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734(2 / 2)

“也是整天吹牛确实不好,要不咱们今天歇会找个地方喝两杯。”徐杰深以为然的点点头说道。

“那可不行,咱们现在打嘴炮就是工作啊,原来的时候是真枪实弹的打仗,现在也只能打打嘴炮了。而且你别说,今天还真一件要紧的事情。”杨用霖顿了顿接着说道:“那个我一直认为按照现在的建造速度,到了开战时即使我们有12艘舰队航母依然不够用。德国人估计今年就有6到8艘了。他们把两艘高速商船直接改成了航空母舰。同时又开工了新的航空母舰。这对于我们来说压力很大啊。而且考虑到航母舰队的战损以及轮换,实际上我们的战场保有量最多也就6艘,而且除了海战之外。反潜护航以及对地攻击都需要大量的航母,我们目前的建造进度要么加快。要么想别的办法。”杨用霖说道。

“而随着意大利的沦陷,德国人最多利用1年时间就可以让一些关键船厂恢复生产,部分配件生产企业的缺失并不是问题,德国企业可以弥补注入轮机、锅炉和电子设备生产的缺失。在未来,如果他们充分发力的话,意大利的造船厂和船台在保证同盟国舰队正常维修和保养的情况下同时开工2艘2万吨级舰队航空母舰和1艘3万吨级装甲航空母舰。德国人已经认识到了装甲航空母舰数量的不足,一方面动用意大利的产能来弥补这个不足,另外一方面开始建造中型航母。”杨用霖说道。

“而且这还是仅仅计算意大利的产能。德奥在巴尔干半岛的船厂也很快就可以投产,他们的产能还有提高的空间,而我们的盟友情况不是很乐观,美国和英国还未完全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法国人除了经济危机之外还不愿意履行自己的义务,在未来几年,协约国的舰队建造情况很不乐观。”杨用霖又补充道。

“都造3万吨级的装甲航空母舰肯定不行,我们的预算比较紧张。在非战时提高军费可能很难通过,而且要花钱的地方也有些多,能增加的数量比较有限。而且重型装甲航母的建造周期有点长。和平时期大概在3年左右。到了战时估计也要18个月左右。我们要想别的办法。”徐杰说道。历史上埃塞克斯在战时的建造周期就是14个月到20个月左右,现在华夏的3万吨级航空母舰比埃塞克斯更大更复杂,所以18个月的建造周期还是很合理的。

“18个月啊。一年半了。”杨用霖叹了口气说道。“咱们到时候能用的船台能有多少排除战舰维修和维护所用的船台,以及建造其它战舰的船台,我们现在大概有3个船台可以建造3万吨的航空母舰,算上这几年海军和民间计划新增的大型船台,到开战的时候能有6个就不错了。也就是说我们到时候一年最多开工的3万吨级航空母舰数量不会超过6艘。按照一年半的建造周期,我们平均一年补充的3万吨装甲航母的数量不会超过4艘。这还是理想情况下。”

“船台数量必须增加,6个肯定不够用。不过这些事情可能比较遥远了,到时候具体能同时开工几条还很难说。”徐杰对这个结果还是比较满意的,要知道历史上美国在41年和42年同时开工的埃塞克斯型航母的数量也不过5到6艘。到了43年才增加到9艘,如果华夏在大战爆发第一年能同时开工6艘3万吨级舰队航母的话。这已经和当初的美帝一个级别了。不过即使这样,徐杰还是敏锐的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历史上美国的埃塞克斯型航母数量不够用而这个位面,华夏想要单纯靠装甲航母支撑起海基航空力量同样不够用毕竟打个日本这样的三流强国美国都造了大量的独立级轻型航母,而这回华夏碰上的可是比日本厉害数倍的对手

“在和平时期建造3万吨级装甲航母的决策是对的,但是到了战时除了这些装甲航母之外,我们还急需建造周期比较短,攻击力较高的战舰,即使他们就是一个脆皮,但是考虑到前线的需要和建造周期问题,我认为建造一些一万多吨的轻防护航空母舰来承担释放ca战斗机和补充攻击力不足是很有必要的。”毕竟建造装甲航空母舰的策略是徐杰定下的,而现在,杨用霖的意见很显然在某种程度上否决了对方的提议。徐杰历来喜欢走精兵路线,但是现在看来,精兵路线未必够用。毕竟数量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优势。

“是我欠考虑了。我原本以为华夏、美国加上英国法国可以和平时期的积累来压垮对手。意大利的沦陷让德国人彻底控制了地中海。法国人的软弱又让我们失去一支强援。而对方的产能也超出了我们的估算。”徐杰点点头说道,表示接受杨用霖的建议,

“那么现在问题就来了,我们的量产中型航母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在兼顾经济性和生产周期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提高战斗力和防御”杨用霖继续说道。

“你今天能跑这来找我肯定会有想法吧,你们这些海军部的大佬们肯定会有一些想法吧,都说说吧,我今天首先是带了耳朵,然后是脑子,最后才是嘴,你放心大胆的说吧。”徐杰说道。

“还不算很成熟,总体来说就是选择一些比较容易造的船体来改造成航空母舰。比如说大型邮轮。而一些战舰的船体也可以改装,例如轻巡洋舰和重型巡洋舰。根据计算,一艘万吨级请型巡洋舰改成航空母舰后的载机量就可以达到30架以上。而15万吨的重型巡洋改成的航空母舰的载机量完全可以和我们早期的航空母舰相媲美。改进后的吨位大概在17万吨左右,甚至布置双层机库也是可以的。至于飞行甲板吗210米长27米宽还是可以的,虽然小了一些,但是也算具有一定的攻击力。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杨用霖说道。

“大型邮轮本身也不好建造,何况邮轮毕竟是民船,民船的防护和隔舱划分可是没法和战舰相比,而且拆掉上层建筑来改成机库本身也是一个巨大的工作量。虽然可以用补贴的手段将其按照军用战舰的标准来建造。整个主甲板也可以弄成直通式的,但是经济上来看并不划算。以前我们是碍于条约规定不得不这样做,而现在,条约已经不存在了,也就不用这么麻烦了。除了以前准备的航空母舰预备船之外,我们没有必要早新的预备船了。”徐杰首先否决了继续以大型邮轮的名义建造航母预备舰的想法。因为现在没有必要遮掩了。

“至于你说的其它几点吗我认为都有借鉴的意义。至于用巡洋舰的船体改航母吗我认为轻巡就算了,这些船体为了高速而比较狭长。上面布置飞行甲板时需要考虑稳性和重心。所以甲板会比较窄也会比较短。另外我总有一种预感在未来战争中,夜战和对地支援作战不会少的。我们需要保持巡洋舰的数量。重巡洋舰可以改几艘。但是也不要改的太多。”徐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