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356(2 / 2)

张黎只是皱了皱眉头,道:“冰天雪地你要奔袭”

操典中规定参、训、军法等非战斗的人员可以骑马,但是在坦克司,还有一项刘老四留下的传统:官兵一体。

刘老四坚信军官不该骑在马上鞭策战士,起码应该跟他们一起跑。这种朴素的平等思想,并不会妨碍他的威信,反倒让战士们更加卖命。所以坦克司的非战斗人员如果不是身体太弱,大多会跟着一起奔袭行军,马匹是用来给伤病员和随身辎重的。

“那你留下看校场,这里每天还有热水呢。”王翊顶了回去,转身出去的时候已经听到了各局、旗队的集合哨,速度快的人已经从营房往校场跑了。

张黎与王翊这些日子相处下来早就摸透了对方的脾气,也不着恼,回身去处理自己的工作了。如果要奔袭辽阳,还要与本部的另一个司做好配合,人家可没有动辄奔袭拉练的习惯,恐怕跟不上。

而且那个司很不凑巧,正是之前唐河之战驰援王翊的那位把总。他当时带了一门十七改营属火炮,又因为迷路而来得晚了,但不管怎么说,唐河之战他也是立功了,因此调入第一营的第一千总部,与升职后的王翊搭档。

按照戚继光当初的军制设计,一个千总部有左右两个司,本就是有所偏重。一个主力,一个助攻。虽然没有成文,但人们总是有这种惯性思维。坦克司是全军的明星,所以蒋俊自然就是辅助的那位。

让蒋俊尴尬的是,每回协同作战,王翊总会提醒他:“这回别带炮啊。”或者是“千万别迷路啊”开始他只以为王翊少年心性,有意揭他的短,后来才知道这个看似没心没肺的军中新星,是真的很介怀战死沙场的同袍。

这无疑让蒋俊对自己的驰援不力深感内疚,在王翊面前越发“做得小”了。

“王把总。”蒋俊到了校场,见王翊已经准备誓师出发了。

“蒋把总,本部由我统一指挥的军令拿到了么”王翊问道。

蒋俊仿佛被一阵寒风吹过,立正道:“本部二司把总蒋俊报道”

“稍息,”王翊道,“令你部携带三天给养,强行军跟随我部攻打辽阳,为我师主力先锋。”

“卑职明白”蒋俊行了礼,连忙转身而去,将本司人马带过来。

在千总部这个层面上还没有誓师大会的资格,王翊站在校场将台上,听着冷风在耳边呼呼咆哮,场中军旗猎猎做声。他知道自己说的每一个字都会被狂风吞没,索性一言不发,从旗手手中取过了坦克司的军旗。

鲜红色的旗面上用金丝线绣着一头张口露牙的猛虎,猛虎背上生出一双肉翅,这便是整个大明唯一一面特赐的军旗。

这面双翼飞虎旗,就是刘老四的骄傲,是每个坦克司成员的骄傲。

王翊高挚军旗,盯着校场中的战士。

终于,他内心中熊熊燃烧的战意为同袍所感,数百个声音汇成一句口号:“我武惟扬取彼凶残”

“我武惟扬”

“取彼凶残”

王翊一手持旗,一手拔出战刀,遥遥一劈,嘶声吼道:“辽阳”

“辽阳”

“辽阳”

“辽阳”

呼喝声中,各旗队长带队跑步,出了校场,直接朝北方跑去。

蒋俊心中有些发毛,他也曾以坦克司的奔袭标准拉练过自己的部属。虽然能够跑下来,但最多也只能奔袭百里,而且等跑完之后却已经无力再战了。

作为老侍卫出身的军官,他知道刘老四的事迹,也知道这支人马最初攻克土寨,迂回闯军侧翼的行动,看起来并不困难,但要复制却是千难万难。

“这是怎么练出来的”蒋俊想想就觉得小肚子发酸。

崇祯二十一年十二月初九日正午,近卫第一军第一师拔营出发。虎贲报访员对此的描述用了“火速”两字,但没有敢用“神速”。因为他听说,第一师旗下的坦克司,昨日傍晚出发,披星戴月,此时已经越过海州城了。

事实证明,只要跟着比你跑得快的人跑,自己的速度也会不自觉地上去。蒋俊的第二司在彻夜奔袭之后,终于在集结点追上了坦克司。不同的是坦克司正要出发,而他们还要在此休整一个时辰。

“看,不带炮不迷路是不是就快了很多”王翊上前拍了拍已经跑得散架的蒋俊。

蒋俊弯着腰,拼命咽着口中涌出的唾液,整张脸都挤在了一起,好不容易才说出一句整话:“我这、这都跑散了怎么打”

“集结,然后跟上来。”王翊道:“现在天亮了,我们在大路行军很可能被东虏发现,所以你们得加快速度,保持阵型,别被人抓了舌头。”

“我、我知道。”蒋俊总算直起腰,道:“我们也是近卫第一军,死都不会让东虏抓活口的。”

“休整好了就继续跑。”王翊大笑一声:“跑过这个累劲,感觉还挺舒服的呢。”

蒋俊苦笑一声,道:“我们会努力追上来的。”

说话间,又有两个旗队一前一后追了上来,体能好的还搀扶着已经跑不动的战友。在严格的操练之下,就算阵型乱了,旗队一级的编制也不会彻底散乱。

s:求推荐票,求月票

五八四裹尸马革英雄事5

“主子,有一支明军从我军侧翼奔袭而来,大约千人上下。”武拜进了多尔衮的大帐,看到多尔衮脸色苍白的半躺在软椅上,裹了好多层裘皮,人却还冷得几乎在打哆嗦。这是因为帐篷里没有生火,只比外面好出一线,真个是滴水成冰的环境。

“主子,多少放盆炭火吧”武拜试探性地问道。

多尔衮强撑着坐了起来,摇头道:“受不了那个味儿,宁可裹厚些。你刚说什么有支明军到了咱们侧翼”

“是,在大军东侧。”

“千人上下是骑兵么”

“是步甲。”武拜道。

多尔衮趴在桌案上,低头看着地图,鼻子几乎都要贴在上面了,良久方才扶着额头道:“明军主将也是良将之属,不该出此庸手啊。”

这支明军远离本阵,距离清军左翼营垒只有二十余里,只要清军派出一支偏师,就能将其截杀,而对阵的明军却无从救援。

“是诱饵么”多尔衮谨慎道。

“对阵的明军并不见有何动静。”武拜答道。

“梁房口还有一支明军,”多尔衮的目光落到了地图的边沿,“多半是他们的先锋。那支明军也有上万人马,若是真从东面打过来,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