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509(2 / 2)

吐蕃更是到了一个极端,一个个农奴牧奴连套新衣服都没有,没到战争,吐蕃领主们给聚拢的奴隶军队好饭好菜半月,然后许诺抢掠,穷怕了的吐蕃人作战起来,当然不要命了,反正贱命一条。

抢掠是一方面,如此残暴吐蕃还能维持起稳定,另一个方面就是吐蕃人的神学观,有点类似于天竺的种姓制度,吐蕃人相信那些原始苯教的禅师喇嘛们,禅师喇嘛们往往又出身于这些吐蕃大姓。

苯教势力之大,大到统一吐蕃各部的松赞干布都不得不对苯教妥协,对苯教发源地象雄忍让,后来不得不借助引进佛教来对抗苯教,历史上这才灭了象雄,相信服从苯教,灵魂才会得到救赎,吐蕃人才会如此顺服。

不过,这种忍耐同样是有限的,逃向闽国的吐蕃人不知道有多少,如此,闽国才引入了十多万吐蕃人。

当然,吐蕃也不可能完全依靠奴隶支撑,还是有占据吐蕃人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二十的平民以及奴隶主,他们组成的军队才是吐蕃人的中坚,每遇战争,打头阵的都是这些将门甲第,奴隶兵跟着扩大战果而已。

不过今天李业诩二人遇到的情况特殊,一方面娘炮老爷有点残暴过头了,另一个方面,挨着闽国过紧,就算不善经营,往来的过路费也让娘氏的亲族打手富得流油了,以前穷的要死,打仗死了就死了,如今有钱了,谁还愿意轻易死了。

第三点闽国幸运的地方,吐蕃引入佛教对抗苯教,佛教的出现,又给困苦的吐蕃民众看到了一条新的出路。

真正的历史上,在大唐在轰轰烈烈的黄巢起义打几下分崩离析的时候,吐蕃帝国几乎在同一时间崩溃于奴隶与国人的起义反抗中,青藏高原陷入了数百年内乱中,随后藏地独特成型的藏传佛教政教合一政权取代了苯教统治地位。

不过佛教也没有拯救水深火热的青藏高原,一个个高僧活佛取代了曾经的苯教法师,政教合一下藏人还是一个个奴隶主治理下的农奴,剥皮,奴役,私刑,没有自由的日子依旧如同诅咒般缠着藏地人,直到一九五九年农奴制被彻底的取缔。

博物馆中一个个人皮唐卡,人皮经卷,人皮刀鞘似乎在无声的叙述那段血雨腥风的黑色历史,当然,这些对如今左千牛卫将军李业诩来说就有些远了,如今从这兄妹俩言语中李业诩只看到了一件事。

战机

北方邦的吐蕃人没有想象中那么强

“赞巴,本将任命你为娘城代县令,将娘城的土地,草场牛羊按照闽国均田制发给娘城奴隶,一定要做到平均,让众人信服能做到吗”

“这”

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要当官了,赞巴那张通红的脸也变成了胀红,挠着后脑勺不知所措,与此同时盛连山也如同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蹦了起来。

“李业诩你疯了武人不得干政是闽王铁律”

“殿下授予我全权我有权利这么做,殿下是开明之君,责罚一定会有,但不论李业诩受多重的责罚也比不上这战机”双目中炯炯发光,这一刹那李业诩竟然比盛连山还疯狂拎着赞巴的肩膀摇晃着恶狠狠嚷道:“这是军令做不到也得做到”

“喏”习惯性的,赞巴单膝跪地,满意的点了点头后,李业诩丢开赞巴,又是把双手搭在了盛连山的肩膀上,凝重的说着:“盛兄,小弟有一事需要兄长完成,此事极其凶险,很可能让兄长丧命,但小弟能保证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去援救兄长,盛兄,你能相信小弟一次吗”

“我们兄弟,哪儿这么多废话,我不信你我信谁”一拳头垂在了李业诩胸膛上,盛连山热血豪爽的说道。

“效死沙场才是为兄之愿,说吧。”

第720章泥婆罗人

名将与庸将的区别,该谨慎的时候比谁都谨慎,该冒险时候比谁都冒险,当然,也需要一定运气在其中,冒险失败的话,名将也会变成莽夫。

总之,得知了被吐蕃所统治北方邦的弱点后,李业诩就开始了冒险,三千精选自右千牛卫的精兵在盛连山带领下连休息都没休息就直插北方,直奔喜马拉雅山口。

谁也不知道唐军开始攻击的消息传没传出来,谁都不知道在闽国吐蕃共管的喜马拉雅山口吐蕃有没有防备,但为了战果的最大化,盛连山依旧义无反顾的穿行敌后,带领三千勇士踏上征途。

一旦堵住喜马拉雅山口,北方邦百万人口,这么多年掠夺的财富将全被闽国

另一头,将剩余的左右千牛卫合在了一起,李业诩则是武职变文职,竭力在北方邦按照闽国郡县的模样进行起了改革,推行封建化。

闽国封建制与吐蕃农奴制最大的不同,就是生产资料的占有,吐蕃是一切土地,草场都归少量奴隶主,农奴所创造的所有财富都被奴隶主所剥削,人身自由还受其支配。

闽国,或者说大唐的均田制,虽然也是地主剥削农民,但农民人身却是自由的,有着属于自己的小块土地,所创造的财富也有部分属于自己,除了国家,没人有权利对农民本身进行支配。

而且有希望,如果从军建立军功或者读书考上科举,还能翻身成为官老爷,勋贵人上人

一个是活的还不如牲口,世世代代都是奴隶,一个终于有了人的权利与尊严,精神信仰上有了佛教的寄托,这种诱惑对于还处于奴隶主酷刑压迫下的吐蕃奴隶,足以致命。

娘城附近的土地宛如切蛋糕那样被平均切成了n块,临时颁发的闽国户口户籍也在两天之内被颁发下来,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第三天,娘城的吐蕃人,天竺奴隶们犹如一个个癌细胞那样向北扩散而去。

吐蕃统治八年之久的北方邦,数个蒙萨塔邦国的高原政权真是在一夕之间癌变。那些解放奴隶所到之处,一切由奴隶组成的军队都军心瓦解了,奴隶主亲族组成的精锐虽然没有娘城娘氏那么不堪,但他们人太少了,从第三天开始进攻,李业诩几乎是一日下一城那般的速度蚕食着吐蕃人领土。

这种速度也吓怕了迁徙到天竺的吐蕃领主们,数以十万人规模的浪潮惊慌的压向了喜马拉雅山口,亚东关

亚东关下,喧闹的喊杀声震天而响,从城上往下看去,人头滚滚,数不清的军队犹如蚂蚁一般密集向前,砍之不尽,杀之不绝。

其实亚东关的防御力并不弱,城高十二米,厚七米,左右城关直接连在了喜马拉雅山缺口陡峭的山崖上,而且城墙犬牙差互,有着突出的东西罗成,南北卫城,尤其是还有着八米高威武巍峨的箭楼。

当初修建这座关城的时候,足足用用了十六万吐蕃奴隶,花费闽国数十万石粮饷,由唐蕃两国共管,为的是让两国都放心,所以关城的防御是双面的,这座喜马拉雅山口重镇就连长孙无忌进过时都惊叹可抵挡百万大军。

不过此时,突然入城夺下着雄关全部控制权的盛连山却是防御的左支右绌。

周长四里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