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悦心思飞转,却已明白过来。想来此人定然是与张仲坚合作的“亲王”,派来“协助”张仲坚的亲信。见张仲坚要说出“亲王”是谁,突然痛下杀手,自然是要灭口。
直到张仲坚“咕”得一声,气绝身亡,那人冷哼一声,突然凌空而起,手中“爆竹”“啪”、“啪”一阵乱响,竟然杀出一条血路,逃奔而出。
杨悦急喊众人截住此人,怎奈张仲坚的死像极其恐怖,已震慑众人心神,竟然一时没有人敢去拦他。
唯有杨悦大喝一声,追了上去。
那人却已奔到寺前的一棵柳树下,柳树下栓了一匹马,蹿上马,一剑挥下,斩断马缰,飞奔下山。
杨悦追出一里左右,那人却是越去越远。
杨悦只好停下,但见雪地上落有一只“短哨”,不由捡起来静静出神。
“发什么呆”尉迟洪道不放心她,也一路追了过来,见杨悦对着一只“短哨”发呆,不由奇道。
“没什么。”杨悦摇了摇头,捡起短哨放入袖中。突然想到刚才那个人影似乎在哪里见过,只是此人是谁弥勒教的人弥勒教的人难道与某位亲王勾结,意图谋反
然而阿难弟子是怎么回事她对李治明明是一片痴心,又怎么可能来谋害李治
如若不是弥勒教人,那人为何会落下一只短哨难不成是要迷惑自己
带着一头疑问,回到灵鹫寺前。灵鹫寺前的对峙早已结束。张仲坚的手下皆被拿下。
然而另一场对峙忽起。天师道竟然依旧要与五台山的和尚比斗。
杨悦去看张恒,不由苦笑不得。
不等她出言相劝,张恒却已摇头道:“天师道前来五台山,为得便是与高僧斗法,岂能不战而归。还请诸位高僧不吝赐教。”
杨悦不由与玄奘法师相视而笑。知道张恒这个小鬼头心计甚多,天师道既然大张旗鼓而来,若就此悻悻而归,天师道从今以后,在江湖上只怕名声不保。
众祭酒眼见张恒处事老练,早已对这个小天师刮目相看。
“贫道想请太子殿下主持此次斗法大会,不知可否”张恒转头看向身边一人,却原来是李治。
不知何时,李治与阿难弟子已被救醒过来。二人中的是天师道中符水,有张恒在此自然不难解除。
李治转头看向杨悦,见杨悦笑着点头,点头说道:“好。我欠了张天师如此大的人情,自然不能不还。”
第二百八十四章焚经
菩萨顶的峰顶,一轮圆月如银,清辉洒落,静静地铺在茫茫雪峰,天地间一片清明。便似透明一般洁净,一尘不染。
一阵冷飞吹来,袈裟飘飞,道袍翩跹。却是天师道与五台山的僧人齐聚菩萨顶的真容院前,要举行斗法大赛。
西侧是一众僧人站成一排,东侧是众鬼道列成长队。
台中有一个巨大的香炉。不过此时香炉里燃的却不是香,而是熊熊干柴,火焰冲天而起,给清冷的空气带来一丝温暖。
然而,香炉左右对面而立的两个人,却面如寒霜,感觉不到一丝暖意。
左手乃是一个挽了六只丫角的童子,大有点像是真容院里的“文殊孺童像”。正是张天师张恒。
右手则是一个不紧不慢,气定神闲的和尚,玄奘法师。他的身后是尉迟洪道与五台山主持悟能。
听到“悟能”这个名字时,杨悦差点笑出来。心中暗道,原来五台山的主持是猪八戒,乃是玄奘法师的徒弟,难怪玄奘法师巴巴地赶来助阵。
李治听到响动,不由侧目向她看过来,微微含笑。他的身侧一边是杨悦,一边是阿难弟子。
李治站在场中,面南而坐,他是本场比赛的主持兼公证人。
比赛方法很简单,同五百年前一样,比赛“焚经”。
所谓“真经不怕火炼”,据说便是从这儿而来。
五百年前那场比斗,是汉明帝主持,双方拿“经书”来绕,结果道士的经书烧成灰烬,而印度和尚的经书不仅一点没有烧坏,而且还大放金光。因而这五台山由道观变成了寺院,再也没有道士立锥之地。
这段掌故,杨悦还是刚刚从李治口中得知仔细。暗思那两个印度和尚不知弄了什么悬虚,比道士还能装神弄鬼。
赌注还和当日一样,谁赢了谁占五台山。
有好戏看,杨悦自然精神大震。然而看向“六角童子”张天师,杨悦却不由为他暗自涅了一把汗。世上那有烧不坏的书除非那书不是用纸做成
张天师却不知杨悦为他担心,一幅成竹在胸模样,十分自信。
“双方将各自的经书呈上,由太子殿下亲自验证。”杨悦临时变成司仪,高声言道。
张天师不紧不慢,从容自怀出取出一本书,双手奉上,说道:“这本书在天师道中虽然算不上经书,却也是天师道中历代相传之物。天师道以此书参赛。”
“好。不论什么书,只要是你天师道之物,便可用来参赛。”杨悦接过张恒手中之书,扫了一眼,却已是心头大震。
秘记张恒呈上来的竟然是秘记。孙思邈曾说过,秘记乃是上古秘书,由张道陵翻译而来。
没想到天师道的宝物,便在自己手中。杨悦手指不由微颤。若不是几十双眼睛正看着她,她几乎想打开来尽情一览。只是此时显然不是时候。
李治见了却也不由微微一诧。“女主昌”的谶言,李世民知道,他自然也早已知道。感觉到杨悦的异样,李治不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