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355(2 / 2)

秦少游带着许多人,一大清早,便在码头等候,见到李重福的船来,等到船靠了案,李重福下了船,这位二皇子的心,终于是落了地。

来到洛阳,对于他来说不啻是一场豪赌,他根本不知道洛阳的情况,也正因为如此,李重福不免有些心焦,可是看到迎接自己的排场时,还有那秦少游亲自的迎接,让他变得轻松起来。

许多东西,虽然是管中窥豹,可是李重福看到了诚意,于是过了栈桥,与秦少游寒暄,对于这位天潢贵胄,秦少游几乎没有打过什么交道,李显在洛阳时,秦少游很忙,已经开始显赫起来,而这些李显的儿子们,显然处境并不太妙,他们的身份过于尴尬,甚至,连和秦少游这样的重臣来往,都怕引来不必要的猜测和麻烦。

李重福这才发现,原来手握重权的魏王殿下,原来和自己的年龄是相仿的,他不禁有些愕然,而后秦少游问道:“殿下一路来,没有遇到什么麻烦吧。”

“倒还算幸运,沿途还算平安,只是过函谷关时,心里紧张了一阵。”

秦少游笑了:“臣也听说,朝廷加强了函谷关的卫戍,连侍中韦玄贞,居然都坐镇了函谷关,听说那儿,已经陈兵十余万了,关东这儿的商旅要出入,心里都不禁发毛呢。”

李重福不知道秦少游是不是意有所致,他谨慎的性子又发作了,只是笑了笑,没有说什么牢骚话。

秦少游继续道:“殿下既然来了,臣自然应当接风洗尘,不过殿下一路远来,理应歇一歇才好,龙门宫,臣已经命人收拾好了,殿下请吧。”

龙门宫李重福有些诧异。

这洛阳的龙门宫也是行宫之一,乃是太子的居所,其实就是东宫,现在李重福不是太子,哪里有资格入住龙门宫。

这秦少游,倒是大胆的很,居然把行宫当做是招待李重福的地方了。

若是传出去,却又不知会不会惹来麻烦。

不过显然秦少游对此,不以为然,李重福踟蹰了一下:“我不过是个亲王,岂敢在龙门下榻,殿下固有抬爱,收拾一间院子住下就可,龙门只怕会有闲言碎语出来。”

秦少游看着这个过份谨慎的二皇子,心里也不禁想要笑,似乎李家的男人们,大多都是如此,一个个庸庸碌碌,风声鹤唳的,难有他们先祖的气魄,秦少游想了想,道:“殿下身份尊贵,又是龙子,其他地方,只怕委屈了殿下,下榻龙门宫,这是臣的主意,就算有闲话,那也是臣的过失,殿下不必担心。”

李重福显得有些忧虑重重,他何尝不想住到那儿去,他内心深处,将自己当做是天潢贵胄,是李氏的嫡亲血脉,是真正的龙子龙孙,甚至,早在数月前,他还认为自己理应是皇太子,可是现在不同,他还是有些担心,只是沉默了良久,道:“好吧,本王在那住几日,若是有合适的宅院,烦请魏王再行安排。”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李重福的心咯噔了一下,他旋即又后悔了,后悔自己不应当这样的冒失,也不应当答应下来住在那儿,他固然心里也有蠢蠢欲动的野心,可是却绝不是鲁莽之人。

可是现在既然已经答应下来,似乎也就不好出尔反尔了。

他只好自嘲的笑笑,既来之则安之吧。

更新送到,今天更新早啊,哇哈哈,一大清早就起来了。未完待续。

第六百章:河山锦绣

住在龙门,李重福的心定了一些。

秦少游给予他的礼遇,显然也出乎了他的预料之外。

更让他惊喜的是朝廷的动向,朝廷居然对此事不闻不问,这么大一个皇子,似乎就这么遗忘了。

某种程度来说,遗忘,有时候对于李重福来说也是好事。

而很显然的是,李重福现在信心十足,因为他分明感觉到,朝廷的遗忘,当然不是对于一个皇子当真是觉得不痛不痒,这种事换做是哪朝哪代,都不是一件小事,而之所以如此,理由显然只有一个,那就是,这位坐镇洛阳的魏王殿下,实力显然比自己想象中还要强一些,以至于朝廷不得不遗忘不可,否则朝廷一旦较真,就可能在秦少游这儿碰到一鼻子的灰,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自然是大失颜面。

既然会大失颜面,索性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罢。

许多时候,实力的体现,来自于许多方面,而秦少游确实是一棵大树,至少足以保护自己。

当然只是单单的保护还不够,李重福需要的是,秦少游能够成为自己的筹码,进一步,则有机会问鼎,即便退一步,也可以独善其身。

这就牵涉到了秦少游的态度问题了,假若这位殿下态度不太好,对自己只是不冷不热,又或者,只是想借着自己的身份投机取巧,那么情况可能很糟糕,因为今日你既可能成为他的棋子,明日,也可能成为一个弃子。

秦少游的热心,终究还是打消了他的念头。

因为几日之后,除了大小的宴会之外,接着秦少游便邀请他动身,前去卫州。校阅三军。

校阅三军

先是狐疑,之后便是喜出望外的李重福开始期待起来。

自到了洛阳,他没有一日不是快活的,这倒是在情理之中,因为长安那儿,实在憋的厉害,每一日都仿佛透不过气来,每日都是提心吊胆,可是在这里,难得有了轻松。

更何况。秦少游邀请他校阅五军营,总算打消掉了李重福最后的顾虑。

他是皇子,何以秦少游要发出这样的邀请自然是希望,自己这个皇子的身份,可以提振五军营的士气,既然如此,那么说明自己这个皇族的身份,很是管用,自己还是颇有分量的。

这和他在长安时完全不同。至少自己是绝不可能接触到任何军马的,任何一点小动作,都可能遭来猜忌,甚至可能是杀身之祸。

李重福自然知道。军马的重要性,那韦氏掌握了庙堂,不是第一件事,就是将韦家人和自己的亲信安插在军中吗

在洛阳。他已见识到了许多东西,这里的繁华,确实超出了他的想象。

在几年前。他随着自己的父皇离开洛阳,去了长安,那时候,他在洛阳已经生活了不少年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