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遗爱拍了一下脑袋,自己真是糊涂脑子吗山东省西部和北部是冲积平原,土地肥沃自然粮食丰收,而中部因为泰山的缘故多山地,东部地区更是丘陵密布,而登州就位于东部。还有捕鱼,海上捕鱼业并不发达。制约的最重要因素有两点,一是运输问题,二是海上对于大唐来说还太过遥远,顶多就是一些小渔船捕鱼补贴家用,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捕鱼制度。因此大唐吃鱼一般都是河鱼。
想通了这些问题,房遗爱还是有疑问:“老刘头,我从咱们村子里面走了一圈,发现咱们村子里面的人怎么这么少啊”
老刘头一怔,明显是陷入了回忆,“你们知道大业六年,八年,十年,三征高句丽的事情吗”
房遗爱虽然迷惑但还是点了点头:“隋炀帝杨广率一百一十万大军第一次讨伐高句丽失败,一直到第三次来护儿将军率海军从海上进发,才迫使高句丽王投降。”
“你说的没错,来大将军三次出征都是率领海军出发,第一次惨败,第二次因杨玄感作乱被迫返回,第三次才成功。那你可知道他是从哪里出发的吗”
房遗爱脸色一变:“莫非来将军攻打高句丽都是从登州吗”
老刘头不知是苦还是笑地点了点头:“来护儿将军兵败,你可知是从哪里取得的兵员”
“当时来护儿急于补充军队,当然是就近补充就好了,莫非就是从登州吗”
“你说的没有错,我北方人虽然没有南方人善水,但渔民的水性还是不错的,再加上我们北人身材大多高大,很适合搏杀,所以来将军就在我们这里招收兵将。”
房遗爱突然明白了,忍不住开口道:“后来还有瓦岗寨,窦建德之乱,所以山东的人口是损失最大的。”
老刘有眼中闪过一抹精光:“你小子也不糊涂啊。”
房遗爱却是向老者抱拳致谢之后,招呼着李良和胖子离去,了解的这一番情况,房遗爱可是要再好好琢磨琢磨。
老刘头看着房遗爱一副深思的样子,喃喃道:小子,以为我看不出你是当官的吗只是我的兄弟们死的太多了啊,希望不再是战争吧
第二百八十九章:盐田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现在伏在孟离身上运动的房遗爱对这一句话可是深有体会。
房遗爱向来不是一个自己难为自己的人,他从来不会让自己不快乐。比如登州的事情确实很难办,但是房遗爱并没有在意,依旧该吃还吃,该睡还睡。好吧,事实上是房遗爱已经胸有成竹了。
在这里之前应该先说一下中国的老百姓对于土地的狂爱,可以说历朝历代老百姓们造反都是因为自己没地种了,不要说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咱们的老祖宗一直在践行着这句话。但凡有地种,就算地主官吏压迫,就算赋税过重,只要老百姓能活下去,他们就不会造反。
君不见新中国刚时期实行的打土豪,分土地政策赢得多少穷苦百姓的支持。为什么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在强调均田制,因为中国是有一个农耕社会,土地就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可是登州的情况并不好,地形上的限制,还有古代生产技术条件的限制,现代就是丘陵地带也能种庄稼,那是因为有先进的技术在支持,机械啊,抽水机什么的,可是在现代山地仍旧没有平原上收成高,更何况是在古代了。
所以房遗爱想做一个尝试,让百姓们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百姓对于土地的失望,劳动力的缺失决定了在登州这个特殊时间内,百姓们要想迅速改善自己的生活必需去给别人做工。
而房遗爱也没有忘记自己的任务,开发海盐。在房遗爱的设想中如果做肯定是要做到最大,以后大唐的盐就通过海盐来供应,虽然大唐也有盐矿,可是并不是开采盐矿就能食用,而是还需要提纯等一系列工序,房遗爱表示自己并不会。
