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237(2 / 2)

但是这关里关外的又是什么模样

别的地方不说,单说这山海关,关那边的兵丁恨不得把那些老百姓身上的最后一点油都榨出来,而出了山海关到这里,这边却给其衣食,非但如此甚至还一直张落衣食到他们明年田间收获的那一天。

“你没看过,这些粮食是借给百姓的,待收获后再行返还”

不等李景山把话说完,关少波又指着下一句说道。

“借粮偿还任由百姓自便,以其民力为准,各地民政厅绝不得催逼,不得加征粮息。”

这一句话才是关少波真正欣赏的地方,这粮食表面上是借的,可那不过只是顾及着“大家”的面子,这所谓的偿还,非但没有约定还期,甚至还直接告诉百姓,这粮息是不加的,还何时还粮,还多少粮完全由你自己作主,若是你不还那便不还了。

“哼,沽名钓誉而已”

尽管口气中带着嘲讽之意,但李景山的眉头却皱成了一团儿,现在他真的有些迷惑了,这唐浩然当真是乱臣贼子当真是据此收买民心吗可这种收卖,又有何妨若天下官府皆是如此,这天下又岂会是乱世

“李管事,说真的,若是那旗人朝廷也沽这个名钓这个誉,旁人不说,我九贡立马跪下去说皇上圣明,可他们何时又把咱百姓当人看,我看那”

九贡的话声微微一扬,环视着周围,瞧着那些因看到希望而面露出笑容,与关内百姓脸上的麻木形成鲜明对比的百姓,心底不由的一热。

“这天下,到时候早晚得归唐大帅别人不说,只要唐大帅派兵打过来,咱就给唐大帅的兵带路”

“哼,当真是市井奸民,”

一声冷哼,李景山不无得意说道。

“你口中的唐大帅的兵,都被李中堂赶到几千里外了,又岂能入关”

祝大家中秋节快乐,今天只有一更了,希望大家能够理解,十一期间肯定会加更的,提前求一下拜谢

第21章授田第一更,求月票

夜幕中的东宁县绥芬河一带,显得寂静非常,这片平素见不着人烟的偏远之地,距离中俄边界不过只十数公里,而两个月前,随着一支千余人的部队开入这片地区,这片曾经的不毛之地,顿时变得热闹起来,从山上伐下的木料,变成一间间木制的营房,一座军营出现于这片边境之地。

军营的出现,甚至为这片蛮荒之地带来了生机集市更是应运而生的出现于军营附近,军队的驻防总是在不经意的改变着一些事务。

凌晨时分,尖利的哨音划破了营区的宁静,在那集合哨于营区响起的时候,营门外的卫兵,只是朝着营房看上一眼,依然纹丝不动的站在哨位上。

在一排木屋前,值星排长在院里用力的喝吼道:

“全连紧急集合。”

“集合”

在值星排长喝吼着集合命令时,来回于营房前踱步的连长则面无表情的看着手中的怀表,在军队之中,考核、比赛是无处不在的,即便是一个简单的晨练集合也是如此。

“快、快”

被首先惊醒的班长们大声喝吼着,冲出营房内小卧室的排长,甚至连看都没看上一眼,便立于门边,冷眼瞧着营房里的战士们,那些被惊醒的战士们则从床上一跃而起,以极快的速度穿起衣服来,他们许多人的军装甚至都是直接套在头上,以省去扣扣子的时间,在穿戴整齐之后,又迅速冲到柜边从柜中取出背包,与战时背包中背负着衬衣衬裤袜子工具口粮毛毯不同,现在战士们的背包中,仅只有重为十公斤的砖块以及一件用于防雨的雨衣。

穿好携具背包背包之后,战士们又纷纷从枪架上取下武器这种紧急集合是战斗连队的日常科目,每个战士要在五分钟之内从床上窜起来,打好背包,穿戴好枪支弹药、水壶、挎包,然后冲进操场站好队列。

再接着便是日常的“开胃菜”10公里武装越野,这是根据“东北战役”的经验将平时训练要求的5公里武装越野距离增加到10公里,以加强部队长距离奔袭能力。

“快点,你们两快点”

比旁人早已起了足足半个钟头的吴满屯,一边帮手忙脚乱的李子山、张大力两人将刺刀以及手榴弹袋卡在腰带,然后又将步枪递给他们,李子山没戴军帽就窜出屋子,吴满屯拿起帽子追出去。

“子山,你的帽子”

三人都是去年第二师于苏北募来的老兵,不过吴满屯因为年纪大点的关系,却总跟在屁股后面照顾着他们两个,对身边这两个比个小了两三岁的兄弟,更是当成亲兄弟去待。他在后面追着,李子山跟在那里跑着,冲进集合队列中,立即找准自己的位置站好队。

集合、稍息,立正,没有多余的废话,随着一声令下,连队出发了,这是部队的例行训练科目,十公里武装越野,按照正常的训练安排,三分之一的部队出营训练,其它部队留于营地,于营内训练场跑操。

连队分了成四路纵队跑出营房到了土路上,这条土路是战士们的双脚踩出的土路,两边全是人高的荒草,连队跑步的速度在逐渐加快,其中那些刚刚补充来的新兵们,这会已经累得喘不过气来,而那原本看似整齐的队型也开始渐渐乱了起来。

瞧着这模样,一旁跟着跑步的连长则大吼一声:

“各班注意队型,跟上。”

队列中的李子山大口地喘着气,挣扎着向前跑,张大力上气不接下气地掉队了,他们两的身体并不算强壮,实际上他们两的考核成绩永远都是中等,从来都是不上不下的,相比之从小就在盐场里长大的吴满屯体力却比他们都强上许多。

“大力,枪给我”

大口喘着粗气的吴满屯,拿过张大力的步枪枪背在自己背上,四公斤重的步枪,让他的觉得肩头更重了,这时又有一个新兵讨好似的抢过李子山的枪,却遭来李子山的一阵抱怨。

“你个新兵蛋子,我自己能背”

一边跑着,一边嚷着,虽那话说的激动,可李子山却完全没有接过枪来的念头,若不是军令不允许,估计他都想把砖头都塞进新兵的背包里头。

“我说,我说大哥,这瞧这混小子,可真,真够丢人,咱,咱可是老兵”

张大力的话没说完,李子山便接过腔来。

“老兵,有本事你别让满屯背着枪,我说,满屯你就把枪还给他得了”

“满屯是我大哥,你让新兵背着什么事儿”

“嘿,瞧你说的,这新兵就不是兄弟了,当兄弟的替当哥的背个枪,有啥大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