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78(2 / 2)

徐元佐笑道:“他不是想跟我开公司么,所以我先看看此人人品格局是否配得上跟我合伙。”

沈玉君眼睛一翻,讽刺道:“真是多谢徐相公抬举我家了。”

徐元佐权当没有听出来,大度地挥了挥手:“自家人,不用客气。”

“你”

“我跟你说过的,只有同类人能够站在一个层面。”徐元佐正色道:“江南不缺银子,以后银子还会越来越多。关键得看合伙人是否有眼光、有心胸。你想啊,你胸怀大志,要成为富甲天下的豪商巨贾。合作伙伴却只想日进十文,穿衣吃饭,这能过到一起去么”

沈玉君默认,这也是她长久没有找到合适男子入赘的原因。

“唐文镜此人,开拓之心是有的,不过能力一般般。”徐元佐一席酒筵已经看出了很多东西。他道:“关键就是看他是否有毅力,目光长远了。”

“怎么说”沈玉君好奇问道。

徐元佐微微皱眉,道:“你这反应虽然正常,但是却让我觉得有些迟钝。”

沈玉君正要反怒,徐元佐手掌虚按:“咱们花了大把力气推动漕粮海运,为的什么难道真的只是为了给朝廷省钱”

沈玉君一愣,脱口而出:“当然是为了盈利。”

“对啊这个盈利从哪里来”

“工部、各地加派所收的运费。还有便是夹带的私货了吧。”沈玉君想了想。

徐元佐重重摇了摇头,道:“不是我嘲讽你,这就是你目光不够犀利的缘故了,也就跟那帮商人一个水准。”

沈玉君冷笑道:“愿闻高见。”

徐元佐要茶水润了润喉,道:“运费所得,不过千百金而已,不值一提。”

“好大口气”

“你既然知道私货有利可图,为何不直接走私呢因为有海防卫所和巡海御史,即便打出徐阁老的旗号,人家也未必买账。所以才要朝廷给的令旗,总不见得有人敢对漕粮下手,对不”徐元佐解释道。

沈玉君眼珠微微斜瞟。想了想,道:“对,说穿了就是要拿到漕粮令旗。所以刚才咱们要讨论漕额分配。”

徐元佐点头表示这题算是答对了,循循善诱道:“大方向明白了,那么我且问你:私货是什么”

“自然是江南各种特产,丝绢棉布。上好的苏工刺绣无非这些吧。”沈玉君道。

“这是南货北卖,可以获利两倍。那么回来呢”

“回来”

“回来难道是空船么”徐元佐一副不可思议的模样。

沈玉君想来想去,道:“我家也不是没想过做北货,但是北货无非就是皮革、牲畜并没甚么获利大的特产。”

徐元佐呵呵一笑,将桌前杯盏拢了两个到自己面前,排成一条竖线,道:“能看到漕运运费之利的,是看到了这里。”他拿筷子轻敲离自己最近的一个杯子,发出叮叮响声。

“能看走私南货之利的。是在这里。”徐元佐敲了敲次远的杯子。

“能看到北货南卖之利的,是在这里。”徐元佐敲了敲最远的杯子。

沈玉君眉毛一挑:“多谢。”

徐元佐笑道:“你可知道我看到哪里”

“哪里”

徐元佐手指一甩,夹着的筷子嗖地一声飞了出去,啪地打在窗格上。

“那里。”

“那里”

“然也。”徐元佐站起身:“我不指望谁能跟我看得一样远,其实我还庆幸你们没看到那里,否则我赚什么去关键就是谁能把握机会,跟上我的脚步。如果能跟得上,大把的银子可以赚。如果跟不上,大家也就仅限于喝酒聊天了。”

沈玉君看着地上的筷子。又看了看意气风发的徐元佐,道:“具体是什么说来听听”

徐元佐微微摇头:“走完这圈你就知道了。”

沈玉君垂了垂眸,心中不自觉中已经信了徐元佐的话,开始寻思还有什么北货可以开发。然而阅历的局限,让沈玉君无论如何都看不到冰天雪地的辽东。

甚至可以说,如果问江南人“建州左卫”在哪里。十个有八个不知道不是不知道地理位置何在,而是压根不知道大明还有这么个地方。

徐元佐不是第一次乘船,却是第一次远航。虽然历史书上说此时的航海都是近海航行,然而近海航行也不等于贴着海岸线走。站在海船的舱楼上,极目远眺也看不到陆地。即便是同行的海船。也在数百米开外,虽然能够看到,大小却如模型。

因为此时南风未起,北风势尽,风力并不很足。经验老道的火长估算船队将要十五天左右才能到达天津卫。徐元佐倒是不急,反正这船上吃用都很不错,闲暇时看看海,吹吹风,过着难得的恣意生活。

就像是辛苦一段时间的休假。

不过才工作两年时间,就要休这么久的假,这让徐元佐有些心中不安。

船队没有带货,相应的补给就带得多了,可是也架不住船上商贾们的耗用。到了东海中所,船队第一次登陆补给。

这里个港口不大,用作中转港不足,但是补给却是够了。

徐元佐不太清楚东海中所的位置,就问州县,结果人说是“海州”。

海州也有些陌生港口一渔夫道:“咱们这里是连云港。”

徐元佐一下子就明白了。

船队第二次靠岸的时候,梅成功有了经验,先去问当地人这里是什么港口。

当地人一脸茫然:“港口也得有个名字”

梅成功道:“那是自然,否则怎么知道人在哪里呢”

“北门港。”码头人说。

徐元佐对这个“北门港”颇为无语。学过汉语的人都能从构词上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