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也摸不准房玄龄的心思,但是还没犹豫就斩钉截铁道:“朕必须要打,不但要打,还要打出咱们大唐的威风来。”
房玄龄一脸淡然:“那臣没有意见。”
李世民一脸的不可思议,他本以为就算房玄龄代表政事堂同意,也会诉说一下国库的难处。却没想到房玄龄如此直接。
房玄龄也看到了李世民的疑惑:“陛下不必疑惑,突厥区区蛮夷竟敢挑衅我大唐,他既然敢来打就要做好被打掉牙的准备,用程将军的话来说揍他娘的。”
“玄龄,这么多年,就你说的这句话对俺的胃口,不服就要揍他娘的。”
后面的房遗爱看着背影并不厚重的房玄龄,心里充满了浓浓的自豪,这就是自己的父亲,虽然只是一个书生,但是却豪气满天。看着这大唐的君臣,房遗爱不知道心里是什么感受,只知道当今的突厥骑兵是世界上最强大的骑兵,可是这一群君臣却毫不在意,只是因为侵犯了大唐,那么必须付出代价
自霍去病以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只是一句口号而已。等到以后的朝代更是一句空话,唯有在这个时代,这个盛唐,才会有犯我盛唐者,虽远必诛。房遗爱深深地为这个时代着迷,为大唐着迷。房遗爱觉得从今以后它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父母而活,还是为了这个自己的大唐而活。
想到精彩处,房遗爱忍不住大叫道:“打得好,就是要打。”
含元殿内顿时一愣,一群君臣直愣愣地盯着房遗爱,显然是被房遗爱这一声大吼吓了一跳。众人的目光纷纷围着房遗爱不停打量,一脸扭捏的样子仿佛刚才的话不是他喊出来的一样。
房玄龄自自己这个儿子进来就一直默默地关注着他,没想到这个儿子还是给他惹祸了。尤其是房遗爱现在一副清纯的大姑娘模样。房玄龄感觉自己的脸上火辣辣的,那是骚的啊。
“逆子,乱喊什么。还不过来向陛下认罪。”
房遗爱一脸知错的样子直接跪下:“臣一时激动,难以自抑,还请陛下赎罪。”
李世民显然心情甚好:“有什么罪,你只不过是一时心激而已,却不知你想到了什么”
“臣看看我大唐的君臣,忍不住想到犯我盛唐者,虽远必诛。”
李世民闻言自然哈哈大笑:“好一个犯我盛唐者,虽远必诛。我李唐总有一天会继承大汉的荣光,让我大唐子民皆因身为大唐子民为荣。”
其余重臣也是一副欣然的样子,显然是想到如此一个盛世在自己的手中诞生自然会流传千古。
李世民看着台下重臣的面貌,不由感叹其心可用。便决定和众臣一起讨论一下针对突厥的作战方略,毕竟虽然可以轻视对手,但也不能盲目自大。
“众位爱卿可有对敌策略。还请为朕细细道来。”
一时间台下众人陷入了沉思,含元殿顿时只剩下了一阵阵轻轻的呼吸声,房遗爱看着众人思考的样子,急的抓耳挠腮的,无他,他的脑子里存在着此次战争的对敌策略,看着还是一团糟的众人,心里自然急了起来。
此时,李世民环视台下的目光顿时发现了房遗爱的异常。同时心里产生了一个不靠谱的猜测:“莫非这个房俊已经有了对敌策略
第三十章:突厥攻略
第三十章:突厥攻略
房遗爱的目光显然在空中和李世民相遇,那一瞬间,房遗爱知道自己又要出风头了,虽然房遗爱在经过刚才那一幕后也想为大唐做出些什么,但是自己只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儿呀。
“小房爱卿如此神色,莫非心中已有计划吗”
李世民这一声问责,房遗爱还没有什么反应,到是把房玄龄惊得半死,都说有志不在年高,可自己那个儿子如此年幼,而且今日商量的可是军国大事,一干子大臣还没有想到,这个小孩子却想到。想到这里,房玄龄只好碘着自己的脸开口道:“陛下切莫折煞小儿,如此军国大事岂可询问一小儿”
李世民显然不以为意,在李世民的心中,房遗爱已经给了他太多欣喜,不知什么时候也曾这样想过,古有甘罗十二拜相,今有我大唐十四岁的大儒名士。面对房玄龄的推脱,嘴一撇:“玄龄,你怎么可以如此不相信自己的儿子呢房俊好歹也是朕的女婿,你不相信朕相信”
房玄龄显然被李世民的话给噎着了,李世民竟然把这层关系都给搬出来了。房遗爱竟无言以对。
旁边尚未开口的李靖开口说道:“陛下切莫心急,玄龄也别担心。刚才房贤侄认为我大唐该打突厥,不妨先听听房贤侄对战胜突厥有何信心,之后再听房贤侄的策略也不晚。”
众人闻言皆是点头称是,房遗爱明白这是提前做一个缓冲,若是房遗爱分析的有可取之处,才会接着听房遗爱的策略,否则就不会听其大放厥词了。
李承乾以前从未参加过如此军机大事,故此还有些拘谨。但是听着李世民和李靖的话,看着房遗爱没有担忧,而是鼓励。房遗爱显然感受到来自李承乾的善意,回头微微一笑。李世民注意到这个小举动,嘴角也是微微一笑,心里打定主意若是房遗爱就算说的不好,也可以用他年龄尚幼推塞过去。
房遗爱施施然地站在众人中间,昂首挺胸,也自有一股风范。众人见其这一番气质眼中皆是不由一亮。
房遗爱清清嗓子:“颉利可汗奢华残暴,诛杀忠良,亲近奸佞此其一。薛延陀等部落均以叛离,此其二。突利,拓设、欲古设均得罪颉利,无地自容,此其三。”
房遗爱看着众人的眼神由平静变得凝重,便知道自己的话已经让这一群君臣听到心里去了,这才继续开口道:“塞北地区经历霜冻干旱,粮食匮乏,此其四;颉利可汗疏离族人,委重任于外族,胡人反复无常,大唐军队一到,必然内部纷乱,此其五;汉人因早年战乱逃到北方避乱,确饱受胡人欺压,大军一到,自然内部响应。由此六条,故我大唐必胜”
许久,李世民缓缓开口道:“药师,你怎么看待房俊说的这一番话。”
李靖捋了捋自己的胡须,微笑道:“本来还甚无头绪,听房贤侄所言,似有所得。我大唐后继有人啊。”
李世民闻言大喜:“药师已然有对敌策略了吗,快快道来。”
李靖闻言却是缓缓摇摇头:“陛下暂且等等,我们不妨先听听房贤侄的想法。”
李世民闻言倒是哈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