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941(2 / 2)

所有的政治目的达成,终于扔了刀,捂着断指,李捷流露出了一副愉悦的笑容,倒是刚刚在群臣拥戴下登基的大唐第四代皇帝李忠,被这乱哄哄的一幕所惊吓,抱着李捷的袍子嚎啕大哭。

拍了拍李忠的脑袋,李捷再一次苦笑了下。

鸣凤四年五月初八,大唐的天终于变了,都道天无二日,可这一次长安却出了两位皇帝,开启了东西两唐分治天下,两帝并行的时代。

初十,返回长安的李忠正式加冕,刚刚收拾出来的紫极殿上,数以万计的长安士民,番邦使节,国境蕃王无比臣服的叩拜在地,称颂着上国的雄姿。

“叩见天可汗,大唐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不过龙椅却变成了两张,皇帝李忠很是怯场的向后缩着头,倒是李捷带着无比威严,还有当叔父的那种责任担当,不失仁慈的猛地挥出衣袖来。

“诸卿平身”

正式的继位之后,长安一系列大动作旋即又展了开。

前一阵的宦官专权说到底其实同样有着李捷原因,为了压制李治,他第一个将监军的权利交给宦官,不过这一次不一样了,李捷已经确立了闽唐的优势,而且所立的皇帝是亲于自己的,如今保证长安的政权长治久安,又成了闽唐大唐两个帝国的共同利益

为了杜绝宦官专权再次出现,朝廷修改唐律,将宦官不得干政,以及从外族征收宦官正式写入律法中。

这一次的权利博弈中,倒霉的王德真再一次出局了,刚当了几个月的宰相被拿了下来,仅仅如当年长孙无忌例,授予个位高没权的开府仪同三司,不过这一轮权利博弈中,太原王氏已经算得上大赢家之一了,王皇后的长子继承皇位,太原王氏则成了帝国最大的外戚。

王德真这个外戚头子非但没敢抱怨,反而过得还颇为不安心,毕竟如今李捷才是老大,万一哪一天李捷翻脸了,他这一支恐怕会被斩草除根,连着上书好几次祈求辞官乞骸骨归,最后闹得王皇后没办法,亲自出宫去找他。

没人知道王皇后和她这位叔父说了什么,反正第二天王德真也不提辞官的事儿了,喜笑颜开的上朝来,尽心尽力的参与起新朝建设,变了个人的模样看的群臣啧啧称奇。

政局方面,参与拥立的上官仪也没有受到重用,此人虽有才干,但是太会见风使舵了,他这一次的出声实际上是揣摩出李捷迟迟不登基的奥妙,这等人太圆滑,并不值得依靠,倒是暗地里还终于李治的裴炎成了赢家,晋升尚书右仆射,宰相中的第二把手。

尚书左仆射,宰相中的一把手,李捷则是给了原长安留守魏元忠,此人算是坚定的拥闽派,而且难得的没有太大野心,老成持重,李瑾东来的时候是他打开了城门,并且在李瑾把长安折腾的乌烟瘴气时候,又是魏元忠尽全力维持了一个稳定的局面,由他和裴炎共同带领朝中老成派与新锐派,倒是应用得当。

一时间长安政局犹如推陈出新,各个衙门无比的有效率,倒是真真一副新朝气象。

内事处理妥当,外事亦是提上了日程,已经盘踞关中半年之久的唐军主力终于伸展开了它慵懒的腰,当年宗室名将李孝恭的长子李崇义以宗室身份出任东南道大行台,督军三十万,出潼关,又以闽唐大将薛仁贵为平南道行军大总管,原云中都督高侃为河洛道行军大总管,两股先锋并行。

一时间,天下的目光都瞩目到了河洛,两淮

第1374章洛阳大战

洛阳战场。

从贫瘠的徽州,六安一路上顺风顺水杀到了天下腹心之地洛阳,而且还打的洛阳官军仅有招架之功,而无反击之力,龟缩在洛阳城中,十几万衡山军此时倒是士气高昂,骄横无比。

尤其是衡山王李堪,洛阳皇宫还没摸到,皇帝派头已经十足了,足足日上三竿,这才在两位美人的纠缠下爬下床,然后十几个太监侍候着用过早膳,穿戴上无比繁复,华贵的龙袍,这才在几百御林军的扈从下,抵达前线。

谋反了三个多月,关中迟迟没有回应,洛阳附近的方圆千里几乎都被衡山军拿下了,拥有大批劳力的衡山军在洛阳城下挖掘了繁多交杂的工事,宛若在洛阳城外再修了一座小城那般,不过无论衡山军如何攻打,吃了秤砣铁了心的邱神績死守洛阳,数次大规模攻城的衡山军死了不少人不说,到现在还没有推进一步。

刚登上望台,看着已经瞪眼瞅了三个多月,都快看恶心了的洛阳城墙,李堪忍不住大大的打了个哈欠,不耐烦的询问着:“邱神績这厮还不肯投降吗”

“回陛下。”一旁的衡山国尚书仆射董元寂赶忙点头讨好的回答道:“派进城中的使者被那厮好酒好肉招待着,可一提到投降们,这厮就顾左右而言他,今日又是送出些珍宝美人,请陛下再宽限几天”

“宽限哼”

皇帝没当几天,李堪的脾气到是见长,三十刚出头就已经满是肥肉的脸上充满了傲慢,不屑的冷哼道:“朕已经给这个这个三姓家奴太多宽限了朕已经没有耐心再等下去”

浑然不像被洛阳送来的财物与美女拖沓了半个多月的模样,李堪大义凛然的猛地挥动着衣袖,一副忧思忧国模样慷慨激昂的说道:“如今西贼当道,江山倒悬,万民等待朕去解救,岂能再在邱贼身上浪费时间”

“马上传令下去,再给邱贼最后三炷香的时间,再不投降,朕将驱动三军全力来攻,城破之日,玉石俱焚,他可悔之晚矣”

“这”

“还不快去”

李堪御下之术倒是挺严格,他一瞪眼,干瘦小老头一样的仆射董元寂屁都没敢多放一个,转身下去就吩咐起来。

嘹亮的号角震天而起,又是舒服了两三天的衡山军懒洋洋的从军营中乱哄哄的走出来,在距离洛阳东城门外三百多米列成阵势,十多万人,倒也显得铺天盖地,没边没沿。

只不过细看去,却有些不免让人摇头了,衡山军跟卖水果的似得,最前头的军士还算好看,各个膀大腰圆身材魁梧,目露凶光,可后头的就不行了,从十二岁的黄口小儿到八十牙都掉光了的老头子应有尽有,而且越往后,披的盔甲,拿的武器也就越差,到了第五排,第六排开始,已经全然一副农夫装扮了,左手拎着个锅盖子,右手拿个砍菜刀。

这倒也符合古代谋反的规律,毕竟头上还有个朝廷看着,就算李堪处心积虑,也不过能在李治眼皮子后头收拢收拢从辽东逃回来,无处可去的逃人,再就一些积年的土匪强盗,美其名曰绿林好汉,趁着李治兵败西域的时候,衡山王悍然起兵,然其兵力也不过七八千,拿下了徽州附近的折冲府,再在徽州扫地为兵,这才有了五万兵力。

如果这时候朝廷出兵扑灭,两三千府兵骑兵或者五千左右步兵足以击溃这伙乌合之众了。

然而这个时候正赶上李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