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先贤时代会最终破灭,变成群雄割据的局面,直到太祖陛下才终于一统这些儒生真的是飘飘然都不知道现实是什么了。”
临溪王听得秦战天的评论,略微侧过身,又道:“若要按照他的大道,就是要广开言路,广开言路,说白了,不就是给儒生和天下士子,更多参政议政的机会吗而且他还要求人君顺从民意,也就是不仅开了言路,还要听这不就是要儒生把持朝政吗”
“呵”秦战天听得临溪王的话,冷声道:“要一群可能连血都没见过的儒生去研究军国大事,那将我们兵家置于何地,我圣天王朝百万带甲雄师面目何在”他转念想了一下,轻轻拍了一下手,又开口道:“原来是这个意思呵呵,王爷,这说不定是儒门亚圣给陛下的回信呢。”
“哦回信”临溪王听得秦战天的话,不禁微微一愣,显然,他没有想到跟秦战天的聊天里,竟然可以突然提到当今的武烈陛下,在以前,这个话题一直都是两人之间交谈的禁区,这一次竟是被秦战天主动提及了,这在临溪王看好,无疑是一个好的征兆。
“不错”秦战天点点头回答道:“前段时间,陛下曾经让在下设法带话给儒门亚圣,警告他不要指示儒生干政,如此看来,这篇社稷论倒是像极了这位儒门亚圣给陛下的回信啊这社稷论中明说人君应该广开言路,并要听从民意,不就是要陛下默许儒生干政吗”
“呵呵,这一点本王倒是没看出来”临溪王听得秦战天的分析,不禁淡淡一笑说道:“战天,还是你眼光比较独到不过,本王倒是斗胆想知道一个事情,战天你可否告诉本王呢”
秦战天听得临溪王这一句话,略微停顿了霎那,点了点头回答道:“王爷,只要不伤大局,秦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呵呵,战天你言重了。”临溪王一边说着,一边顺手拿起放在旁边自己桌案上的山水折扇,“嚯”地一声舒展开来,在身前扇了扇说道:“本王只是想要知道,陛下,对于这儒门的圣贤书院,态度究竟是如何的”
“呵呵态度如何”秦战天一边笑了笑,一边眼珠微微一转,想了一下说道:“陛下对于儒生干政,深恶痛绝,但怎奈积弊已深,尾大不掉,颇有一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呐”
“嗯”临溪王似乎是预料到了武烈陛下的态度,毕竟这一任儒门亚圣与朝廷不和,几乎是全天下的人都知道的事情,从他就任亚圣之初,只接受朝廷册封的“亚圣”名号,而不依照惯例接受从一品的官职都可以看出来了。但是临溪王随即问了另外一个更加敏感的人:“那么太子对儒门的态度如何呢”
太子这个可以说是与临溪王交谈之中禁忌的禁忌,此番竟是被临溪王自己给提出来了。
现在几乎整个圣天王朝的人都知道了,太子殿下要成功继位,最大的对手,不是别人,就是他的亲叔叔,武烈陛下的弟弟,军功卓著的临溪王,而临溪王最大的对手,也就是,那个身处东宫的,年方弱冠的年轻太子
就是那个指点江山,跟武烈陛下说:“天下武将,除兰陵侯与兵戈侯外,皆是土鸡瓦狗”的轻狂少年,也是那个数年之内,拜兰陵侯之子为太子太傅,已有门客三千的东宫之主,也是以后最有可能执掌整个圣天王朝的人
此时临溪王竟是一下子提到了太子,还真的让秦战天感觉到懵了。
在短暂的迟疑之后,秦战天依旧是一五一十地回答道:“太子毕竟还是太嫩了一些,缺少看清儒家本质的一些见识和阅历,而且太子的几位启蒙老师,其中一位还是儒门圣贤书院的贤者,实在是难以对儒家有什么厌恶的举动,甚至我都感觉他可能还存了要利用儒门力量的心思在里面唉”
“战天缘何叹气啊”临溪王眯了眯眼睛问道。
“陛下这般铁腕,尚且奈何不了这一群儒生,若是以后还得了儒臣步步向上,而凭借军功杀伐而成的武将地位步步低下”秦战天此时似是感伤身世一般,闵声说道:“长此以往,还有何人会来习武会来参军,会来投效沙场人人吟风弄月,舞文弄墨,一朝有变,何以保家,何以卫国有一件事,王爷您应该有印象”
“嗯”临溪王听得秦战天的话,不禁抬起眼来,侧耳听道。
421
第422节诛心之罪
“当年极北寒地邪魂教大举入侵,将教众三百万犯境,王爷与在下将禁军十万驰援北疆,配合当地守备三十万人坚守海山关当时严冬少食,我等原本以为贼兵甚众,粮秣将尽,很快就将退去,谁知那邪魂教教众竟是以战死者之尸首为食,甚至在战阵之上,两军混战,乘隙击伤我军将士后就撕扯伤口,甚至生食我军将士,使得我军几乎人人自危,士气大挫您可记得此事”
提到当年的冰原一战,临溪王竟是眼角一皱,似乎是想起了那一段带着血腥的岁月,不禁长声道:“本王记得,当年与你我同赴海山关的十万禁军,回来的只有半数不到,各个带伤,端的是惨烈无比,若不是你当时急中生智,约战那邪魂教之副教主,设计擒杀了此獠,怕是十万禁军将士,要尽墨于海山关内了。。”
“王爷”秦战天垂首,语气痛惜道:“这些儒生总以为教化可以教化天下之人,可这邪魂教众这般的敌人,难道也是礼乐教化得了的吗也是可以弃戈卸甲,以仁义相待的吗若是任这种思想滋生蔓延,青年不思习武强身强国,却文弱不堪,这岂不是自毁长城吗”
“唉。”听得秦战天这一番长述,临溪王也是叹息一声,拍了拍秦战天的肩膀说道:“战天所忧,亦是本王所忧儒门之祸,旷日持久,弥久历炽,越拖下去,越难对付啊”
“是啊,王爷。”秦战天也是附和了一声道,可就在这时,临溪王突然转过脸来,说了一句话。
泰山崩于前,不变色,万兵陈于前,自谈笑的兵戈侯秦战天,竟是被这这一句话给惊住了。
呆若木鸡,面如土色
“王王爷,古人言,祸从口出,此乃诛灭九族之大祸,还请您慎言慎言,战天近日耳背,什么都不曾听见”
谁知说话的临溪王竟是颜色不变,脸上的表情更是云淡风轻一般,仿佛刚才说的只是一句微不足道的话一般:“战天,本王所说并非戏言,如果本王得登九五至尊之位,定当定当铲除儒门之祸,一扫这朝堂之上的羸弱之风”
“王爷,还请您慎言。”秦战天此时已是离席跪了下去,轻声道:“战天今日不胜酒力,还请先前告退。”
“战天”临溪王哪里会容得秦战天走得了,不禁上前一步,蹲下来就拽住了他的衣袖说道:“你可想好了,太子对儒门这般软弱,甚至存了要利用儒门的心思,就算你助他一臂之力,日后还不是要被儒门算计,落一个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
“王爷,您醉了”秦战天依旧不抬头,沉声道:“在下并没有明确表态支持任何一方,您醉了。”
“不曾,本王何曾醉了”临溪王一边说着,一边抖动衣袖,大声说道:“本王就是知道,那小子一直想要拉拢你,而我哥哥也是希望你帮助那小子,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