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44(2 / 2)

“对就是你害的”左大将跟着吼起来:“你五万大军若是压上来,汉军已疲,不是你的对手。”

“你打败了汉军,我们就能前后夹击,反败为胜”右大都尉瞪着左贤王。

“你们都败了,我压上来有什么用那是蠢”左贤王为自己辩解。

“上次。左大都尉给汉军歼灭,你不去救,这次,你又不赶来。你就胆”右谷蠢王指责起来。

左贤王在左大都尉激战时,若是扑上去,周阳不得不用弩阵对付他。那么,汉军的弩阵早就暴露出来了。军臣单于就不会如此布阵,也许不会有今日这般惨败。

可是,左贤王就惨了,他能不能活命都是问题。对此事,左贤王一直以为自己做得不错,能料敌机先,没有去送死。

“我要是不撤,五万大军就会损失光。能有这么多勇士回来么”左贤王接着辩解。

一众大臣你一言,我一语的争吵不休。左贤王成了众矢之的,给一众大臣指责谩骂。

左贤王退到河套后,立即赶来龙城,与伊稚斜他们汇合,原本想他保全了四万多军队,应该被表扬。没想到,却是千夫所指,大是郁闷。

“够了都闭嘴”伊稚斜皱着一双眉头倾听,越听越不象话,他们是越吵越激烈,再不制止的话,说不定会打起来。

伊稚斜很有威望,他一说话。右贤王他们只好闭嘴,兀自不解恨的瞪着左贤王。左贤王终于解脱出来了,抹着额头上的冷汗,回瞪起来。

“如今,大匈奴惨败,不是查究谁对谁错的时候。”伊稚斜清冷的声音响起:“左贤王没有北上,而是撤向河套,是对的。他若是北上。无异于送死。

送死能换到些东西,那也无妨。可是,即使他死了,也是白死,什么也不能换到。他撤往河套,保住大匈奴的勇士,是明智的决定。”

送死,有时是必须,只要能换到满意的结果。要是换不到,那就是蠢

“谢左谷蠢王”左贤王长出一口气。

“左贤王,你任由左大都尉给周阳歼灭,而不扑上去,实为大匈奴之羞,若不是大单于仁厚,你早就该喂烈大了。”伊稚斜的语气突转严厉。

这事军臣单于已经处置过了。断了他一膀。

“汉人可恶可恨,更可帐。”伊稚斜的语气转为平静:“可是,汉人也有许多可贵之处,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汉人说的蛇无头不行,鸟无头不集,就是一句不错的话。大单于下落不明,无人发号施令,你们都在,商议一番,推举一人做大单于,收拾局面。”

“推举单于”

一众大臣忤然心动。

按照匈奴的风俗,单于之位的继承由上一代单于指定,相当于汉朝立太子。军臣单于没有指定继承人。而军臣单于下落不明,就得由匈奴大臣推举一位单于。

众人的目光落在左贤王身上,随后又移开了。

匈奴称贤为“屠者”往往以太子为左贤王。军臣单于没有立太子。是以才有如今的左贤王。若是军臣单于立有太子,他就得让位。

正是因为军臣卓于没有立太子。左贤王就是最尊之人,若立单于。他是当仁不让的。

可是,左贤王两次不战而退。让一众大臣对他很是恼火,谁也不服他。他就是当上了单于,也没人鸟他。

当众人的目光集中在自己身上时,左贤王心头狂跳,差点蹦起来。左贤王仅次于单于,可是,权力差别就是天差地远。若是能更进一步。当上单于,那是何等的美妙。

众人的目光移开,他一颗心直往下沉,哪会就此罢休:“本贤王身为左贤王,位最尊,理应做单于。”

“大匈奴的单于必是大匈奴的勇士,你两次不战而退,有你这样的勇士吗你不配做单于”右贤王驳斥了左贤王后,马上为自己吹嘘:“本贤王位尊,勇于作战,没丢大匈奴的脸,本贤王才最适合做大单于”

左贤王胆怯,这让群臣不满,他不可能做单于。那么,论地位,就是右贤王了,众人的目光集中到右贤王身上。

比。,眺正

右贤王自得的挺起了胸膛,满面红光。

然而,就在他自得之际,众人的目光移开了,落在另一人身上。

第九十九章伊稚斜做单于

汉人目米落在伊稚斜身卜,没有再移开六

伊稚斜胆识过人,才智不凡。精通兵略,极有威望,一众大臣对他很是服气。匈奴这次南下,伊稚斜也吃过败仗,可是,他的败仗与别人不同,他总是能挽救些东西,不象右贤王他们一败涂地。

汉军在周阳的率领下,向长城开进时,伊稚斜去偷袭,中了周阳之计。差点给围歼正是他处置果断,只损失了一半军队,没有全部损失。

李广先一步到达长城,伊稚斜晚了一步,若是换作别人,一定束手无策,而伊稚斜竟然神奇的占领了一小段长城。正是因为他占领了这一小半长城,才给匈奴留了一条生路,这些大臣才逃出来。

他的才能为众认可,其胆色更是让他们佩服。

再说出身,伊稚斜是匈奴上代单于老上单于之子,军臣单于之弟,地位极尊,出身高贵,这也不是问题。

唯一的问题就是,他的地位不如左贤王和右贤王。可是,左贤王胆小不敢战,不能服众,排除掉了。右贤王虽然敢战,却是一败再败。没有挽救到任何东西,众人对他也不怎么服气。

地位最尊的左贤王和右贤王排除了。自然而然的就轮到他了。

“我愿拥戴左谷蠢王做单于。”若侯产率先表态。走到伊稚斜身边。抓住伊稚斜的衣裾。

左大将、右大都尉走到伊稚斜身边,抓住伊稚斜的衣裾,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一众大臣一个接一个的过去,抓住衣裾。

只剩下左贤王和右贤王二人了。二人的地位比伊稚斜地位高,他侥最有资格做单于,可是,一众大臣不服气,二人心中之郁闷可想而知了。

处此之情,若是不拥戴伊稚斜做草于的话,对他们没有好处,二人只好忍着不爽,来到伊稚斜面前,跪叩头道:“见过大单于”

“见过大单于”若侯产他们跪。行参见大礼。

伊稚斜正式做起了单于。

他做单于没有登基典市,没有前呼后拥。没有载歌载舞,有的只是无尽的凄凉。而且。他还是在冰天雪地里做起了单于。

好冒顿单于的墓前,若是在荒郊野外,那就更加不成体统了。

在汉朝,皇帝的登基大典极其隆重。要欢庆数日。在匈奴,其隆重程度虽不如汉朝,也不会草率。会召集一众大臣、部落王欢庆。

匈奴大臣不足十人,这就是伊稚斜的臣子。匈奴单于登基,什么时间如此凄凉过即使是冒顿单于杀父自立,那也是前呼后拥,载歌载舞数日不绝。

如此凄凉的登基,在匈奴历史上有没有过,因为匈奴没有文字记载。不得而知。即使有的话,也是不多,也不会有伊稚斜登基这般凄惨。

每一任单于登基,都会得到信物。单于王座、王帐、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