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领了地表阵地,但是面对凶悍的火炮,让日军的占领变的毫无意义,虽然山头上已经没有了敌人,但是自己也待不住,更别说巩固阵地扩大突破口或者巩固缺口了。在经过10分钟的高密集炮击打击后,1号堡垒的日军大部分非死即伤。即使侥幸轻伤的,在高强度的炮兵打击下,士兵们的精神也被彻底击垮。“他们就像一群没有思维的动物一样,抱着头蜷缩在一个角落里,任由指挥官踢打甚至是用枪威胁,他们也不愿意从哪个并不安全的角落里离开。”时候一名幸存的军曹如此描述当时日军的情况。
大岛义昌看着山坡上自己部队的惨状,气得浑身颤抖,他不仅仅是因为打了败仗而生气,而是上升到了“国家大义”的层次。要不是因为海军那些马鹿们擅自开战,而且还打输了,连带着陆军跟着一起倒霉,自己至于让清军的火炮打的这么惨吗现在怎么办一是撤退,准备和右翼汇合,换条路走。另一种就是继续强攻。后者显然不可能,这一波就死伤近400人,你说这仗怎么打据他估计,聂士成部至少有3000到4000人在对面的月峰山上,至于炮兵,更是数倍于他,这种光吃亏的事,他大岛义昌不会干的,所以,大岛义昌果断的决定准备撤退。但是就是他准备筹划后续战斗安排的时候,后方失火了。
“行了吗”在距离大岛义昌炮群后方800米处的树林中,一小队华人武装正在安装着一件大杀器,而在他们后面,越来越多的华人士兵摸了上来并各自寻找掩体构建阻击阵地。一个4人的小队在其它人的帮助下,快速的将一门小炮组装完毕,从外观上看,这门火炮与马克辛机枪及其相似,只是大了不少,口径也变成了37。供弹也是用25发的弹鼓供弹。这就是马克辛诺邓菲尔德公司推出的新式武器缗冢饩褪桥砗7峥谥心歉鲆环种涌梢源虺00发炮弹的武器而重量仅仅145kg,再加上炮架,勉强可以让连级部队携带。而因为曲射的弹道和超高的射速,对于没有防护的软目标,绝对是超级大杀器,而经过短暂的准备后,华人炮手们已经将不远处的日军炮兵牢牢锁住,现在,这件首次投入战场的武器终于准备开始发威了
“这种武器就像它的前身马克辛机枪一样,射速极高,但是它比马克辛机枪更可怕,只要几秒时间,他就可以把几十发炮弹打到你的阵地上,威力足够毁掉一个炮兵小队”事后一位不知名的日军炮兵中尉如此评价37缗凇j导是榭鋈肥等缯馕蝗站偎裕诘谝环1诘涞饺毡九诒蟮睾螅伺谑衷诰肝5髡螅秒时间内就打光了25发的弹链密集的炮弹在几秒钟内覆盖了整个日军炮兵阵地。被引爆的弹药更让日军唯一的炮兵阵地彻底毁灭,一个炮兵小队没有跑出去一个热,在破碎的弹片和剧烈燃烧的火焰中。只能听见炮弹的炸裂声,木质弹药箱因为燃烧而发出的噼啪声以及不时传出的惨叫声。而炮击结束后,日军甚至都不能确定对方的袭击来自何处,毕竟整个攻击过程不过几秒钟,而且打的还是曲射弹道。在掩体后面开火的。
不过这对于大岛义昌来说已经足够判断情况了,自己的后路断了,而且截断自己后路的部队还有炮兵。而在炮兵被偷袭后,自己手下能用的部队已经不到2000人了。“必须要赶紧撤退,否则等清军从月峰山上冲下来,就没机会了。”大岛义昌果断命令部队丢弃一切不需要的瓶瓶罐罐。除了食品和武器外其它全部扔掉。稍加整备后准备后撤但是可惜的是,华人旅的兄弟们已经不会给他们机会了。在敲掉对方的炮兵阵地后,华人突击营的两个连中的60和82迫击炮开始对已经暴露出来的目标进行炮击,日军当时正在收拢从前线溃败下的部队,本来就十分混乱,而现在遭到猛烈的炮击后,更是乱成了一锅粥,日军从没有见过这种射速如此之高的武器,伴随着炮弹划过天空而发出的刺耳尖啸声,一朵朵死亡之花在日军后方盛开,而人的本性让遭到炮击的日军下意识的向月峰山方向撤退,而这正好和退下来的日军挤成一团,所谓的建制已经完全被打破。军官找不到士兵,士兵也无法找到自己的上官。混乱后的军队实际上已经没有任何战斗力了。
