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686(2 / 2)

心头又是不平了一下,什么都没说,薛讷沉重的跟着哨兵进入军营。

中军大帐就在十多个帐篷中央,更浓郁的酒香缭绕着,不过掀开帐篷进去后,薛讷的瞳孔却是诧异的缩了缩,几桶难得一见的美酒开启后凌乱的放在一边,几乎没有动,桌面堆了大堆的文书,大胜之后,李业诩非但没有任何喜悦之情,反倒是埋头在军报当中,苦苦阅读着。

看了一眼,薛讷赶忙收起心思,恭敬的抱拳行礼道:“末将儒兵中郎将薛讷,拜见行军总管。”

“哦,免礼,坐。”

似乎这才从军报中醒过身,看到了薛讷的到来,对着旁边一摆手后,李业诩又是继续阅读着手中军报,足足一分钟方才批阅几句,匆匆放下,歉意的笑了笑:“军务缠身,让薛郎将久等了。”

“末将不敢。”薛讷赶忙又是恭敬的一拱拳。

“行了,我等都是行伍之人,也就不兜圈子了,本将知道,今日苦战是府兵兄弟们浴血奋战,方有今日之大捷,薛郎将你辛苦了。”

看着李业诩淡笑着的脸颊,心情稍微舒缓了一些,薛讷略有些温和的答道:“战局需要,末将知道,能用末将的性命,换取阿拉伯胡掳的溃败,末将也是在所不惜。”

战局需要这话到是真的,游牧部落屡屡令农耕民族头疼的,不是战斗力,而是其飘忽不定的激动能力,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别看李业诩五万大军气势汹汹,如果不是萨拉丁贪心不足,也许就能黏上对方落后的小股部队打上两仗,然后武装恭送人家出境。

像这样两千步兵换取一万阿拉伯骑兵的覆灭,抛出人情道德,简直太值了。

军旅世家,薛讷倒也没有怨天尤人,淡然接受了下来,可接着李业诩的话,却是让他脸色剧变。

“不过击破阿拉伯人,斩杀敌酋五千六百余的战功,毕竟是我左右千牛卫的,首功我会如实上报朝廷。”

这话让薛讷忍不住皱起了眉头,究竟谁营造这个胜利局面,你李业诩心知肚明,分军功时候却狮子大开口,几乎把全部功勋都吞进自己肚子里,这可就太不地道了。

就在薛讷大皱眉头的时候,李业诩下一句话又是让他眼睛瞪得溜圆。

“本将的报功信使今夜就出发了,明天你也拍出报功信使,向朝廷申述,弹劾本将虚报战功,瞒报阿拉伯人的危险性,尽量挑选些伤的重的还能走的官兵,这事很重要,切忌”

哪有叫人弹劾自己的,明显感觉到些不正常,薛讷颇为惊奇的抬起头询问着:“总管大人,这”

“身为军人,不可参与政治,却又不能不懂政治,等你有一天站到本将这个位置上,就知道了,你下去吧。”说这话时候,李业诩已经不再年轻而变得老成的脸上流露出了由衷的疲惫,疲倦的摆了摆手。

一头雾水,薛讷又被赶了出来,走出帐篷,他还在心里嘀咕着,还好,刚出来就有右千牛卫的军需司马找到他,主动详细的列出了补给清单,给参战的阴山折冲府等府卫调拨去了药材,鸡蛋等物资,让薛讷忙碌的暂时忘了想这些事。

又是半个多时辰,忙碌完了清点物资,马车摇曳的向城北行驶去,,薛讷这才一瘸一拐的又是走出千牛卫军营。

这一次,还是没走出路口多远,薛讷又不得不再一次停下了脚步。

黑森森的军营前路口,居然是站立了不知多少兵丁,忐忑不安的等候在了那里。

儒兵薛讷真正的麾下将士。

“末将等恭迎将军”

都说生死才能促进人成长,儒兵就是如此,同样裹着伤痕累累的躯体,几十个儒兵军官在宋璟,姚崇几个带领下,恭敬的单膝叩拜在了地上,出神的望着他们英雄一样拯救了设拉子城的统帅,每个人眼某种都是郑重与前所未有的炙热。

这一幕,看的满心疲惫的薛讷禁不住愣了愣神,直到片刻后,一抹浓郁的微笑这才在他一贯的苦瓜脸上绽放出来。

张开了唯一能动的左臂,薛讷感怀而肯定的夸奖道。

“你们大家,每一个,都是好样的”

第992章刚刚开始

的确,儒兵有着万般的不是,娇生惯养,纪律涣散,不耐吃苦,可是关键时刻,这些人能不畏生死的站出来,这种意志品质,足以掩盖一切缺点,连死都不怕,这样的兵加以磨练,日后定然也是一支雄兵。

如今,薛讷对他手下的儒兵,从未有现在这般有信心。

头一次听到自己主将如此的肯定自己,忐忑不安的姚崇,宋璟几个禁不住流露出了不可置信的目光,下一刻,一种感动的情绪酝酿在了每个人的心怀中。

眼看着一个个感动的快要哭出来一般的部将,薛讷禁不住又是哭笑不得的摆了摆左手。

“行了,刚夸你们两句,又变成了娘们呢”

满是笑意拍了拍宋璟那宽敞的肩膀,薛讷又是将同样年轻的脸板了起来:“半夜出营可是大罪,念在今日大战,本将既往不咎,再不回去,本将可要屁股抽军棍了”

难得苦瓜脸上官开起丁点玩笑来,看着薛讷一本正经的模样,宋璟几个也是终于露出些许笑意。

“属下遵命。”

今天所有守城部队中,儒兵还算幸运的,总共遭遇了一轮骑兵冲击,而且骑兵重点冲击还是中路突破,只有三分之一的阵列受到波及,二十多人被马踩死,骑兵枪杀死,一百多个轻重伤包括宋璟,剩余的安然无恙。

也多亏了盛连山出现的及时,让阿拉伯骑兵没有心思投入作战,不然的话死伤的人数得多上几倍。

薛讷回营的时候,伤员与死者已经收敛好了,儒兵也恢复了从前的秩序,往来巡逻的哨兵不再是应付差事,而变得认真,不大的军营中,到处流露出一种军人该有的朝气。

只不过这种变化似乎没太引起薛讷注意力,打发走了其他将校,拎着姚崇宋璟两人的脖子,薛讷一面闷头走着,一面焦急的小声问着。

“那个,让你们送走李明李队正,这事儿办的怎么样了”

“将军,放心好了,李小兄弟还不肯走,姚崇兄让人把她捆了起来,套上黑麻袋塞进马车中,这会儿,应该能到波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