奴后,匈奴北遁蒙恬大破匈奴。匈奴北遁,哪一次不是逃到漠北去舔好伤口只有拿下漠北,让匈奴无处可逃。华夏才有安宁联以为,这人的看法非常有理,虽然困难大了些,以大汉的国力能做到”

在当时就有人提出这样的构想。只有两个字能形容这人,这两个字就是“疯子。”

周亚夫问道:“皇上,这是谁的方略。

这话正是寰婴要问的,一双眼睛打量着景帝,期待景帝的回答。

“一代才智之士”景帝却没有回答。反倒是大加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