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74(1 / 2)

其中一人肩膀耷拉着,手中两尺长的竹棍便拖着啸声抽了上去。

“把胸挺直了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当兵若是连这都做不到,还是什么兵”

听着营地上传来的嚷喊声,李光泽、宋玉新两人无不是脸色沉着,他们时而踱着步子,时而紧张的往南看去,谁也没有说话,或者说,他们压根就不知道,应该说什么。

若是,若是

不会的,不会的

在心里念叨着,宋玉新现在倒是后悔起来,为何当初不再劝上一劝,这一着棋未免也忒

“崇山兄,你说”

“杰启老弟,若不咱们下局棋吧”

虽说心里同样紧张,可李光泽却显得极为平静,取出怀表看了眼,

“瞧着钟点,估计大人也差不多到地方了”

依如过去迎接清使入国一般,自沿途的一些村子打扫得干干净净,用净土垫了道,路面还洒了水,有点皇帝出行时黄土垫道,净水泼街的隆重,但是这一切并不能掩盖朝鲜的贫穷和落后。路边一栋栋简陋的草屋,那草屋瞧起来亦是破败不堪,给人一种随时可能坍塌的感觉。

就在唐浩然感叹着朝鲜的赤贫时,随着的朝鲜迎宾官手指着前方。

“天使大人,前面就是迎恩门,我国王上与百官已候多时”

顺着朝鲜迎宾官手指的方向看去,一座并不算高大的牌坊式的门楼,在一旁还有一栋宫殿式建筑,想来那便是慕华馆了。

“我等速速前去,莫要让王上久等了”

话音一落,唐浩然便轻夹马身,马速快了些许,后面的卫队也加快了脚步,因为相隔里许的关系,敕使一行加快速度的一幕同样落在李熙的眼中,这一幕倒是让他的心底一松暗道。

“看来这唐大人,也是个知礼之人”

过去敕使来朝,便是这一里之地,也会照着三里的慢慢走,以彰显他的“敕使”威风,而这唐浩然却全然不同,虽只是稍稍加快速度,不过就是快上几分钟,可瞧在朝鲜王与百官的眼中,却让他们颇是受用,心下顿时对唐浩然生出好感来。

待到离迎恩门尚有百米时,唐浩然一勒马缰,跳下马来,稍整理下衣冠便朝着朝鲜王走去,朝鲜王与百官亦迎出迎恩门约五十米。

依着袭自明朝的定规,在唐浩然距离尚有近丈时,李熙便深冲其鞠躬,同时出言问候。

“敕使一路舟车劳顿,多有辛苦”

相比于李熙的恭顺,唐浩然的回礼则显得有些高高在上,只是搭手相鞠罢了。

“大清驻扎总理朝鲜事务大臣唐浩然见过王上”

而这也恰说明了中国与朝鲜的关系,便是作为三品官的唐浩然于朝鲜,亦无须在朝鲜王先行全礼后回以全礼,地位高下因而自判。

在官方式见礼的同时,唐浩然又细细打量了一下面前的李熙,这位便是所谓的“大韩帝国”的开国之君,眉宇间全没有一丝为人君者应有的气质,更谈不上什么所谓的“王霸之气”,甚至唐浩然心底还产生了一种错觉,眼前的李熙似乎与光绪倒有几分神似,嗯,就是那种气质中软弱。

“使君之礼,小君不盛惶恐”

李熙忍着内心的不快,再次依着祖规行礼时,唐浩然则往前数步,扶其双臂,这次倒是没让其行全礼。

“王上客气”

在众人的注视中,在其身后东侧数百米外的半空闪过一道红亮的信号弹时,唐浩然的笑容却突然一敛,沉声道。

“又岂能掩王上背华之罪”

今天两更,还请大家多多支持,求收藏、求推荐

第14章鸿门求收藏、求推荐

繁星高悬于夜空上,在夜色的笼罩下,一队士兵行走于水稻田中,此时的稻田半人深的水稻瞧着长势极为喜人。

这稻田间显得有些泥泞,扛着枪的战士拖着脚上沉重的泥巴往前行进着,没有人发出任何声响,尽管有着些许疑惑,但是四十余天的训练,还是让他们本能的选择了服从。

服从,不需要问题任何理由。

无论是为何半夜离营,亦或是将备用军装交给民夫,这些都没有任何理由,唯一的理由是军令命令他们这么做。

军令如山

在泥泞的稻田中行走着的吴鼎元于脑海中反复思索着这四个字。

作为军人,他不能质疑军命,更不能去违背军令,尽管明知道这次行动的风险,能做就是服从军命,尽最大能力完成自己的任务抵达预备位置,待机发出信号。

至于是成功还是失败,现在他已经没有心情再去思索了。

这次自己是要把将来完押到唐大人身上了

从接受这个任务开始,他便知道自己的前程全押到了唐大人的身上,容不得他有一丝退缩,只能竭尽全力做到最好。

孔庆塘朝着远处看了一眼,深夜里的山,发着紫黑色。象是要下雨一般,空气显得着湿湿的,整个的天空,和远处紫黑色的山连成一片,只有在黑暗里站定了许久,把眼皮合拢得只留一条细缝的时候,才能够勉强地把天和山隐约地分辨出来。

作为第三营营长,他负责执行左翼的任务,此时他却感觉有些紧张,于脑海中反复思索着一个问题能成功吗

成功之后,朝廷又会如何

诸多念头于心间浮动的时候,孙庆塘甚至有些后悔,为什么要投奔唐大人呢中堂大人那边,表面上没有怪罪,可谁知道会不会

长官在想什么,吴佩孚不知道,他只知道埋头往前走着,行走在前方作为部队前峰警戒的他率领着一个棚的部队,感觉到前方似乎有一个身影。

“有人”

就在发现那个身影的瞬间,旁边的战友也看到了,吴佩孚便立即冲了过去,边冲连指挥道。

“王大个,从左边包抄,其它人跟我上”

那惊慌的身影发现这些人追了过来,试图逃开可不过只逃了几十丈,便被人猛的扑倒在地。

“棚长,是个朝鲜百姓”

将人抓住的王大个子冲着棚长轻声说道。

“”

被扣在地上的百姓张着嘴,说道着谁也听不懂的话语。

“咋办”

战友的问题让吴佩孚的眉头一皱,盯着那满面恐色的朝鲜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