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469(2 / 2)

由此可见,等到16寸炮出来再装备战舰显然是不可能的,华夏共和国不可能容忍十年不更新舰队。所以,最为稳妥也最为保险的办法就是晚几年开工,比如说1911年开工,然后在1914年左右服役,在这个历史位面上,因为各种科技的进度有所提前,所以在1914年服役装备15寸舰炮的战舰还是十分可能的。而这一级战舰将使用至少20年的时间,必须精工细作

根据徐杰的设想,这艘战舰的设计几乎延续了现在已有超无畏的设计,不过是放大强化。同时对于一些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改进。从设计思路上来看,徐杰将这一款战舰同样定位为快速战列舰,航速肯定达不到战列巡洋舰高达28节的航速,但是在布局合理动力先进的情况下,在保持火力和防护的前提下达到25节到26节的航速还是没问题的。伊丽莎白女王号其实就是这个思路,不过因为设计问题让英国人搞砸了。但是思路还是正确的。

因为要作为华夏海军未来的中坚力量,所以这级战列舰至少要建造4艘,最多建造6艘,剩下的吨位则为未来的16寸战舰留下空间。按照徐杰的推测,因为德国的强化,以及美国更早的表露了倾向英法的态度。这个一战怎么也要比历史上打的时间长吧,在战争时期,所有的国家的军工研究进度都会比较迅速。如果1战打六年的话,恐怕在1战中,华夏就能顺势完成新的16寸舰的设计工作,并且开始建造。

而当这级战舰真正形成战斗力后,到那时候为华夏海军服务了十几年的龙兴级战列舰和龙泰级战列舰就可以考虑功成身退了。如果这个计划可以成功的话,那么至少在20年之内,华夏海军在远东的地位将是无法挑战的。

而就在处理完了海军的相关事宜后,陆军那边又有新的事情了,俄国政府同意继续派遣更多的官兵来到华夏接受训练,并且愿意大量采购华夏武器来武装俄队,而第二批人员的总数将达到8000人左右,在1908年5月间正式开始训练。而对于俄国的这个要求,华夏自然愿意接受。

感谢书友zhouyu1976的打赏,以及书友、我最爱赵云、一个男人在飘、不想死的小白的月票支持。

第七百八十八章高尔察克和邓尼金

军种之间存在竞争,但是同时更存在合作,即使历史上最不合的日本海军和陆军不是也在太平洋战争中合作了几回比如说扫荡东南亚,再比如说拼死卖血的瓜岛之战。在进入一个新的环境之后,因为彼此之间的不熟悉以及待遇等问题造成的隔阂,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逐渐被冲淡,虽然在华夏的俄国陆军训练营中海陆军之间的争执甚至是打斗事件依然存在,但是在高尔察克和邓尼金眼中,这种情况已经很不错了,海陆军内部都经常斗殴,更何况军种之间呢

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的交流,高尔察克和邓尼金发现自己的部队都有各自的短板,而且两人充分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两人手下的5000名俄国海陆军精锐将是华俄军事培训计划中最为精锐的一批了,这批人至少都是班排级的指挥人员,而且拥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在交战过程中也都有一猩圈可点的表现。可以说俄国海陆军经过第二次华俄战争后,没被打死的精锐几乎都在这里了。

这些人在回到俄国后将作为基层和中层军官的种子,配合上从各地征调的老兵组成一支名为俄皇近卫军的部队,这支部队规模不大,但是装备精良并且配有超编的后勤支援单位,比普通俄国部队的机动性更强。他们的军饷和耗费将直接由英法两国负责提供,他们的武器也将是全套的华夏货。对这支部队的战斗力,无论是高尔察克还是邓尼金亦或者英法俄的高官都抱有很大的期望。

但是随后来的人员可就没这么好了,这些人员成分比较复杂,有上次筛选落选的人员,有新服役但是表现比较好的,有中层军官前来深造的,也有托关系走后门来镀金的。人员素质的残次不齐,这对于高尔察克和邓尼金来说十分的麻烦,而更麻烦的是。这回依然延续了海陆军之间的对立,海军的送海军人员,陆军的送陆军人员,高尔察克继续管海军,邓尼金继续管陆军。

对于这一批人员。高尔察克和邓尼金都不看好。成分太乱会导致管理困难,而且这些人员的素质明显无法和第一批受训人员相比。两人的得力助手不少要回到俄国领兵,队伍难管理了。人员繁杂了,自己的助手反而走了一批。再加上其中有不少“有背景”的人存在。自己这两个连将军都不是的军官可是感到亚历山大啊。如果他们属于混日子的人,那自然好办。但是可惜的是他们偏偏是干实事的人。这就让他们异常纠结。

于是,几乎可以用老死不相往来来形容的两人最终终于坐到了一起。而讨论的问题就是今后双方如何管理这些从俄国来的新人。这批人中有一些在俄界闻名的“纨绔子弟”也有一些被怀疑为某些“山头”的密探,对于这些帮不了只能帮倒忙的家伙,高尔察克和邓尼金是绝对不欢迎的,而且也是管不了的。于是乎两人想起了自己的金主,英法两国驻训练基地的代表,俄国官僚可以无视自己这两个小卒。但是对于背后的金主说的话必须仔细考虑一下。而且英法也有意思想让这支部队与旧俄军保持一定距离,毕竟现在尼古拉二世在台上大家都是盟友,要是旧有政府被推翻的话,是不是盟友就难说了相对而言,一支终于协约国的军队比一支终于俄国的军队对英法更有利。

从补给和装备上英法已经几乎将这支新军和旧军隔离了,即使那胸到俄国的新军官兵。以他们为骨干带出的部队也将以独立身份出现在俄军战斗序列中,他们不从属于地方军队,而是作为一支沙皇近卫军的身份而存在。直接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