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457(2 / 2)

俄国政府中的各种问题和拖沓的效率首先就限制了工厂的产能和效率的提高,以至于俄方方向,从外国购买炮弹居然比自己官厂生产炮弹还要便宜而让私营企业生产重武器又存在着重重顾虑。所以尼古拉二世虽然采纳了部分意见,但是整个过程却比较缓慢。俄国的军工体系在缓慢的更新着自己的步伐。

而来自外界的影响则比较复杂,其中英国人这一次又扮演了一个不太好的角色。如果想要扩大产能,首先就要统一军队中各种武器的规格。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知道的事情。俄国人的武器规格和英制是不一样的,和法国人的公制也有区别。俄国人想要更新自己陈旧的武库首先要做的就是统一标准。按理说这一次应该不关英国人什么事,但是实际上英国人还真掺乎上了。

“俄国政府现在已经很不稳定了,即使有我们的贷款有我们的技术,他们在对抗德国的战斗中依然不被看好。而且更重要的是,德国已经在俄国政府中埋下了暗桩。战场上的失利会导致政局的剧烈动荡。而如果俄国屈服甚至加入德奥一方的话,对于我们显然是灾难性的,而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我认为英法两国有必要在俄国埋下自己的暗桩。”在一份英国绝密报告中英国人这样评价此时的俄国和英法需要做的准备。

而在政局动荡的时候,什么样的暗桩最为保险呢自然是一支和德国死战到底决不妥协的军队最为保险这支部队必须和俄国旧有的官僚体系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防止被德国人渗透和利用。而这些原因也从一定程度上促成了英法要求华夏为俄国培养陆军的计划实施。

而这支新军队和旧军队中最显而易见的区别就是,他们使用的武器都是标准的华夏制式武器,其中绝大部分重武器和英国也是通用的,因为原因很简单,华夏陆军的6寸重炮、47寸重炮和12磅炮是海陆通用的,而海陆通用的话就代表着和英国海军通用。就代表着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华夏制式和英国制式十分接近嗯,这个让英国人很容易接受,而且让华夏供应这些武器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即使算上运费,华夏共和国生产的武器和弹夜是比俄国官场生产的便宜同样的英国贷款可以武装更多的军队。

为了让尼古拉二世支持这个计划,英国人甚至表示这支部队的费用和消耗都可以由英法两国来提供,在英国特使的描述下,这支全盘英法化的部队将组建成一支精锐的快速机动部队,以便在最关键的时刻投入到最重要的战场上。这些军队将被编组为一个独立的集团军进行部署和作战,他们将由沙皇最为信赖的元帅来指挥。当然,还会有英法陆军的高级参谋人员来提供“协助”。

这个意见在尼古拉二世看来还是可以接受的,因为他认为到了最关键的时候英法不会再做对自己不利的事情,而且这支军队还可以节省大量的经费。更为重要的是,英法比自己还不能容忍对德妥协。此时的尼古拉同样意识到德国人可能正在自己的宫廷之中寻找“代言人”。所以培养这样一支能打硬仗并且绝对不会“投降”德国的部队还是很有必要的。

因此俄国的军事改革在一开始就呈现了“双轨制”的特点。一方面是旧军队的规模继续扩大,同时增加了军工生产能力,部分军品还是扩大在民间工厂的订购。这些部队的指挥官依然是旧贵族。整个体系和指导思想依然是俄国旧有思路。这支部队从数量上来看构成了俄国陆军的整体。而另一部分则是在英法华夏三国重新打造的新式俄军。三个各怀心思的国家居然在这个问题上罕见的达成了一致。为德国“培养”一个永远的敌人成为了三国共同的目标。

“这支军队除了要彻底隔绝亲德势力的影响之外,还要隔绝俄国国内各种其它势力的渗透。比如说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或者其它什么政治势力,对了,还有沙皇的大贵族们,这将是一支纯战斗部队,一支为了维护协约国和诺曼诺夫王朝统治的纯战斗部队。”在英国政府文件中是这样描述这支部队的。

有一句话,是怎么说的呢,叫人是一种不会满足的生物。当在英法华夏等国的帮助下俄国陆军开始缓缓恢复的时候,沙皇尼古拉二世还是对它的舰队有些念念不忘,不知道是不是君主们对这些海上的浮动堡垒有一种共同爱好,反正历史上无论是德皇威廉二世还是尼古拉二世亦或者奥匈帝国的弗里茨。他们似乎都非常热衷于建造大型战列舰。

一方面俄国人联系英国船厂看是否能为俄国建造一批新式战舰。而另一方面俄国政府则电令依然在东南亚的埃森。让他和杰里科会面,然后就俄国海军的未来听取一下这位未来的英国大舰队司令的意见。而这一次让埃森感到相当意外的是,杰里科在私下里竭力阻止俄国人购买英国新设计的无畏舰。

“听我说,我的朋友。为了俄国海军能有一个更好的未来,为了波罗的海的安全。我希望未来的俄国舰队不要从英国购买战舰,至少是不能购买英国设计的战舰。费舍尔这个老眼昏花的家伙将海军建设弄的一团糟,我实在无法想象一艘战舰在吨位不变,火炮扩大15寸左右,航速提高2节的情况下。它的防护到地会变成什么样子。”杰里科满含怒气的说道。

杰里科是实在没有办法了,作为一个有良心的军人,作为一个有大局观的军人,他实在是不能看着英国海军掉坑里的情况下再看到俄国海军也掉坑里英国人家大业大丢几艘船没关系,但是俄国人可不行啊。而且波罗的海太小了,小到了几乎没有回旋的余地。

“那我们怎么办德奥意三国不可能给俄国提供军舰,而我对俄国自制军舰和美国船实在没有信心。我们的战舰性能始终弱于对手,这不是一个好的情况。”埃森脸色微微一变。

“其实从华夏购买军舰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至少现在看应该没问题。为了节省军费,华夏海军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不会大量添置战舰了,而为了养活那些造船厂和工人,他们一定会承接外国订单,土耳其人和德国人已经准备鄂了,你们也要快点动手。”杰里科看来周围的人小声说道。

感谢书友zhouyu1976的打赏以及书友虎愤仕的月票支持和书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