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之间,刚刚被贬官的武三思却是门庭若市,拜谒的人不知凡几。
这种风潮,很快感染开来,武三思可谓是水涨船高。
而相比于神策府的清冷,更加坚定了不少人的选择。
上官辰的工作,就是将武三思打交道的人统统记录下来,只是越是记录,他便越是心惊。
多事之秋啊。
殿下固然成了河南府大总管,可是瞧这样子,韦家下了一步妙棋。
武三思这个人,或许没什么本事,可是他却是一杆旗帜,将这么一杆旗帜留在了洛阳,既向洛阳的官吏暗示了朝廷的立场,同时也借武三思超然的地位来团结所有非秦式的力量来制衡殿下。
洛阳城的文武官员,只是短短几天,武三思就见了四十多个,几乎上各处重要的治所主官,该去的也都去了。
当然,也有一些关东士族出身的没有去,不过这不影响大局。
这就意味着,表面上殿下得了河南府,而实际上,他的影响力怕也只局限于弘农郡,因为要治理任何一处地方,得不到下官们的拥护是断无可能的,偏偏这些人,又都是朝廷命官,想要撤换,怕也不易,武三思不需有任何动作,便自然而然的盘踞在了洛阳,足以与秦少游分庭抗礼。
上官辰对此,并没有太多的感情波动,他是个很懒散的人,一个懒散的人所秉持的,永远都是在其位谋其政,自己只需要打探消息即可,其他的,该是姓秦的去头疼才是。
上官辰的密探近来忙碌的很,昼伏夜出,遍布在洛阳,通过无数个桩点,无数个眼线,不断的将消息汇拢在朱楼,而这朱楼,依然还是通宵达旦,笙箫阵阵,宛如梦境。
夜里的时候,上官辰在跟几个即将远行去长安的朋友送别,酒过正酣,却有人小心翼翼的凑到身边,低声耳语几句,上官辰不敢怠慢,告了一声饶,便起身到了宴堂一旁的小厅里,他心急火燎的道:“殿下有何密令”
殿下传来密令,这是很不简单的事,因为上官辰清楚,那位殿下和自己一样都是懒人,平时该管的事固然会管,可是撒手不管的事却绝对是丢给别人去做,一般情况,朱楼这里会得到神策府的命令,可是以秦少游私人名义传达的密令却是头一遭。
当得知有密令的时候,上官辰就立即清楚,这必定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绝对怠慢不得,他就是靠这个混饭吃的,当然不敢违抗命令,最后砸了自己的饭碗,所以忙不迭的接过了早已侯在这里多时的一个武士的手令,就忙不迭的展开,将油灯移近,聚精会神的看了一眼那一行蝇头小子。
看过之后,自然是将纸张放在了灯火上引燃,使其烧成了灰烬。
上官辰就这么站在这里,消化着刚刚得来的消息,而后脸色平静,吩咐道:“去请狄兄来,就说明日正午,还请他不嫌,来舍下一聚。”
第二章送到。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六章:凯子是吗
与狄家的接触,也就顺理成章的开始了。
马放南山的狄仁杰,显然没有料到,天子和娘娘刚刚动身,上官辰的交际手段便立即施展了出来。
不过这种接触,却似乎只是一个苗头。
倒是新上任的河南府大总管秦少游甫一上任,便已抵达洛阳,来见洛阳诸官。
这是一件大事,新官上任三把火,这大总管之职毕竟是破天荒的,况且许多人都在翘首以盼,都想见一见这位大总管的风采。
不过眼下,在洛阳城并没有大总管的治所,毕竟这是临时的职位,所以只能去河南府里会见诸人。
秦少游一大清早,便带着许多的护卫,以及王琚、杨炯人等,抵达了河南府。
河南府外头,早有人恭候,为首之人,当然是武三思。
武三思和秦少游是老熟人。今日武三思精神奕奕,率洛阳府上下官吏,足足数百人在此等候,一见秦少游骑马而来,便上前去,笑吟吟的行礼:“下官武三思,见过秦总管。”
所有人一起道:“见过秦总管。”
大家话音落下,眼睛却都不禁去看向秦少游。
许多人在想,武三思乃是梁王,如今却以下官之礼来见秦少游,却是不知,这秦少游会如何应对。
只见秦少游徐徐勒住了马,旋即跃下来,笑呵呵的朝武三思点头致意,道:“武使君辛苦,本官是否来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