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30(2 / 2)

所以除了调动一部分重炮和步兵用于从南边对平壤城的清军施压,野津道贯的绝大部分步兵和几乎全部的骑兵。加上几乎全部的轻炮,臼炮和行营炮都被用来堵北洋陆师的后路。而这正是让聂士成担心的,正面挡不住了,可以换换后撤,层层阻击。毕竟山地元治重炮虽多但是代价就是机动性过低。所以聂士成一旦决定后撤,那第一师团的重炮兵就很难发挥相应的作用。但是后路被堵了,明显就不好玩了,自己离开坚固的城防去攻击对方的预设阵地那攻守之势可就全变了

所以在后路被彻底封堵前,聂士成就将相关情报送了回去。而自己也开始着手准备突围。突围讲究什么轻装快速,除了必要的补给和武器外其他的锅碗瓢盆都要丢了,更何况,从平壤城到西部海岸也就30k的距离。所以,在补给方面。聂士成尽量压缩口粮,而增加武器和弹药的比例,为啥呢野津道贯还有数道防线等着你呢,至于帐篷啥的能带走就带走,带不走就直接烧了。

另外就是火炮问题。说实话,现在北洋陆军前线的75级别的行营炮那是基本上没剩多少了,长时间高强度的火炮对射,双方都有掩体,那就是看谁的炮多谁的炮大。毫无花巧可言。迫击炮和掷弹筒因为转移方便损失较小,而且可以随军携带不成问题。但是北洋陆军剩下的那些重榴弹炮可是个问题,这个数吨重的大玩意可不是好移动的,对于缺乏马匹的北洋来说,当年可以慢慢往平壤运,但是现在撤退,可就不好办了。

“把全部炮弹打光,然后炸了吧。”看着眼前的重炮,马玉昆觉得自己的心都在流血。北洋野战部队何时有过这么好的火炮威力大不说,射程还特别远,要不是这叙炮,平壤驻军也坚持不到今天。

“军门,我们把它拆了运走不行吗绝对不拖后腿的。”一个班长乞求道。

“炸了,这是命令。”马玉昆虎着脸。随即走到火炮旁边指着里面的膛线说道。“这么长时间,这门炮的炮管也快废了,回去,有更好的装备和火炮等着大家,我马玉昆保证。说完马玉昆指了指旁边的从总部派来的工兵说道,“打完最后一发炮弹,就炸炮”

就在马玉昆处理炮兵后事的时候,聂士成也终于收到了徐杰的回信。里面一封信一张图。一看图,聂士成立马乐了这是一张野津道贯最后的防线草图。上面没有标注出火力点和兵力部署,只是在地图上将野津道贯的几条主要防线的位置标了出来。野津道贯想法很好,布置的也极其正确,就连着防线选定的位置也不错,防线与防线之间保持了足够的纵深,即使第一道被攻破,自己的溃兵依然有机会重整。但是,野津道贯犯了一个最致命的错误

他的防线离海边实在太近了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野津道贯的后面几道防线根本就不用聂士成动手,徐杰的舰队只要一到,一顿乱炮下去,那几道在野外修筑的防线就彻底完蛋了陆军炮是什么炮能和舰炮比吗就拿山地元治的攻城炮来说吧,不到8k的射程,217kg的炮弹看似很威武,但实际上呢和加里波第型战舰的10寸主炮可就差远了,人家20度仰角可以打出18k的射程,炮弹是227kg的炮弹。射速更是没法比。

即使归元级的8寸40主炮投射量在陆军看来也是相当恐怖的。至于上面众多的6寸或者47寸速射炮。这些在战舰上相当常见只能作为副炮的火炮放到陆军里那就是师团甚至军级才能有的武器而且还是速射般的。这要是在对方火炮射程范围内不知野战工事的话,那不是找死吗莫非野津道贯脑袋烧掉了

这可是有点冤枉了野津道贯。不管咋说,人家作为一个师团长,最基本的军事素养还是有的。之所以做出这样的战术安排无非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地理问题,从平壤到海边直线距离也就30k这要是没事的话,一天就到海边了。而且这30k还有一部分被平壤驻军控制。这样一来给野津道贯布置的距离也就是20来k了。人家北洋陆军虽说损失惨重,但是在重炮的支援下,几万人冲过这20多公里那是一点难度不是太大。其次,如果北洋在滩头建立锚地的话,北洋增援部队一旦上来接应,那局面就成了两支北洋军去夹击第五师团了。这没有重炮还被两面夹击。那还咋打

第二嘛这个问题就比较复杂了。野津道贯根本就没把北洋舰队组团围观的因素做太多的考虑。为啥呢这要从日军大本营说起。日本舰队被彻底击败后,关于是否把大同江外海海战通报给前线这件事进行了讨论。你不说肯定是不行的,这么大的事情必须要让前线的将士有所准备,但是你怎么说呢就是日本海军几乎全军覆没就跑回来3艘船,北洋舰队一艘没沉自己补给线危险。大家省着点用吧。这通报要是发下去。那前线不乱了才怪

所以,经过大本营一干大佬的斟酌。战报写成了:“大同江海战过后,敌我双方损失惨重,我联合舰队剩余半数战舰,而北洋舰队也损失巨大,数月之内无能力再战。”这种战报明显属于那种撒谎不打草稿的啊,这可比将屡战屡败说成屡败屡战要高明的多了其实吧,日本2战时都能把中途岛说成大胜,其战时的扯谎能力可见一斑啊大本营认为陆军不会和海军扯上嘛关系,最多也就是补给的事情,但是出乎意料的是,野津道贯的计划正好等于往北洋舰队炮口上撞这不是找死吗

总之因为主观或者客观等诸多方面的原因,野津道贯这个看似完美的布局从开始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而等待第五师团的将是血与火的地狱

第二百四十一章兵分两路

在陆军占优,海军几乎全军覆没的状态下,如果日本想打,最好的办法是什么无疑使扯着朝鲜海峡雷彻有效的时候,尽全力把陆军和补给送到朝鲜,发挥陆军优势向清国发起一攻势。虽然这一波有胸光返照的意思,但是对于已经濒于崩溃的日本来说,这是最好也是最后的办法。

所以在山地元治和野津道贯合力围攻平壤守军的时候,日本大本营一不做二不休,又将日本第三师团派到朝鲜。别看名义上就是一个师团,但是日本大本营考虑到以后的补给可能很难运输的情况,为了提高第三师团战斗力,专门将其它尚未参战师团的精锐部队和武器强化给第三师团,不但满编满员而且个别主力部队还有超编。而且为了提高第三师团的持续作战能力,还为第三师团配属了大量的后勤支援单位,例如第三师团就有专门的弹药大队,这支部队是专门负责运输弹药的,与日军的辎重大队是分开的。

同时第三师团还有专门的卫生队和野战医院所以说,无论是装备,人数还是持续作战能力,第三师团都是出类拔萃的也许人数没有山地元治的第一师团加第十二旅团人多。但是火力和补给能力桂太郎的第三师团绝对不亚于远山集团,至于一直走背字的第五师团就更不如了。

日本大本营花费如此大的精力的目的是什么呢不是为了增援平壤战场,而是为了尽快冲破鸭绿江防线,将战火烧到清国东北,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谈判中占有主动,也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威胁盛京来迫使清国认输。当然了,攻打北洋舰队的大本营旅顺口也是战略目标之一。既然海上打不过北洋舰队,那就从陆上抄北洋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