眼见自己的撤退计划因为突然发生的变故而演变成了溃退。大岛义昌知道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现在绝对在犹豫了,于是,在纠集了几百人后,大岛义昌亲自带队向着炮击发起的方向发动冲锋,现在的情况是,继续跟着乱军撤,肯定过不了月峰山。只能迎着对方进攻的方向发起反冲锋,才是唯一可行的计划。但是区区几百人的猪突,面对拥有机枪和迫击炮的防御部队又能如何面对飞蝗般的弹雨,成片的日军在冲锋道路上被扫倒。而大岛义昌也成了第一个被机枪打死的日军高官。而日军决死反扑也因为大岛义昌的死亡而被瓦解。与此同时,在月峰山上的聂士成部也开始冲下来。顺风仗谁都会打,大量的北洋旧军在几挺机枪的支援下,顺利的切入混乱的日军中,并成功进行分割。而日军在遭到连番打击后,军官又无法有效的收拢残部,被歼灭只是个时间问题,除了个别死硬派,大势已去的日军大多选择投降,就这样,悲催无比,缺少补给和弹药的大岛义昌旅团主力面对以逸待劳,拥有绝对优势的清军。不到一天就全军覆没了。
4000字的一章大家支持一下吧。本周没推荐,作者很没有动力啊
第一百七十三章激战成欢三
大岛义昌主力覆灭后,剩下的攻击方向自然就是武田这个偏师了。在留下一部分人打扫战丑,聂士成立即带领主力约3000人前往佳龙里村。而武田现在也很郁闷,他意识到对面的村庄不是自己可以攻占后,便决定立即放弃原有作战计划,带着部队向主力部队靠拢。结果和聂士成的支援部队正好走了个对头。双方谁都没有料到这种情况,一场遭遇战就这样出人意料的爆发了。
聂士成的前锋是华人突击营一个连和北洋旧军半个营,大约400人左右,而日军前锋人数稍少。仓促相遇时,华人连的迫击炮和重机枪还没有来得及展开,双方就纠缠到了一起,这是甲午战争爆发以来,双方第一次遭遇战也是第一次白刃战,无论是华人,还是北洋旧军,亦或者日军,在短暂对射了几轮后,便进入了近距离的肉搏战。而这时双方的训练水平和抵抗意志的差异就充分显现出来了。相对而言日军在拼刺技术上师承法国,而法国人可是号称欧洲拼刺刀无敌的陆军。而且战术配合十分出色,3个背靠背的日军完全可以挡住5到6名北洋旧军的进攻,而旧军中的拼刺技术虽说也算勉强合格,但是没有受过专门的配合训练。要知道这拼刺刀也不是看个人身手的。所谓的高手在3把刺刀的轮番攻击下,也是挡不住的。而旧军恰恰在配合方面没有什么经验。而这样一来在人数相当的情况下,日军抱团的小组战法就开始逐渐显现出优势。而抵抗意志并不坚强的旧军在意识到对方是个硬骨头的时候,明显就会士气衰落,而在明晃晃的刺刀和飞溅的鲜血刺激下。整个战局已经从不支向溃败演变了。但是在另一边,面对有丰富巷战和群架经验的华人前武装人员组成的华人先锋营,日军第一次明白原来近战还带这样玩的徐杰那个位面上有这么一句话,叫流氓会武术,警察挡不住。更何况这群有这丰富群架经验的华人手中还拿着手枪作为彭海丰的前帮会成员,没人一把手枪还是配的起的,而在南洋,他们也没少和当地那些拿着巴冷刀的土著开片干架。至少在实战经验和心里承受能力上明显比日军那些没砍过人的士兵强上不少。再加上受过严格的训练,而且从南洋开始就有配合经验。而且多是子弟兵,这配合上也占有绝对优势。
而在双方交战时,日军为了防止步枪子弹近距离穿透力太强而产生误伤。所以人家老实的把子弹退掉。然后嚎叫着冲上去了。而那边华人吗,怎么说呢,也十分老实的把步枪扔掉没错,你没看错,大部分华人把手中的步枪扔掉,然后拿出了自己私自准备的各种近战武器,从大刀,马刀,巴冷刀甚至是弯刀应有竟有。而另一只手吗,拿着徐杰设计的1889年式战斗手枪或者是自卫手枪日军冲锋,刺刀如林,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寒光。而冲在第一排的华人武装手中战斗手枪上的蓝色烤蓝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这寒光。而这批手枪还是徐杰改进后加装了快慢机的连发枪在北洋兵工厂中被称为1889年战斗手枪k2版是内供版非卖品在欧洲市面上也根本买不到在不到50米的距离上,双方已经开始交手了,这种情况任何一个有脑子的人都可以想象得到。一波劈头打下的弹雨瞬间就浇灭了日军拼刺刀的激情,第一排至少20把1889年式战斗手枪k2版的齐射。每把枪20发子弹,整整400发子弹在不到50米的距离上20秒内打光整个日军前排直接被打崩。