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76(2 / 2)

房遗爱也不是铁人,他虽然也在战场上经过杀戮,但是那只是针对士兵,你若不杀死他们就会被他们杀死。但是这不一样,城内还有无辜的百姓,他们虽然也是大唐的敌对方,但是他们并没有直接拿起武器来反抗。

士兵们没有人指责房遗爱的作为,因为房遗爱的想法是为士兵考虑的,李恪也接受了房遗爱的说法,但是看见房遗爱如此反应才更安心,这证明房遗爱也是一个人,不是冷血无情的人,还是和以前一样的房俊。

唐军本身携带的补给很少,因为携带了大量石油的缘故,若是再携带大量粮食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携带大量粮草也不适合轻装上阵。

房遗爱选择的作法就是就地补给,这一作法来源于霍去病,当初霍去病能够在大漠之中纵横万里,靠的就是这样一个作法,抢劫沿途部落,来维持大军补给。

房遗爱选择的作法并没有如霍去病一样,首先草原上是部落制,松散的政治结构,而且部落与部落之间不能很好示警,而且王庭的主要势力也并不是来自其他部落,王庭本身就是一个超级部落。而高句丽则不同,它已经建立了封建制度,各级机构完善,每一个地方受到攻击对高句丽来说就是一种伤害。

房遗爱选择的作法就是攻克高句丽的小城,之所以攻占小城是因为城墙低,守卫很少,一般就是数百个。而房遗爱要做的事情就很简单,攻占这些小城,打开官衙,将里面的官银全部抢走购买城内粮店的粮食,至于你不卖,这就不是你说的算了,唐兵将钱一扔,扛起粮食就走,当然官库内的粮食也要扛走。

每个人携带三天的口粮,其余的粮食就在城外全部焚烧,这就是房遗爱制定出来的打击高句丽民生的手段。打仗自然是需要粮草,粮草自然来源于各地官府的库房,官府粮食没了,自然要买,但是钱也没了怎么办钱在百姓手里,可是官府要是将官银强制征收回来恐怕会惹起民怨。

至于抢夺来的财富,房遗爱的主张是尽量携带贵重珠宝,终于银子能花就花,反正是抢劫高句丽官府的。

房遗爱不知道的是,他们离开平壤城之后,一个男子从平壤城不远处的一座破庙内钻了出来,这男子二十余岁,长得自是英武不凡。

只是此时眼睛都已经红了,看向唐军离去的方向满是怒气,他忘不了城内着起大火的情景,无数百姓的呼救声,他在侍卫们的劝阻下钻入了地道。

这男子更是返回了平壤城,在城门口他看见了无数的尸体,这是有人想打开城门,结果只是枉费时间,结果还是被活活烧死。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东西,竟然连砖石之物也能燃烧。他看见了散发着肉香的焦黑尸体,他看见了现在城中麻木的众人,仿佛这一场火将整个城池的精气神都烧没了。

他要报仇,高句丽共有军队三十万,此次出征百济足足派出了十五万大军,而这里距离最近的兵营驻扎地还有数百里,他要去报信,他要带兵将这伙唐军全部消灭因为他的名字叫男生,是大对卢渊盖苏文的长子

房遗爱自是不知道这一切,他自然不知道高句丽权相渊盖苏文的长子竟然就在平壤城,而房遗爱盘算的是怎么消磨了高句丽的有生力量。高句丽的军队有三十万,这绝对不少了。要知道在高句丽的人口最多才只有七八百万,这是什么概念,平均高句丽二三十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人去当兵。

再除除妇孺小孩,除除皇亲贵族,文人士子,从商的,杂七杂八下来当兵的比例其实已经很高了,若是这三十万人全部死完,高句丽绝对废了。

不说高句丽这三十万人死完还有没有兵可招,每死一个人的抚恤金对于高句丽朝廷来说就是一个负担,阿富汗战争当中为什么当时最强大的苏联会败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被拖垮了,阿富汗人命不值钱,可是每死一个苏联士兵必须有大笔抚恤,每损失一台战斗机,坦克就是数百万美元,所以苏联被经济拖垮了。

