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32(1 / 2)

后通牒期限即将到期,而至今日本政府仍然没有给予正式的答复,只是试图通过英国、美国,以至于清国从中斡旋。

“米国公使表示,米国固然愿意从中斡旋,但希望非常渺茫,他们相信,在没有英国介入的情况下,很难迫使露西亚在最后通牒条款中做出让步”

在此说这番话时,满面疲色的青木周藏的语气显得有些悲哀,在过去的三天中,他已经运用了一切手段,要求驻外公使立即与各国政府接洽,希望他们从中斡旋,但结果似乎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根据驻英、驻法两国公使的报告,目前欧洲各国舆论均支持俄国对我国的最后通牒,更有多数政府明确表示支持露国对我国采取一切行动”

“那么英国呢”

伊藤博文反问一声。

“英国政府还没有作出决定吗”

“阁下,英国驻日公使在两个小时前,明确转达了鉴于目前的形式,英国很难在斡旋中发挥作用”

这是外交辞令式的回答,换句话来说,英国已经无意再为日本斡旋了,而究其原因是什么青木周藏的视线朝着御坐上的天皇看去,天皇沉静的坐在那里,依然过去一般,日本绝不会同意天皇前往露国谢罪。

“清国同意派出舰队访问我国吗”

答案同样是否定的,甚至于那位“东洋俾斯麦”也拒绝接见驻清国公使,面对这些消息,参加御前会议的众人无不是陷入沉默,而在这诡异的沉默之中,明治天皇却打破了沉默,看着众臣说道。

“诸卿多年来为国事操劳,朕实感之,今日之事,既然露国要求朕亲往露国谢罪,为国家计,朕即同意此条,还请诸君尽一切可能挽回时局”

明治天皇的话音一落,山县有朋连忙诚惶诚恐的站起身说道。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

惶恐鞠躬的山县有朋接着说道。

“露人于最后通牒要求陛下亲自前往露国谢罪,实是为羞辱我国,如陛下亲往,那将置国家于何处置国民于何境对国民心理之重创将远超过于割地赔款之羞辱,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尽管山县等人非常清楚,被国民视为“神”的天皇只是“人”,但是千百年来,国民早已经习惯将深藏于宫中的天皇视作“神”,而现在如果天皇前往露国谢罪,那么势必将导致国民信仰的崩溃,这正是山县等人无法接受的。

“可,如果不同意的话,那么我们就必须要面对露国的入侵,你告诉我,到时候,我们应该拿什么去阻挡露国军的入侵”

相比于山县等人,伊藤博文在接到最后通牒后,就反复研究过最后通牒,在他的心里一直有着一个计划,试图以同意天皇亲自谢罪换取露国在割地以及赔款的事情作出让步,可心知此事关系重大的他,却根本不敢说出来,现在陛下既然主动说了出来,那么他自然可以替“陛下”发声。

“到时候,等待日本的无疑将是灭国”

“如果灭国的话,那么就让世界记住日本,记住绝不妥协于威胁的日本,而不是在威胁到来的时候,耻辱的把陛下推向敌国作为挡箭牌,一个没有了精神的日本,还是日本吗伊藤阁下”

陆军大臣大山岩于一旁沉声喝道,接着他又看着众人说道:

“一但从德国定购的武器抵达日本后,我们将再次征召25万陆军,届时全日本可用于抵抗露国军入侵的陆军师团将达到二十四个,总兵力近五十万,而当前,露国于远东仅只有十一万兵力,且已经进行动员,尽管露国有百万大军,但是其军队完全集中于欧洲,距离亚洲岂止万里之遥,参谋部讨论过,即便是露国登陆,只要我们坚持不投降,且又有足够之弹药,那么,我们至少能维持帝国于不失,通过长时间的作战,迫使露国撤军”

大山岩说的并非虚言,陆军参谋部在制定防御计划时,特意征询过海军方面的意见,海军方面亦对通过陆战令战争陷入僵持状态,充满了信心,而所有的一切都基于一点露国距离日本太远,其实力难以支撑数十万大军于日本长期作战。

“武装二十四个师团需要多长时间”

内心极度恐俄的伊藤博文并不相信大山岩的夸大之词。

“露国人有可能会给我们时间武装训练陆军吗”

“阁下”

大山岩沉声答道:

“根据目前掌握的情报,露国欲调派陆军往日本,非得征调租用大量商船,纵使是全世界的商船都给予他们,露国也很难通过海路在一两个月内,将数十万大军从欧洲调至远东,再则,数十万军队进入远东后,其又面临诸如后勤等各方面的问题,因此,如不出意外,在未来六个月内,露国军很有可能首先企图以及优势之太平洋舰队击败我国之舰队,待其掌握制海权后,再调动远东陆军进攻我国防御最为薄弱之北海道,以获得进攻日本的立足点”

大山岩分析的可谓是头头是道,只差拿着地图向众人展示陆军参谋部的对未来战役的推演了,而陆军推演似乎也有他们的道理,所有的推演都建立在一个前提上露国是陆军大国而非海军大国,其势必将选择对其更有利的横渡海峡作战,自北向南步步为营进攻日本,而非垮越日本海,直接进攻有重兵防御的本州岛。

薄弱的运输能力、漫长的航程,似乎对于日本而言占尽了天时地利,尽管对露国的力量极为恐惧,但伊藤博文却又不得不承认,陆军部的计划确实有几分可行之处,只要日本能够坚持下来,坚持一至两年,财力不济的露国必然会选择寻求体面的结束战争。

但是一切真的有可能按照计划行事吗

想到这里,他将视线投向了天皇,他虽然身穿军装,但看上去并不威武。坐在御座上的天皇神情依肃穆,他身后一个金屏风,座位方向是根据宫廷礼仪定的。他似乎超然于世俗事务之上。

“我同意陆军的观点。”

海军大臣桦山资纪这时起立鞠躬说道:

“然而,如果还有一丝可能,我想我们也应该用外交手段去解决问题,即便是在战争中,亦需不断寻求外交解决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