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万阿拉伯人,能填满半个大马士革的大军,在你们眼皮底下看丢了孤要你们这些废物有何用”
好不容易才抓到了阿拉伯人主力的踪迹,付出了快两万主力军队伤亡的沉重代价,正待酣畅淋漓的与之决一死战时候,眼睁睁中又给跟丢了,这种火气,不光李捷一个,跟着过来的李绩王方翼完颜阿骨打等人亦是脑门上青筋暴跳。
可跪伏在地上,专门负责追杀谍报的闽王秘密部队黑都上百个探马探员亦是挺委屈的,每个人都是瑟瑟发抖的跪在地上,只有黑都的首领,被赋予服部半藏称号的密谍头子战战兢兢的抬起头申辩着。
“陛下,臣等办事不利,但,臣等实在力所不及啊”
回忆着不久前发生的一幕,到现在服部半藏眼中还透着震撼与无奈,举手画脚的急切解释着,半晌,听的李捷眼睛瞪得溜圆。
“阿拉伯大军,解体了”
为了防备突袭,李让麾下的贝都因轻骑被散播的更远,在禁军的扈从下,李捷携带着群将步行到了刚刚事发的地点,一路上,成千上万的马蹄骆驼蹄子踩过的痕迹依旧清晰可见,可突然会聚到一个点,这些痕迹呈现一百八十度一下子凌乱的散了开。
就仿佛滚滚大军突然爆炸了那样,好不容易聚拢在一起的阿拉伯大军又是分裂成了最小的一个个氏族为单位,几百人上千人一伙的分散突围,根本没一支超过万的队伍。
这么突如其来的一下子,才仅仅有着一二百号的黑都密谍当然毛了,追那一路都不是,只好原地待命,等候李捷的批示。
不过这一幕明显也超过了李捷的预料范围,捏着下巴好不容易留出的胡须,他也是像个困兽那样来回踱步,沉默不语。
打了一辈子仗,从东打到西,这种状况李绩也没遇到过,王方翼则是低着头不断翻动着地上遗留的马蹄印以及阿拉伯人掉落的米粮,财物或者其他一些什么东西,试图以此推测阿拉伯人真是意图究竟是什么,至于一些其他的将军,则是干脆的破口大骂。
打一头就跑,根本不与自己交战的敌人,也着实令人憋闷。
“陛下,阿拉伯人这一手的确利害,兵以能聚散为上,一声号令,千军散去,一声令下,万马聚拢,这些沙漠蛮夷能大败两个帝国,的确有着其过人之处”
勘查了好一会,李绩都是感慨的叹息了一声,旋即郑重的对李捷鞠躬作揖,凝重的说道:“不过聚散,终究需要一个点来重新集结,陛下,如今当务之急,我军应该就地屯驻,寻找到阿拉伯人集结的点,然后再与之决战”
“现在停军驻扎”
千里迢迢赶来,一战未打,光给战友收尸了,现在李绩还要大军停在戈兰高地不动弹,想不通的苏定方率先恼火的叫嚷了起来。
也顾及不到李绩这兵部尚书,阁臣的身份了,不服气的苏定方亦是狠狠地在李捷面前一揖到地,焦躁的请战着。
“求陛下给末将两万骑兵,末将定当屠戮十倍之敌以报陛下”
“是啊陛下,趁着阿拉伯人分散的实际,正是追击他们,各个击破的机会啊”一旁的房遗爱同样不解的拱拳拜在了李捷面前。
这一回李绩干脆笑而不语,昂着白发苍苍的脑袋捋着一把大胡子,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李捷则是无奈的向后一指。
“尔等想重蹈左右千牛卫的覆辙吗”
李业诩与盛连山可不就吃了地形不熟的亏,被切断水源打的凄惨如斯,这里是阿拉伯骑兵上下纵横的主场,闽军在这里绝对算得上人生地不熟,回头看着人流下,军旗跟来的左右千牛卫大纛,结巴了下,两将也无奈的拱拳退下。
夕阳斜下,好不容易追了数天的大闽军团不得不再一次放弃目标,有了右路军的教训,这次李捷偏师西行了二十多里,大军依靠约旦河停驻下了脚步。
不过夜幕中,刚刚扎营下来的闽军各部,无数斥候踏白仿佛成群的燕子那样,挥洒在了戈兰高地苍茫的沃野中。
他们身后,则是李捷不甘心的眼睛
第1154章沙豹子
北方,阿勒颇。
戈兰高地还在鏖战的时候,这里作为大后方,似乎已经远离了战火,闽国以工商为血脉,东罗马人的问题被解决,立马无数商人又是奔着叙利亚与君士坦丁堡的商机,走上了这一条路。
而且这里还是闽军后方粮草补给的大后方,从阿姆河,锡尔河转运过来的美索不达米亚上的粮草,还有从安条克港口转运过来在埃及购买的粮食也是通过这里输送往大马士革,供应给前线大军。
似乎与和平时期任何一座丝绸之路上的大城一样,阿勒颇这时候也进入了一片繁华与热闹的盛景中,来自波斯,粟特的商人翘着卷胡子,拉着满载着东方商品的骆驼风尘仆仆的投入客栈,本地一些商店也跟着繁盛了起来。
就连解除这些远途跋涉而来商旅生理心理需求的红楼酒肆也是应运而生,巷子里轻快的三十六弦琵琶弹起悠扬的乐曲,还兼有地中海希腊美人动听的七弦琴。
一家家酒楼中挤满了豪爽的胡商,偶尔见,这条生机勃勃的商路上,汉商优雅而矜持的身影也是展露在了上面。
城头,因为被放弃而破败的清真寺又一次兴盛起来,几乎是与他唱对台戏一般,基督正教的牧师就在对面新开了教堂,挨着不远,琐罗亚斯德教的圣火令高高悬挂起来,来往的各族信徒往往会图个平安,慷慨解囊,就奔着这种油水,甚至已经灭亡了的埃及宗教,都有几个埃及大胖子在街角撑起了名头。
不过最吸引人心的,还是大闽的弘文馆,因为闽国的儒生所承诺的,不是拯救你死后的灵魂,而是拯救你现在的生活。朝为田舍郎,夕登天子堂。若想官亨通,弘文馆中藏
做官的可是不分种族,不管在那个庙宇中施舍多少,有抱负的地方豪族依旧拿出了最好的把本族品质最优秀的子弟送到弘文馆中,学习着大闽的文化。
夕阳斜下,城门口从美索不达米亚前来的商旅还在等着完税,冷不防一阵喧哗声传来,神气的印度兵骂骂咧咧用矛杆粗暴的把各族商户连人带车推过大道,几个第一次跑丝路的唐商气不过的上前理论着,却看印度府兵们傲慢的向一旁伸了伸手。
“大军补给到闲人让路”
毕竟战争是大闽如今的重中之重,看着这些印度佬神气的模样,高高在上的唐人们不得不也惺惺然躲在一旁,不断嘟囔着我们唐人有气量,不跟你们印度佬蛮夷一般见识。
没等拥挤在门口的商旅完全让开,大道上成群成群的驼队已经摇曳着叮当作响的驼铃在闽军的拖拽下到了城门口,昂首阔步傲慢的像个绅士一般骆驼的两个驼峰左右挂着沉甸甸的粮食袋子。
这些都是在北方埃德萨城旁幼发拉底河港口卸下来的上等小麦,古罗马以及古波斯的道路已经在连年战乱中被荒废殆尽了,没一趟,不得不放弃载重量大的四车,用驼队一趟趟去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