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了个名头安抚住波斯的中坚阶层,然后富裕发达的工商业带来得投资就直接让呼罗珊经济变得复苏,短时间内闽国就打造了个平稳后方。
尤其是李捷很聪明的没有禁止伊斯兰教,只不过清真寺旁,传播闽国文化的弘文馆,基督教堂,琐罗亚斯德神庙,乃至于佛寺,道观,婆罗门神庙跟随着一字排开,闽国的政策一向如此,信仰自由,甚至如同阿拉伯帝国向异教徒征收的人头税都取缔了,谁能忽悠到信徒,就要看谁本事。
于是乎伊斯法罕,木鹿城,萨曼等城邑街头,都出现了这么一个个奇景,宛若街头卖艺的一般,婆罗门,少林的武僧,基督牧师,琐罗亚斯德教的祭祀搭开班子,对台布道,一个个宣讲着自己教派经典挣得不亦乐乎,忽悠的没见过世面那些波斯人一愣一愣的,左右犹豫着也不知道谁能拯救自己可怜的灵魂了。
如此多的神庙教堂中,最火爆的却是不显山不露水默默开门的弘文馆,因为只有他们没有宣布什么拯救来世灵魂,他们拯救的是这一世的。
朝为田舍郎,夕登天子堂能做官这条可是为这帮波斯人理解的透彻无比。波斯几千年贵族垄断官职传统被打破,弘文馆内几乎被塞爆了,各路贵族,富商,地主老爷们拿出后世土豪供孩子出国读书的热情,求爷爷告奶奶把波斯小高富帅白富美们送进来,穷人们也是四处磕头把孩子送进来当学徒杂役帮工。
如果不是闽国来的大儒少了点,短期内实行大规模唐化教育都不是难题。
政局上一帆风顺,战事上闽国也取得了很大优势。
君士坦丁堡方面,侯杰与李却利用闽国在突厥中的声望,除了招降了保加利亚人,还招募了中亚突厥十来个小部落,差不多一万五千草原骑兵。
可就算这个力量加上君士坦丁堡守军,还是无法击败阿拉伯人大军,而且最开始侯杰也没想帮安娜击退阿拉伯人,只要守住君士坦丁堡,等到闽国一进攻西亚帝国核心地区,吃不住劲儿的穆阿维叶说什么也得退军,可后来,安娜一句话却说动了他。
闽王需要的是一个可以提供军事辅助,两面夹击阿拉伯人的盟友,不是守在君士坦丁堡随时等候援助的包袱,枯守城市,随时等候支援,还是打垮穆阿维叶的大军,让他垂头丧气声望尽失回西亚,身后还有拜占庭不断牵制后方,哪个局面闽王更愿意看到
明显,侯杰被说动了。
为了与阿拉伯人决战,安娜还真是下了血本,没有带保加利亚人回来帮助守城,还放任了阿拉伯军队的地道挖掘,用把守城战转化为残酷巷战,毁了半个君士坦丁堡的代价,换取了阿拉伯人阵型混乱入城,精疲力竭的一次机会,从后方,侯杰把一万五千的游牧骑兵分成了三个波次,先后投入战斗,利用这个间隙清空了穆阿维叶身边军队。
登陆君士坦丁堡西面的阿拉伯大军炮灰军一共快十万人,一战之下逃上船被接应回亚洲的不到三千人,装备有大马士革弯刀,最上等的锁甲,跟随穆阿维叶东征西讨多年的叙利亚大军多半赔在了君士坦丁堡城下。
西方,拜占庭开始了对小亚细亚的反攻,南方,闽国的舰队自伊斯兰大扩张运动开始七十八年,头一次攻上了阿拉伯半岛,袭扰起也门一带,波斯湾附近包括后世的阿联酋,迪拜,无不留下了闽国的足迹。
从三个方面,闽国及其盟军已经对横行一个世纪的阿拉伯帝国形成了三面包围,不过李捷却高兴不起来。
二十万大军分成三路,先锋军五万人已经在席君买,药格罗还有大度设几员先锋官带领下率先突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总指挥部就设在伊斯法罕,原本阿拉伯帝国呼罗珊总督的行宫中。坐在了阿拉伯风情特有的庭院回廊下避暑办公,书桌上摆满了各地来的军情要闻,盯着下方满是征尘气喘吁吁的信使,哪怕李捷久经风雨,以满是威严的眉头都拧成了大疙瘩。
做一百个梦李捷都没想到,李治这个混蛋居然咸鱼翻身复辟成功了,而且是在不到一年这么短的时间内。
他还真低估了皇权带来的影响力。
“启禀殿下,王皇后命在下传信,永辉六年岁末,皇帝李治发动兵变,如今中书省知尚书门下令褚遂良大人已然身死,内廷四大宦官首领全部被诛,辽东道行军大行台李绩将军被罢官,由东平郡公,东夷都护程名振接替,另宰相李义府下狱,北衙禁军以及南衙十六卫全部落入李治手中”
“殿下,怎么办”嘴唇干裂的不成样子,眼睛里满是血丝,来送信的王氏族人声音嘶哑的昂起头看向李捷,眉头皱的更高,李捷却是沉重的靠向了后面,捏起下巴思虑起来
第632章宫变
王震,汪直,刘瑾,魏忠贤,四大宦官几乎把持了大明朝四个时代,李捷赐名给他认命的皇宫四大留守太监,就是为了四大祸害能把持住大唐朝政,就算内斗弄得民不聊生也无所谓,反正大唐根基还爆满,流民也有了投奔闽国这条道路。
可惜,李捷忘了一点,这四个大宦官都有着一个特点,死的都很惨
永辉六年十二月中的一天,还是往常那样,首领太监汪直巡视完宫城各个城门落闸情况,悠闲地哼着小调,在十来个武阉骑马护卫下,向属于自己的住处溜达去。
汪直其实不是唐人,甚至也不是突厥人,属于一个杂种胡族,四十左右年岁长得是人高马大虎背熊腰,身上肌肉结实,如果不是彪悍的脸上胡子落光,还有些中性化,绝对是个猛男级别。
汪直也倒霉,在铁勒入侵五原突厥时候从铁勒军,在静湖城下败于李捷,这个蛮汉太能杀了,就连萝卜可汗阿史那思摩手下汗帐骑兵都有两个千骑长被他砍死,后来,就算投降了,记仇的几个金帐酋长把他也扔到了李捷押解到长安少年战俘中一员,小弟弟上惨痛的挨了一刀。
不过这样一来,却也给了汪直这一次无比大的机遇。
唐代的宦官来源有三点,一种是地方进贡,诸道官员为了讨好皇帝,购买年幼奴婢阉割送入宫中,其二是良胄入宦,选一些中下级官吏子弟,一帮倒霉的官二代,被国家征召苦逼的咔嚓一刀入了宫,在大唐,当官二代也是压力很大的
其三就是宦官们自己收的假子,探亲,或者出宫办差时收养的贫苦子弟或者族人专门训练后通过关系阉割入宫,这种来源占据宦官二分之一还多,本来还有战俘罪犯阉割入宫的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