中弹后跌倒的日军把第二排的冲锋路线也挡住了,顿时整个冲锋顺序发生混乱,而此时,一手拿刀一手拿着自卫手枪的华人士兵则直接越过第一排枪手,掩杀过去。一阵刀砍枪打。双方战到一处遇上抱团的日军直接开枪打散,遇上单个的靠的比较近的,直接上去砍。与日军三角配合亦或者背靠背的配合不同,因为华人军队中引入了“手枪”这种大杀器,所以近战过程也变成了一排一排的上,前面的打完了子弹,向后退一步换子弹,然后第二排上去,如此交替。白刃战历来都是十分血腥的,即使有了自动手枪这种东西,最终双方还是免不了要用刀子说话,虽说华人这边大部分刀子没有对方长,但是不知是从哪些武师们学来的各种招式还真让习惯了正规刺杀对练的日军十分不适合,而且相对于当兵混饭吃的旧军来说,这些子弟兵战斗精神无疑更加顽强。而见惯鲜血的华人士兵在鲜血的刺激下更加剽悍。伴随着飞溅的鲜血和受伤的人的垂死挣扎声以及刀砍到骨头的脆响声。当然更多的还是1889年式系列手枪的点射声和子弹入肉的声音,日军前卫与清军前卫的交战态势变成了,华人那边追着日军打,日军追着旧军打。这种场景让赶到战场的聂士成看到后,心里充满了苦涩。
不过这种情况很快就结束了,随着聂士成带着主力赶到,一共也只剩600人的武田支队也再厉害也经不起几倍清军的攻击,何况不是还有一队拿着手枪违规肉搏的华人先锋营吗双方军队纠缠在一起,武田的部队也没法撤下来,自己本打算带着没上去的部队换条路跑,但是一回头整好撞上了从佳龙里村追过来的清军。的,退路也没有了,被数倍清军保卫的武田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要么战死,要么投降。不过在关键时刻,这位日本军官还没来得及选择,一发迫击炮弹落在了他旁边,巨大的爆炸直接把他炸晕。然后,在他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在清军的野战医院里至于600人的部下怎么样了这个还用问吗被3000多人团团围住,没有逃脱的可能啊
成欢之战在2天内结束,缺少补给和重武器的大岛义昌旅团在撤退过程中遇上占有绝对优势的5000多聂士成部队。全旅团上下3000余人,除了个别分散突围的。被歼灭,击伤,俘虏约2500人。但是聂士成本人并不觉得轻松,自己又绝对优势的武器和兵力,而且占据地利。5000多清军居然也死伤1000多人。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华人半个营,伤亡不足50人,虽说考虑到武器点差距,但是依然让聂士成感到十分的惭愧。他明显能感到,旧军在战斗中往往有一种应付和从众的心理。所谓的应付不是他们作战不够勇敢,而是他们在战斗中太不动脑子里。而这不仅仅是思维蒋的问题,德国顾问教的一点都不少,但是旧军普遍无法理解其中的精髓,而是凭着本能或者是多年来养成的习惯去战斗。而所谓的从众心理就更简单了,顺风仗的时候从众一下不算什么错误,但是一旦遇上逆风时,也许在整体斗志还未丧失的情况下,整个阵线会因为少量人的动摇而导致溃败这才是聂士成最担心的,至于士兵的战斗意志,聂士成从开战开始就没对这些抱着当兵吃粮为目的的士兵抱有太大的希望。赚钱是好的,但是保命是第一位的。在战前可能士气满满,但是在体会到战争的残酷后,士气立马下降,尤其是遇上硬骨头的时候,根本不能依靠。这东西从淮军建立开始就一直存在,当年淮军初战上海,如果不是李鸿章亲自督战,面对太平天国的攻势,淮军根本打不赢。在聂士成眼里,除了死亡的威胁和大量的赏金,他很难再想出别的办法来激励部下。但是这远远不够。至于战术水平吗。聂士成也没有过多的要求,从现在旧军缏曳诺那榭隼纯矗馍浠魉交共蝗缛站站蝗缧戮话鸦梗删松ㄉ洌炎拥齑蚬馔猓日娴牟睿戮饕堑闵洌贸ざ痰憬惶嫔浠魅囱怪贫苑剑3艺夂鲜实氖被箍梢源虺黾浣由浠鳎舛鞯蹦昴羰砍煽吹绞本烊恕銎窘瓒缘赖睦斫夂图扑悖谡较呱洗虺鲆黄劳鲋辍f渖鄙诵Ч戎鄙湟坏悴坏停蚧骶嗬刖尤辉500码左右。这种水平不经过长时间的苦练和琢磨是绝对练不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