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303(2 / 2)

小皇帝同治,他现在真的是不小了,今年真的是应该亲政了,要知道,慈禧跟慈安两个人垂帘,这个事儿是权宜之计,可不是什么正儿八经的东西,而现在,皇帝这个年纪了,你们俩位不还政,那问题可就严重了。

所以,该还政还是要还政,而小皇帝同治是三月生的,其实去年就应该亲政,这已经是拖的很晚了,但还好,还政这个程序已经走完了,也就是说,现在的大清江山已经是同治的了,跟你慈禧关系不大。

但不过,这现在正好是体制宪政改革的节骨眼儿呀,这个事儿可真是太大了,这是攸关于国体的事情,所以,怎么可能交给一个刚刚成年的皇帝,一点儿政治经验都没有的皇帝呢

这个事儿,就是再傻的人他也办不出来,更何况清廷的上层精英,他们可不是什么傻瓜,所以,大家就研究出了一个办法来。

之前慈禧不是搞了一个督办处吗

那现在就正好呀,这个督办处变一变,变成一个叫立宪编审局的机构

对,编审编审,就是编审这个宪法的,而这个局里,那真叫一个群英荟萃,基本上清廷的实权派,掌权派,亲王,大臣,如恭亲王,醇亲王,李鸿章,左宗棠,瓜尔佳文祥,这些个人都进来了,这些个人,那可都是要员,而且对于改革也是非常积极的。

这都是改革的坚定派呀,而且这些个人,这可是慈禧怎么办呢

对呀,老佛爷她是皇太后,她现在还政了,她就应该好好的当个老娘们就得了,但是对于这场改革,她又必须来掌舵,要知道,对于恭亲王,虽然他是改革派,但这个宪政改革过程中如果恭亲王搞点儿什么,对付她慈禧,那日后

所以,无论怎么样,慈禧都必须要掌控这个编审局,那她可得怎么做呢也许醇亲王是她的人,可光一个能力不足的醇亲王那肯定不行,所以还得安排人呀

张之洞

这小伙子不错,慈禧那真是一眼就看中了,这小伙子真有才,人长得也帅好吧,这都是客观事实而张之洞就被提拔的非常快,进入了这个编审局。

而且啊,张之洞现在虽然年轻,可却是清流的新进人物呀,之前的那个李鸿藻不是臭了嘛,这回正好让张之洞上来。

就整个的安排,那都是可以看出来,慈禧在这个编审局里的用心,但不过如果是李梦杨来看的话,那这个编审局不就是日后的发改委

陈宝箴他当然不可能知道什么发改委这样的因果律战略部门了,但这并不影响他看的明白此时的朝局,很明显的,此时虽然皇帝亲政了,但是那个编审局才是实际上的最高权利机构,大政方针都要从这个地方出来,所以,他的奏折里,很多的话都是顺着慈禧的那边来说的,用她能听懂的话。

陈宝箴也算是清流的,也是一个很有潜力的新人,那么他现在上折子,就是希望最高层在考虑考虑,这个事儿

“陈宝箴妄论朝义虽初心甚佳,但知琼州”

也就是说,直接给发配出去了

两个清流啊,陈宝箴跟张之洞,他们的命运可是截然不同,而这其实反应了清廷中央的强力态度,我们就是要改革,就是要君主立宪

这个政体改革已经到了必须上路的地步了,那么九年立宪,这个时间表也是搞出来了,那么具体的步骤要怎么来呢

清廷最新的改革条例,也就是改革的具体方案步骤,再度出台了。

各地,下至州府,都必须要开设谘议局

这是个什么机构呢

谘议局啊,就这个东西发文到各地方之后,大家也都不明白,但还好,有跟着解释的,咨议咨议嘛,自然就是要咨询商议,简单来说,就是选出一些个人来,然后让他们来对地方上的政府进行问政。

也就是,给予了一些个监督权

这个事儿,你还真别说,这在中国历史上以前还真的是没有,因为这个其实就已经是很有现代民主的味道了,这等于是地方上的议会

那这个事儿

当这个东西一拿出来,首先地方上的大员有点儿头疼,因为以前他们施政来说,可是没有这样的监督,而且呀,就现在满清的这个情况,那地方上已经是如独立王国了,他们想干什么不行

可是现在搞了这么个谘议局出来,那这个事儿

要怎么说慈禧如此支持这个政体改革呢,你看就这么一个谘议局,多少就把地方上的权利能稍微的管一下,也许这个权利还回不到中央的手上,可是至少能制约一下那些个地方大员呀。

对,慈禧这个老娘们也算是见识过政治了,所以她没那么天真,觉得这些个谘议局能完全的向着中央,因为很简单的嘛,那就是这些个谘议局里的人,那还不都是当地选的嘛。

没错,当地施政,自然要当地来选,而选的都是谁,那这一开始当然就是一些个土豪乡绅了,不然还能有谁你说你选个走街串巷卖糖葫芦的,让他去监督衙门里的官老爷他不吓尿就不错了

这个谘议局的事儿,李梦杨还没有得到消息,但是当他得到满清这边要搞九年立宪的时候,他就基本上已经可以推断出来,这个谘议局是早晚的事儿。

那难道说

这个谘议局吧,反正是挺有意思的,李梦杨对于这段历史,他真的是非常的熟悉,所以,既然满清都是按照剧本走了,那自己这边

现在还是得先去维也纳,毕竟自己的老大哥当初是力邀了自己不是吗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四章维也纳世博会上,帝国的新玩意

嗯嗯嗯嗯嗯

小提琴在a大调上用碎弓轻轻奏出徐缓的震音,好似黎明的曙光拨开河面上的薄雾,唤醒了沉睡大地,多瑙河的水波在轻柔地翻动真的听上去让人心旷神怡。

这首蓝色的多瑙河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奥匈帝国的第二国歌,而在奥地利的维也纳,你可以在任何一个角落听到她,而现在,那就简直是常伴耳边了。

此时,1873年的世界博览会已经是把这首曲子当作了主题曲,所以,在整个世博会上,你就听吧

但不过,此时的这些个乐曲出来的地方可是不一样,不再需要乐队到处演出了,而是一个个的喇叭,这些个喇叭能出声

哎对,这真的是一个新鲜的玩意,太新鲜了,太好了

但不过,更好的还在后头。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美利坚帝国给大家带来了最新的发明,最新的科技大家可以看”

只见非常雄伟的世博会中心场馆,罗托纳达圆顶大厅的外面,这里搭起了一个台子,而这个台子的周围已经是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