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眼下呢,一部分灶户起来造反了,另一部分灶户虽然没有一起跟随,但是他们在出售食盐的时候,也有了倾向。
给大盐商的还是以往的食盐,混着泥土沙子,而真正优质的食盐,都落到了王文显这些人的手里。
当然,想要好的食盐可以,加价就是了。
可一旦加了价钱,盐价又要涨上去
让你左右为难,吃不下吐不出,如鲠在喉,别提多难受了。
正是典型的唐氏作风。
王文显曾经提议,联合所有灶户,一起停止供应食盐。被唐毅给禁止了,一来灶户太多,没法形成一个拳头,二来也不能一下子就把大盐商给逼上绝路,鱼死网破。
唐毅采取了掺沙子的做法,没有跳出来的灶户也有自己的算盘。他们不想和大盐商撕破脸皮,但是同伴们要真是打赢了,他们也能跟着喝汤。
因此这些人顺理成章,把好的食盐给了同伴,充当起了提供弹药的后勤角色。
真是处心积虑啊
王履太总算是领教了唐毅的厉害,难怪王崇古他们都对这小子忌惮无比,他下手可真黑啊
不过你也别太小看了我们,王履太思索了再三,叫手下人,给他备了马车,直接去找鄢懋卿。
他们足足谈了一整夜,从第二天开始,两淮盐运司下属的官方灶户,开足马力,全力生产食盐,供应大盐商。
盐运司加入,使得大盐商手里多了一张好牌。
至少他们掌握了直接的食盐供应,但是官方灶户效率低下,生产出来的食盐质量不高,和对手竞争起来,还处在劣势。
无奈,王履太只能从口袋里掏出大把的银子,补贴官方灶户。同时鄢懋卿也不顾一切,强征民户,充当灶户,补充产量。
整个八月份,大盐商总算是勉强稳住了针脚。
还没等他们喘口气,对方又发招了。
这一次唐毅推出了送货上门的活动,凡是购买五十斤以上者,都可以送货上门。
另外唐毅还抛出了另一个杀手锏,那就是农村市场。
对于很多穷苦的农村来说,连个杂货铺子都没有,缺少什么,都要到城里去买,一家人,几十斤,上百斤的盐,背着走几十里,一点也不轻松。
王文显等人的手下,别的不多,一个是盐多,再有就是人多好些灶户家里都有年轻力壮的汉子,无所事事。这回好了,全都负责送盐吧
他们每个人都穿着整齐的蓝布马甲,走街串巷,给酒店饭馆送盐上门,还有人赶着马车,到乡下送盐。
什么叫打蛇七寸,这一招可打到了盐商的要害,他们能怎么办不跟进,就没人要你的盐。跟进了,上哪找这么多人手啊
而且过去的两个月,王文显这伙人在唐毅的指挥之下,越战越勇,气势越来越足。
原本中立观望的灶户也都跟了过去,还有数量惊人的中小盐商都倒戈了。
这些中小盐商多数都是依附大盐商,他们没有独立采购食盐的能力,只有依靠大盐商,从他们手里买些食盐,然后贩卖。
价格高的时候还好说,人家吃肉,他们喝汤。
可现在价钱低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他们也无利可图,甚至要赔本经营。
怎么办
有人向他们抛出了橄榄枝,只要加入我们,食盐一律按照最低价格给你们,经营困难,还有钱庄贷款,帮着你们渡过难关。
中小盐商追求的不过是活下去而已,他们哪有本钱拒绝。
多米诺骨牌,倒下去一个,后面就是一大串。
战到了八月下旬,整个两淮盐市,九成都落到了唐毅的掌控之中,他明着推王文显等人冲锋陷阵,暗中利用交通行,拉拢中小盐商,分化瓦解。
其中的纵横捭阖,羚羊挂角,天外飞仙种种招数,让吴天成看得眼花缭乱,直接给师父跪下了。他先前的那点手段,和唐毅比起,就是幼儿园和博士后的差别。
打到了最后,大盐商已经颓然地发现,他们根本没有正面打赢对手的希望。
唯有剑走偏锋,他们鼓动地方官吏,还有御史言官,上书弹劾唐毅,只要把他赶走,就天下太平了。
王履太还有几个大盐商,焦急等待着唐毅被调回的圣旨,左等右等,等来的却是加唐毅为大理寺少卿的旨意,无疑,这是朝廷对唐毅平抑盐价成果的大力肯定。
一下子把盐商都给弄蒙了,怎么屡试不爽的招数怎么就失效了呢
原来唐毅的同年已经成长起来,再加上心学门人,而且盐商独吞天下大利,上至嘉靖,下至那些吃着昂贵食盐的小吏,都对盐商不满,正应了那句话:天下人苦盐久矣
尤其是唐毅,一口气把食盐压倒了六文钱,周边的盐价都跟着下跌了不少。
往常一动盐法,盐价暴涨,民怨沸腾,言官们拿着百姓说事,谁也不敢反驳。
可这回不同,唐毅动盐法,结果是盐价大降。怎么你敢说盐价降不好,要升才好
一句与民争利,就能把你问得哑口无言。
而且盐价断崖式下跌,真正让天下人看清了食盐究竟有多少暴利,哪怕严党中人,看在眼里,都羡慕嫉妒恨。
严嵩在嘉靖面前,都只能说要狠狠杀一杀威风。
再有唐毅比起以往更加成熟,他在行动之前,给嘉靖上了书,他向嘉靖提出盐价波动危及社稷,不让操控盐价之人受到惩罚,乱局还会接连不断,稍有不慎,就会激起民变。
最后唐毅更是大声疾呼:“百姓苦盐久矣,盐价昂贵,罪不在朝廷,不能再替宵小之徒背黑锅”
就是这句话,触动了嘉靖敏感的神经,是啊,盐商赚大钱,让朕挨骂,朕才不是傻瓜呢
嘉靖毫不犹豫接受了唐毅的建议,同意他维持半年低价食盐的主张,并且加封大理寺少卿之职,将刑名大权交给了唐毅。狗头铡在手,天下我有
第531章螃蟹宴
秋高气爽正是河蟹肥的时候,钦差大人说是要吃大闸蟹,厨房一口气蒸了上百个,又备下锤、镦、钳、铲、匙、叉、刮、针等吃蟹八件宝。
螃蟹虽美,但性寒凉,用温补的黄酒能够保护肠胃,一大坛子花雕正是最好的选择。
良辰美景,美酒佳肴,要是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