而对于海盐房遗爱还是大致清楚的,这样提取出来的盐吃起来还很安全。一旦大规模地开发海盐,必定需要大量的人手,按照房遗爱的计划,登州百姓想要赚钱的计划就落在海盐上了。
盐和铁都是古代的重要战略资源,私人是不可能掌握的,而房遗爱也去登州刺史府的内库去看了,里面的钱就只有七八千贯。房遗爱思考许久,最终还是觉得用这些钱开采海盐并不够。
房遗爱无奈只好自掏腰包,顶多到时候再从里面赚的钱把自己的本钱拿回来罢了。想做就走,房遗爱再次去到刘家村,找到那个老刘头。一番交谈之后才知道这老刘头正是村长,商量过后,用一天五十文的工钱雇佣村中的劳力挖一条小水渠,再挖几个四四方方的大坑。
房遗爱很无语,他是在老刘头鄙夷的目光中离开,那目光中就写着四个字:人傻钱多。不要以为五十文工钱很低,三四文就能买斗米够三口之家吃个七八天还是绰绰有余的,可想而之这工钱是有多少了,况且房遗爱还管饭。
房遗爱此举一是做出千金买马骨之举,战国时期商鞅想要变法改革,立木为信。说谁搬动一块木头就给五十金,众人都不信,后来商鞅说到做到,到后来推行变法时人皆信服。而房遗爱这样做也有这个意思,房遗爱开出如此高的工价就是为了以后能够吸引百姓来做工。
而房遗爱之所以小规模的实验当然是因为房遗爱心里没谱了,不看出成果房遗爱是绝对不会大规模生产的。
就这样在众人惊喜又迷惑地目光中工程开始了,不得不说五十文工钱的诱惑很大,一百米长的水渠,六个长十米宽十米,深两米的大坑,十天就全部处理好。而房遗爱也在这十天和村中的百姓打的火热,村内的百姓都知道房遗爱姓房,乃是一名贵族公子,但是没有一点架子,对待村中的小孩子都是和颜悦色的。
在房遗爱期待的目光中,海水通过水渠缓缓留到第一个大坑。当第一个池子灌满之后,房遗爱就命人封住了水池。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了,这六个尺子修的也有讲究,六个池子依次排开,后一个池子总比前一个池子低一点,这样可以让前一个池子的水流到下一个池子里面。
前五个池子叫做蒸发池,顾名思义就是海水蒸发之用,而最后一个池子叫做结晶池。海水经过充分晒制,会在最后一个池子形成结晶,这便是盐了。其实在海水流往下一个池子的时候,最好的方法是通过水车抛入的方式,这样可以加大海水与空气的接触,有助于海盐的形成。只是这是初次实验,没有那么多讲究。
许多村民都好奇房遗爱是在干什么,房遗爱通常都是笑而不语。在这个时代,取得盐的途径通常都是盐矿,盐井。煮盐的方法也有人知道,但是成本太高不可能被推广。而晒盐法最早被使用的年代,据明代学者宋应星撰著的天工开物作咸第五记载:“海丰有引海水直接入池晒成者,凝结之时,扫食不加人力。与解盐同。但成盐时日,与不借南风则大异。
这段记载中的“海丰“就是指明代山东省的“无棣县“。晒盐法正是在明代开始,可以说这是房遗爱给予这个时代的礼物。而这也将会对大唐产生巨大的改变。
三天后,房遗爱正在和村内的小孩子玩耍,一个少年急急忙忙地跑来,房遗爱看的分明,这少年正是老刘头的孙子刘良,不过大家都喜欢叫他的外号海鱼,因为他的水性就和海里面的鱼一样好。
“海鱼,跑的这么急干什么”
“房大哥,房大哥,你引过来的海水都没有了,只有底层的白乎乎的不知道什么东西。”
房遗爱面露狂喜,拉着海鱼急急忙忙往自己的盐田赶过去,那里已经站满了人,看见房遗爱急急忙忙跑过去,立马让路。有些胆大的还询问房公子这是什么啊,房遗爱直接蹦了下去,手指按了下去,赶紧放在舌头上品味一番。
这一刻,房遗爱只觉得一抹狂喜涌上心头:这是盐啊我成功了
第二百九十章:筹建盐场
房遗爱终于找到男主角的感觉,因为男主角往常不都是心想事成的嘛,看着眼前白花花的盐,有一种老怀大慰的感觉。
众人也不是傻子,房遗爱花费如此大的功夫就是为了得到池子底部白花花的东西,那这个东西绝对非同寻常。所以众人都是眼巴巴地看着,希望房遗爱给出一个解释。
房遗爱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