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234(2 / 2)

这一下子三个童生才知道说曹操,曹操到了,这面前的,罩着面纱的师姐,竟然就是这位薛颖师兄口中所说的功业司里最得罪不了的龙印师姐

“薛颖师弟客气了。”那龙印也是堪堪拱手回礼道:“小生之前听说师弟负责送出去九十九本亚圣所著社稷论的拓本给门外的贫寒士子,可有此事”

“啊”这一下薛颖可真是脑门冒汗了,但是他哪里敢隐瞒,连声道:“确有此事,确有此事。”

“师弟你何必这么紧张啊。”龙印一边说着,一边轻声道:“小生只是琢磨着,亚圣所著社稷论精妙绝伦,夏季学祭之上,小生虽然听过一遍,却不曾领会,想向师弟借机讨一本来参阅一番,不知可有多余的拓本吗”

我的姑奶奶啊,你难道不知道外面一千节台阶上,跪了至少万把号人吗九十九本社稷论拓本出去,你认为还能剩下一本回来

418

第419节一朝策论乱云京

但是薛颖毕竟会钻营,竟是眼珠一转,马上满脸堆笑,陪着脸道:“龙印师姐,那九十九本社稷论拓本都已经被士子被哄抢一空了,改天在下额外加印几本,给师姐亲自送到功业司去,可好”

听到隔着面纱的龙印轻哼了一声,薛颖立刻就知道事情不妙,急忙一个顺手从衣袋里取出几枚整银递了上去,点头哈腰道:“师姐,这是外面的儒生,孝敬书院的银子,本来是准备送到功业司去的,正好遇到您了,还请您笑纳。”

谁知那隔着面纱的龙印轻声道:“既是儒生奉献给书院的银子,小生又怎么不好擅拿你替他们送到功业司去便是了,倒还可以为你们加一些功业点,虽说捐银子远没有捐一些东西来得划算,但总聊胜于无。”

“送到龙印师姐手里,不就是等于送到功业司了吗”薛颖谄笑道。

“唉,既然如此,若是执意推辞,反倒是小生不近人情了。”说着龙印也是伸出手来,将那一包银子在手中一晃就消失了,显然是收进了须弥空间之中去了。

看到龙印收了银子,薛颖一颗悬着的心好算是落了地。

“改日还要到拓印司去麻烦师弟的。”龙印隔着面纱淡淡一笑说道:“记得社稷论的拓本要为小生留一本啊”

“一定一定,请师姐放心。”薛颖一边点头一边目送着龙印走远了,方才一抹头上的汗珠,回过神来对旁边几个童生正色道:“好了好了,一会遇到龙印师姐的事情,最好都给忘了。别跟其他人提,知道吗”

“师兄,这又是为什么”旁边一个童生不解道。

“你难道到处去告诉别人,我给师姐送了一百两银子吗”薛颖狠狠瞪了那童生一眼说道:“难道你们没发现,你们在千秋功业册上辛辛苦苦赚的功业点,经常到功业司兑换的时候都换不到什么实用的东西吗还有,很多风险小,收益高的任务,比方说外出授学这样的事情,你们一次都没接到过吗”

“是啊,师兄。”。”旁边一个童生立刻感同身受,点头道:“我一次盯着千秋功业册十几天,都没有出现外出授学这样好的任务啊,危险系数才半个八卦,收益居然是一个半的功业点啊这是”

“这是为什么对不对”薛颖眼睛一瞥,沉声道:“看看你们左手袋里装的是什么,你们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这几个童生左手揣的是什么当然是刚才“卖书”得的银子啊

“哦哦”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

“听师兄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几个童生顿时会意,千恩万谢地走了。

那薛颖则是托着下巴想了一会,自言自语道:“嗯,这件事情光封这个童生的嘴还不够,律法司一定要打点好,婉君师姐的礼物,也还要准备一下,送银子太俗气”他一边琢磨着,一边又说道:“听说婉君师姐最近比较喜欢瑶琴,不如去功业司看看,花去些功业点,再花点银子,能不能换一把上等的瑶琴送过去嗯,好,就这么干”

然而,与此同时,圣贤书院外面,确切地说,整个云京城,都已经疯了

几乎所有云京城的人,上至达官贵人,皇亲国戚,下到贩夫走卒,戏子窑姐,都知道了,万名儒生跪在圣贤书院前的千级台阶上,跪等亚圣新作社稷论拓本的事情,而且亚圣也只是派人送出来九十九本社稷论拓本而已。

一时间,整个云京城里的读书人,无论是贫寒秀才,还是已经成为朝廷大元的儒门高官都争相想要一睹社稷论这一本奇人了,就算是普通老百姓也是好奇得很,不知道这亚圣老夫子又说了一些什么,以至于引得万民儒生隔夜跪在圣贤书院的门前求教。

虽然历次学宫大祭的时候,都会有士子跪在圣贤书院前的千级台阶上,但是没有哪一次,有人数这么多的而且之前跪在那的人,都是妄想可以被圣贤书院中的什么高人看中,破格进入圣贤书院的,这一次,却只不过是为了求亚圣社稷论的一卷拓本而已

可是拓本总共也就九十九本,哪里够全云京城的人传阅于是手抄本也就成为了无数人的最佳选择于是一本字迹清秀工整的手抄本社稷论,竟就已经被炒到了白银五十两一本了,至于只有九十九本的社稷论拓本,更是价格离谱到黄金百两也求不到一本,几乎有市无价的地步,有的儒生即便出价千金也是抵死不肯出售,甚至还闹出过人命来。

由于手抄本的价格昂贵,甚至有书行得到一本拓本甚至是手抄本之后,竟是雇了无数书生彻夜抄写,赶制手抄本以牟取高利,一时间其他书行见状,纷纷效仿,云京城内纸张竟是一时售罄,各大书行面临无纸可抄的尴尬境地,有的远道从京畿一带调运,有的则不惜重价收购私人和其他小店铺里的纸张。

其时,云京街头巷尾有民谣笑曰:“亚圣文采惊天地,一封策论乱云京。三千士子齐誊笔,只嫌京都纸砚尽。”前半句赞的是亚圣社稷论文采斐然,后半句却是嘲讽无良书商,大肆命人誊抄,惹得云京纸贵的糗事了。

据后来的史策方物志儒门记载,“时武烈四十四年初夏,亚圣于圣贤书院夏季学祭中教化天下士子之精英,既而吟念所做之社稷论,士子三千皆匍匐受教,万名慕道士子济济书院门外,跪求拓本为教,亚圣赐拓本九十九卷,一时云京风靡,贤士大夫,贩夫走卒,人争而睹之,传抄无数,云京之纸一时竟罄。”

贫寒之士,以一睹为荣,中贤之臣,以持手抄一本为珍,达官贵人,亦以藏一拓本而沾沾自喜。亚圣的这一篇社稷论在云京城各界的风靡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也许亚圣是早有预谋,也许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

正是这一篇圣贤书院儒门亚圣的社稷论彻底搅乱了天下风云,更是让云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