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宫内诛杀何进,脑袋丢到了城外,结果怕受到株连,袁绍率领西园八校尉也抢先动手,血洗了皇宫,没有胡须者诛杀两千多人。
如今这段时间,李治失国期间群臣世家可不怎么忠诚,如果李治再得势,在关中引起的政治地震不亚于汉武帝巫蛊之祸,关中死者多达三十万之巨的惨状,心怀恐惧的关陇世家保不齐也会先发制人,来个血洗皇宫。
“这褚相公就不必超心,朕自有办法稳住朝臣。”再一次面露得意,李治对身旁做了个请的动作,片刻之后,一白头老翁步履蹒跚走进来,这一次,褚遂良却再也淡定不住,失态的惊愕叫道:“长孙无忌”
权利是青春的不老药,下野一年多,长孙无忌居然老了二十岁一般,头发花白的不成样子,脸颊上原本光滑的皮肤也变得满是皱纹,唯一不变的,只有那一双闪着莹莹斗志的眸子。
“有老夫在,登善可安心去了。”拍了拍胸脯,长孙无忌淡然的说道,不想一句话让褚遂良变得怒气勃发,举起酒杯指着长孙无忌鼻子大声怒吼着:“关陇集团当毁于你手,你是关陇集团的罪人罪人”
两声罪人后,褚遂良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仅仅片刻,这个枭雄就咳出一大口鲜血,倒地而亡,长孙无忌明显触动下,再一次低下了头,李治却毫不在意扯着他的胳膊出了门,又对一直护卫左右的李郎将奴了奴嘴,后者会意的持剑返了回去。
殿内,魏忠贤还在哆嗦的看着酒壶,冷不丁冰冷的寒光映射在了他脸上
噗嗤,血喷溅在白墙上一大片,淋漓的向下流淌着。
后宫,立政殿。
秀气的手握着毛笔游龙戏凤办飞舞着,,一封墨迹嶙峋的信笺很快写好,就在王蔷嘟着嘴吹干墨迹的时候,千骑中郎将王陵踉跄的闯了进来,扑通一下跪伏在了案前,哭诉道:“小姨,陛下他,他已经控制北衙禁军甲子军,四大宦官监军使尽数被杀皇宫已经翻天了”
王蔷在太原王氏辈分还挺高,是王陵的姨辈的,不过此时这个年轻中郎将也顾不得以往这个称呼的丢脸,叩首在地上急促的说道:“末将已经安排心腹在玄武门接应,请娘娘带着太子殿下速速离宫”
“不了。”
皱了皱黛眉,王蔷却是轻轻摇了摇头,随手把写好的信塞进信封。
“这封信送去闽国带我儿李忠去闽国。”
“可是,娘娘”
“我毕竟是大唐的皇后”
愣了一下后,王陵接过信,递给身后心腹发出后,旋即满头大汗去了后宫找太子,吼完一通后,王皇后也是失神的呆坐回座位。
“梓潼”
忽然间,温柔的声音却是从远处传来,让王蔷愕然抬起头,旋即却哆嗦一下。
不知什么时候,李治来了立政殿,没有了刚刚的杀意与锋芒毕露,这时候的李治居然满是柔情,对着王皇后伸出了手。
“梓潼,以往是朕错了,不该冷落你,朕太任性,太软弱,再给朕一次机会好不好,让我们一同走下去”
嘴角泛起点点冷笑,王皇后刚要说什么,李治却又激动忘情的举起手:“这些日子,朕一直在想,朕要和你重新牵着手,一起走下去,直到担当不起这个江山,到看着朕的皇儿忠儿登上皇位那一天,多好”
浑身剧烈的颤动一下,王皇后满面复杂的垂下了头
半个时辰后,在群臣愕然的注视下,李治与王皇后携手上了太极殿,共同坐在龙椅左右,旋即四颗人头以及褚遂良死不瞑目的尸首被抬上殿。
带领着群臣,长孙无忌第一个跪俯下。满是亢奋的神色,李治高昂的宣布道。
“传朕旨意,改元龙朔,大赦天下”
第634章桓帝往事,如何应对
“四大观军容使全部被杀,北衙禁军指挥使由在夺宫中立了大功的陇西李氏出身,禁军中郎将李茂贞出任,另外还有一个小宦官突然受到重用,被李治赐名李辅国,升任北衙禁军观军容使。”
消息不断从长安闽国细致的眼线网传来,单膝跪伏在地上,李捷目前头号情报头子服部半藏细致无比的叙述着得来的情报,伊朗中部,伊斯法罕的阿拉伯总督行宫中,李捷,十来个闽国重臣也是细心细致的听着,不时间皱着眉头。
“如今依靠长孙无忌,不知何等愿意被说服的外戚太原王氏,李治安顿了外朝关陇世家诸多官员还政与自己,倒是没有展开政治株连,除了几个与我闽国关系密切的重臣,如李义府被下狱,李绩大将军被罢官,替换,宇文节被赋闲在家,江夏王李道宗被追官贬谪外,其余官员尽数赦免。”
听到这里,李捷忽然面色古怪的摇了摇头,嗤笑道:“孤这个小弟倒是长大了,知道隐忍了,不过估计他不想忍也得忍,之前大搞政治株连,再然后孤给他留下的烂摊子,几乎全部官员都参与到架空皇帝中,他要是敢大肆株连,估计整个关中都该反了。”
“殿下”
娇嗔声忽然从身旁传来,却是王后长孙织不满的打断了李捷得卖弄,如今她父亲又再次出山,她可是急于知道后续究竟如何。
“好继续继续”李捷是无奈苦笑着摆了摆手让服部半藏继续说,不经意间,其余重臣如王玄策,王方翼,许敬宗,王微等人却是全都微不可查的挑了挑眉头。
自家闽王这岳父,几次了,从没有一次站在李捷这头,这一次又是与闽王的宿敌站在了一起,如今他女儿却位居闽国几乎是二号人物位置上,仗着闽王的宠,军队中有着一定威望,还能携带武器出入禁中,在诸臣看来,终究是个不稳定因素。
这一幕长孙织自己丝毫没有察觉,处于群臣中的薛之观却是看在眼底,再扫了一眼就坐在李捷膝下的二王子李谨,安稳却认真的听着,薛之观更是忧上心头。
虽然现在福郡王李让具有长子名分,而且李捷远征的时候,命他留守监国,可重臣们内心中对李让的祖父长孙无忌却是厌恶不已,李捷如今春秋鼎盛,谁知道将来会不会异储,到时候重臣们的意见就会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