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613(2 / 2)

军人的天职就是战斗,在战争时期和敌人在战场上厮杀,和平时期为了预算和政客打嘴仗,各军种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展开争夺于是乎,在德国总参谋部的会议中,德国海军开始了和德国陆军之间的战斗,双方就两军飞机配置的数量和种类以及各种相关问题展开了ot热情而友好ot的探讨

军事从来都是和政治挂钩的,而政治又从来不是一家说了算的,德国海军和外交部已经开始游说其它同盟国国家,按照德国政府的想法,德国在未来十年之内需要建立一支集中了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西班牙和土耳其五国的联合海上力量,要是真的实现了这个计划的话,那么这支强大的舰队将不是任何单独一个国家可以抵御的奥匈和土耳其作为德国的铁杆小弟立即表示支持,并且愿意提供本土的港口作为联合舰队的基地西班牙态度有些模糊,不过经过一番试探来看,西班牙主要是想从中获得更大的利益,早晚也会加入的,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西班牙在1战中加入同盟国,已经彻底得罪了协约国集团,无论是美国想要古巴还是法国可能的打击报复都不是西班牙一个国家可以承受的,所以西班牙只能选择坚定的站在同盟国一边

而让德国人有性惊并且担忧的是,似乎意大利人对这个计划并不热心,作为同盟国海军中第二强的存在,意大利海军无疑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没有意大利海军的话,德国人估计西班牙和奥匈帝国海军最多也就和法国战个平手至于土耳其舰队先别说实力问题,德国人还打算让土耳其在印度洋发挥作用呢而且从地理上看,意大利正好处于了地中海的中心,再加上利比亚,将整个地中海分成东西两半,优良的地理环境加上一定量的飞机绝对能将地中海锁死因此,意大利的动向让德国人感到十分的担忧,他们现在还拿不准,意大利人到底是单纯的因为签订条约时自己被阴了而发泄不满,以便在未来获得更大的利益呢,还是说真的准备和同盟国集团分道扬镳

后者绝非空穴来风,意大利和奥匈不同,他和德国之间没有那么紧密的关系,意大利和西班牙也不一样,毕竟前者的实力可比西班牙强多了,如果意大利想要中立的话,无论是协约国还是同盟国都不会逼迫过甚,而意大利的缺失对于德国的战略来说无疑是重大打击,现在威廉二世是真的有些后悔了因为一时的莽撞,德国就面临着失去一个重要盟友的危险

感谢书友zhouyu1976的打赏熟悉历史的书友们应该知道1战结束后影响海军发展的一次会议吧战争结束了,但是各国在会场上会有新的战斗,希望大家能喜欢

第一千零一十六章华夏空军

就在德国海陆军还在讨论着航空兵问题的时候,华夏同样在考虑自己未来的空军体系架构,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海军老大杨用霖和陆军的代表彭毅就在为准备成立的ot海航ot以及ot陆航ot四处奔走不仅仅是在议会中争取更多的预算和配额同时也在整合航空工业,毕竟要有合适的工厂为自己提股机啊,而且陆航和海航的要求又不尽一样所以海军方面扶持了在沈阳的飞机制造厂,而陆军方面则扶持了一个在成都的飞机制造厂,这就是后世有名的沈阳飞机制造厂和成都飞机制造厂前者主攻使用风冷发动机的战斗机,后者则主攻使用液冷式发动机的飞机

这仅仅是两家战斗机和单发攻击机生产商,实际上当时华夏还预备成立专门的重型轰炸机,运输机和民用客机生产商,不过因为这些和目前的海陆军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所以说杨用霖和彭毅并不是十分伤心华夏不是没有类似英国人的v1500和德国人的巨人式轰炸机,只不过这些大家伙大多都是独自编组,除了海军拥有一些四发轰炸机作为海上远距离侦察之外,其它的并没有掌握在海陆军手中,已经隐隐有了独自成军的可能

ot我会根据海陆军的情况以及需要来安排海航和陆航的,除此之外,我还会在海陆军之外建立一支和海空军并列的第三个兵种空军ot在一次国防部的会议上,面对穷追猛打的海陆军部长,徐杰给对方交了个底而这让两人结成了ot统一战线otot如此多头指挥的话,肯定会造成指挥混乱的海航负责港口附近和海基航空兵,陆军管剩下的就行了,何必闹这么麻烦ot杨用霖和彭毅对此表示十分的不理解

作为穿越者的徐杰对此有深刻的了解,空军早晚要自立门户的,历史上美国陆军在2战结束后就将全部的固定翼飞机都交了出去,随后形成了美国空军而从2战上看空军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战术空军,以德国和苏联空军为标准,其重点在于保证己方制空权和支援地面战斗对纵深目标打击能力十分有限,而另外一种则是战略空军,比如说美英对德战略轰炸,英国皇家空军和美国的第八航空军麾下的大量的4发远程轰炸机组成的编队对地方纵深的工业基地,城市和各种交通枢纽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战略攻击

在徐杰的计划中,2战技术条件下,陆军可以拥有一定量的飞机来保证己方空域的安全,以及为前线提供各种支援但是这支隶属于陆军的航空兵规模不会很大,只能执行战术任务,最多是部分履行战役支援任务也许有人问,为何不给陆军配属大量空间呢徐杰对此是这样考虑的,作为陆军一方来说,他们关心的是地面部队能否完成自己的任务为此一切行动都会围绕这样的安排来展开而航空力量在这样的规则下多少会受到限制和影响,比如说俄国2战时,陆军的要求被放在第一位空军作战部队一切围绕陆军来展开,在必要的时候攻击机必须强冲对方防守严密的地方,而负责空中掩护的战斗机也必须一直在战场上空盘旋提供掩护,他们缺乏应有的灵活性,即使战斗占优情况下也不能离开战场追击对方空军,而这样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从培养的人员角度来看,一名飞行员显然比培养一个坦克组要费劲的多而要从经济角度来看的话一架单发飞机比坦克要便宜一些,但是双发飞机绝对要比一般坦克贵多了,而四发飞机的话造价更是高的吓人而且更重要的是,陆军一般都将精力放在战场上,而4发重型轰炸机一般执行的任务都是远距离水平轰炸,针对后方的重要设施和交通枢纽展开的执行前线战术攻击的话一般单发和双发飞机就够了没必要非要带上重型轰炸机4发轰炸机没法大角度稿轰炸,对于战术目标的精度非常一般,除非是地毯式轰炸,否则还不如用能稿的单发或者双发轰炸执行战术任务

从集中使用的角度来看,只有当重型轰炸机数量多到了一定程度其战斗力才会有质的变化,这不仅仅体现在载弹量的累加上,同时也体现在战术应用上,比如说飞机多了,可以摆成一个密集的盒子队形来抵御对方战斗机的攻击,在对空火箭弹出现之前,单纯凭借机炮硬冲盒子队形的德国飞行员还是相当惧怕b17这种全身上下有一打以上50机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