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话间,汉军开进不少,可以看清了,窦婴难以置信的瞪大眼睛:“让步兵骑马弩兵也骑马弩呢把弩拆了”
步兵和骑兵区别非常明显,一眼就能看出来。而此时开来的步兵,比起平时多了一匹战马,虽然骑术不是太好,却也不会掉下来。
让步兵骑马,在汉朝历史上不是没有过,而是很少。更别说,还是这么多的步兵骑马了,要窦婴不惊奇都不行。
更让他惊奇的是,弩给汉军拆了,放在马背上驮着。
窦婴原本早就可以回长安了,只是周阳的军令太让人惊奇,他想一窥究竟,这才留下来。没想到的是,他是越看越糊涂,不住摸额头。
“叫他们下马”
周阳传下将令,令旗挥动。
行进中的汉军停了下来,飞身下马,步兵成列。弩兵把放在马背上的弩取了下来,排着整齐的队列。
汉军成阵很迅速,只一会儿功夫就阵势列成。这可是数万汉军,人数众多,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列成阵势,非常难得,李广他们大是惊讶,周阳治军很有一手。
周阳右手一挥,令旗展动,汉军又开始前进了。这一次,除了骑兵,步兵和弩兵的战马留在原地,有汉军兵士照看。步兵和弩兵,徒步前进,来到树林边上停了下来。
“布阵”
周阳又传下将令,令旗展动。
弩兵数人一组,开始组装弩。他们配合得很好,手法熟练,很明显,这弩他们拆卸、组装练过很多次了。没多久功夫,一架架弩就出现了。
汉承秦制,汉弩也继承了秦弩的特点。秦弩最大的优点不是射程远,劲力强,杀伤力惊人,而是秦弩都是“标准化”生产的,秦弩部件可以互换。在战场上,要是一架弩的弩机坏了,可以把另一架弩的弩机拆过来组装上。
还有一个特点,秦弩很方便拆卸,秦军中有大量的马匹,可以方便运输,这大大的加强了秦军的机动性,是以秦军以神速著称。
汉弩把这些优点继承下来了,拆卸、组装非常方便。
从横向计,每十架弩为一组,组与组之间留出一定的空间,有两列步兵站在里面,他们的责任就是守护弩,防止敌人近攻。
弩是远程杀伤利器,一旦给敌人攻到近前,那就发挥不出威力,只有给屠杀的份,是以,用步兵掩护是必不可少的。每组之间有两队步兵,不论敌人是从正面杀来,还是从背后杀来,都能快速迎敌。
从纵向看,一共四排,第一列是威力最大的大黄弩,射程可达四百米。第二列是擘张弩,射程可达三百米。第三列是瘦弩,射程在两百米左右。第四列是夹弩,射程在一百五十米左右。在夹弩后面,就是弓箭手。
弓箭手后面,还有一排步兵,担任护卫。
从山岗上望去,看得特别清楚,这是数千架弩,组成一个巨在的弩阵。弩阵的两翼,各有一队骑兵护卫,要是敌人想从左右包抄弩阵,就会遭到骑兵的迎头痛击。
在弩阵的背后,还有三队骑兵,分为左中右列阵。这三队骑兵是最精锐的建章军,他们人如龙,马如虎,气势如虹。这是总预备队,哪里有需要,就会扑向哪里。
望着占地数里方圆的弩阵,李广、程不识、窦婴、冯敬,他们的嘴巴张得圆乎乎的。如此巨大的弩阵,汉朝还没有使用过,这是汉朝历史上的第一次。
一种全新的战术,已经出现
李广、程不识、窦婴、冯敬他们激动难已,眼里闪着炽热的光芒,双手紧握成拳,身子微微颤抖
如此之多的弩集中使用,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毁灭,毁灭一切与之相抗的敌人不要说匈奴,就是匈奴信奉的神祗昆仑神,在如此之多的强弩面前,也会招架不住
第三十七章天崩地裂
“呼呼”
李广他们激动难已,胸口急剧起伏,喘息不定。
公孙贺和公孙建他们参与弩阵训练,早就激动过了。可是,再次见到时,仍是脸上泛着红光,双手紧握。
“大帅,你真是了得竟然想出这等妙法有此弩阵在手,何惧匈奴”李广振奋异常,这是他这辈子最振奋的时刻了。
程不识没有说话,狠狠的挥了挥拳头。想想当初,周阳下令,要他们交出弩的时候,自己还不愿意,那是何等的短视,让人羞愧啊
“大汉骑兵少,却多弩,弩要多少有多少。而匈奴,却没有弩,他们的弩是掳掠所得,用了之后,没法补充。有此弩阵,匈奴的骑兵又有何惧呢”窦婴拈着胡须,笑呵呵的,脸上泛着异样光辉,仿佛年轻了二十岁。
汉朝在边关上的弩不少,象雁门、代郡、定襄、云中这些大郡,就有数百架之多。即使障城堠堡,也要配备少量的弩。
若算总量的话,汉军在边关上的弩有数千架,可是,却分散在上千里战线上,威力大减。当然,这是汉军奉行了数十年的防御战略所致。
把弩集中起来使用,这是一个很好的点子。一想就能明白,可是,数十年来,汉军就没有用过,又不得不服周阳的奇思妙想。
周阳为何能想到这点呢那是因为周阳可不想打防御战,而是想给匈奴痛击。要是打防御战的话,那就是兵连祸结,数年兵灾,消耗大,收效微,这种事,干不得,太不划算。
要痛击匈奴,有骑兵当然是好。可是,骑兵不可能速成,虽然缴获了不少马匹,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训练出一支能征善战的骑兵。
那么,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把弩集中起来,布成弩阵。弩,是中国古代独步世界的利器,成千上万架集中起来使用,具有毁天灭地的威力。
“大帅,快下令吧我想看看威力究竟有多大”李广心急之人,脖子伸得老长,眼睛瞪圆,盯着山下的弩阵。
数千架弩集中使用,那威力肯定大得让人难以想象,可是,还是亲眼过瘾。李广这话,正是程不识、窦婴他们所想,无不是附和。
“大黄弩,准备”
周阳下令,传令兵展动令旗,大黄弩开始准备。
大黄弩是汉朝最著名的强弩,射程远、杀伤力惊人,可是,对兵士的要求极高,必须是身材高大健壮的人才能使用。
一个个身材异常高大的兵士七手八脚的忙活起来,开始拉弓装箭矢。大黄弩的箭矢很惊人,酒杯粗细,近丈长,全用精钢打造而成,亮闪闪,箭尖更象毒蛇,欲吞人噬骨一般。
大黄弩有几条矢道,主矢道在正中,两边各有数道副矢道,其箭矢长度依次递减。
装上箭矢后的大黄弩,巨大的弩臂弯曲,好象一只只蓄势待发的远古凶兽,让人紧张、激动、期盼。
“射”
周阳一声令,令旗展动之下,弩机声响成一片。大黄弩的弩机发动,声音很大,上千架大黄弩一齐发威,那声音比起炸雷丝毫不逊色,震得人耳膜隐隐生疼,就连旁边的人说话都听不清。
“咻咻”
数千枝弩矢划过长空,带起的声音尖锐刺耳,丝毫不比现代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