而房遗爱走的也是这个路子,所以房遗爱先挑的是平壤城这个攻打百济的中转站,里面有从高句丽北部运来的战争物资,现在已经被房遗爱烧了。而房遗爱派出军队进入平壤城不仅仅是抢劫,更是补刀,每死一个高句丽士兵就是巨大胜利。

经历过火烧平壤城之后,房遗爱突然有了一个特殊的想法。攻打高句丽之所以难打,就是因为高句丽多山城,易守难攻,而隋朝在攻打辽东城的时候更是损失了三十万大军,高句丽完全仗的就是地形之利,可是火油却是攻城的利器。

本来按照房遗爱的打算就是在高句丽南部晃悠,可以有利援助百济,但是现在房遗爱改主意了,他要向北进发,原因有二,其一火烧平壤城即使房遗爱坚信自己没有错,但是杀害过多百姓,房遗爱仍然于心不忍。其二攻打百济派出的十五万大军只有五万是北方的精锐,高句丽精锐军队在北方,在渊盖苏文的领导下。而且北方多军镇,所谓军镇就只有军人居住,这样就不妨碍房遗爱出招了。

房遗爱将自己的计划向众人交代了一下,并且说明了自己的原因。众兄弟只是说了一句你是主帅听你的,但从众人脸上的笑容看来对房遗爱的决定还很认同,纵使这样会比原计划更危险。

三天后,一行船队向着北方出发

第三百三十章:兵临城下

大海,大海提大海干什么好好的怎么想起来提大海,就是因为自己在大海上航行吗,房遗爱感觉自己就像神经病。

船队仍旧在大海上航行,从平壤离开之后,房遗爱下一个目标就放在了卑沙城。急急赶路的房遗爱自然不知道,在他离开四五天后,一支两万人的大军出现在了平壤城外,一直顺着唐军行军的踪迹追踪,但最后追到海上还是失之交臂。

这倒不是房遗爱幸运,而是房遗爱知道什么叫做兵贵神速,火油并不是什么无法破解的利器,只要高句丽提前准备沙土,火油就造不成那么大的伤害,房遗爱虽然知道古代传递消息很慢,但是也不敢掉以轻心,自然全力赶路。

本来按照房遗爱的计划,袭击完平壤之后,再袭击几个南方沿海城镇,这次任务就算圆满完成,在平壤城杀死的两万军队已经够本了,说成是泼天功劳也不为过,纵使是借了火油之利。

但是现在房遗爱却把目光放在了北方的两个重镇,一个是卑沙城,一个是辽东城。卑沙城是海上重镇,而辽东城重要性更是不必说,杨广就是在此城和高句丽展开了真正战斗,在辽东城驻扎了三万军队足以说明一切。

这三万军队是北军精锐,是渊盖苏文的兵。仗着坚城地利足以拒大唐十万雄兵。而卑沙城也是了不得,卑沙城,又名毕奢城、大黑山山城,位于现今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大黑山中、南两峰及相邻的山脊上,是由东晋末年高句丽人在大黑山修建的山城,是统治大连时期的政治、军事中心。

这里依然有一万军队驻扎,这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但若是高句丽人想着据城而守,才算是给予房遗爱最好的帮助,方便一网打尽。

至于房遗爱为什么会选中卑沙城和辽东城,其实也和李世民有关。在真正的历史上就是李世民御驾亲征,派李绩拿下辽东城,张亮拿下卑沙城,然后两路大军汇合准备攻下安市城,然高句丽守军拼命厮守,等到了十月份,草枯水冻,李世民只能被迫撤军。

房遗爱现在完全可以说是盗版李世民的战略,只不过自己是孤军作战而已。其实房遗爱打心眼里是看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