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333(2 / 2)

“广告费,”两个老院士似懂非懂,

“老院士,是这样”薛诗涵眉头舒展,笑道:“秦大哥之所以愿意做赔本的买卖,是想拉拢更多的受众假设我们的受众有一万人,秦大哥的寻秦记在我们报纸上投放广告,这一万人当中沒准就有一百人会去寻秦记品尝美食,那样的话我们多收一些广告费,寻秦记去了更多的客人,岂不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两个老院士面带喜色,秦百川也是好奇的看了薛诗涵一眼,呵呵笑道:“沒看出來,薛夫子竟还有做广告的意识,不错不错,”

薛诗涵羞涩的一笑,哪里是她有什么意识,跟秦百川接触了这么长时间,薛诗涵越來越觉得自己跟他的思维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或许是出于为了更加了解秦百川的心思,也可能是出于想要培养共同语言的意愿,这段时间薛诗涵沒少打听秦百川做过的事情,将信息采集整理之后,去探索秦百川的思路,现在得到了秦百川的认可和表扬,薛诗涵便觉得自己默默的付出倒也值了,

“其实报纸就是这样,只要有一定影响力,可以变着法的收取广告费,比如说,某某人家有一处房产需要贩卖,我们可以为之刊登拍卖广告;再比如说,哪个人家需要请什么样的人才,我们也可以为之刊登招聘广告总之,但凡是能帮助旁人,又能赚到钱的形式,我们都可以利用,”跟他们越聊下去秦百川的想法便是越多,最后道:“这样一來,维持报社运转的事情便也解决的差不多了,薛夫子,你还有什么想问,”

“还有最后一个问題,”薛诗涵面带凝重之色,试探的道:“秦大哥,咱们的综合报纸,真的要一天一期,一旦报社成立之后,你想雇佣多少人,每天打算发行多少,”

“一天一期是必须,”第一个问題不容置疑,秦百川点头道:“一天一期大家固然会辛苦一些,但新闻都具有时效性,昨天发生的事,今天就必然要报道,这样受众才会觉得新鲜,若是大家都知道了,咱们再去报道,便成了昨日黄花,沒什么意思,至于发行量”

秦百川琢磨了一番,道:“前期咱们为了要影响,可以免费赠送一些日子,那最少要每天三千份,如果可能的话,主城加江陵两岸,我觉得甚至可以发行五千份,日后辐射到周边城镇,不够再加,反正原则就只有一条,不怕浪费,就怕沒人,人数方面,采集、编辑、整理最多三五十人足够了,看效果再酌情增减,”

“秦大哥的意思我倒是能够理解,大家辛苦一些倒也沒什么,可秦大哥你想过沒有,大家采集信息、编排整理,这都要时间,只怕将所有的信息整理完毕,至少要到了晚饭时分,”薛诗涵道,

“晚饭之后大家都出來散步,那时候最容易发生热闹事儿,所以咱们报纸整理完毕至少要在子时,”秦百川提醒道,

“那就更麻烦了,”薛诗涵向秦百川凑了凑,道:“我算你有五十人,整理完毕之后他们开始抄写,那么大一张公文纸,一个时辰最多能抄写十份,若是达到五千的发行量,岂不是这五十人就要抄写十个时辰,要知道,这些人白天还要去采集信息,他们真的可以不眠不休吗,当然了,秦大哥也可以说扩建誊写队伍,可那样岂不是又违背你只招募三十五人的初衷,”

“抄写,为何要抄写,”秦百川大惑不解:“我记得望江楼发过宣传单张,完全便是印刷,哪里用得到人工,”

第462章江陵日报

秦百川这个问題一说薛诗涵奇怪的看着他就连方子长和朱天翼都有些迷糊了见秦百川似真的不知道其中关键老院士倒说了句场面话:“算了秦夫子是商贾大概平时说出想法便有人为他执行他不知道印刷的繁琐之处也是正常”

“嗯”薛诗涵点头道:“秦大哥你说的印刷的确是个办法能适用于月刊甚至周刊可每天一期却实在无能为力”

“为何”秦百川倒是困惑了

“清风书院一直以來便是为人物立传平时跟工部合作我们所掌握的印刷术应该是大颂最新”薛诗涵先强调了一句然后继续道:“秦大哥可能不清楚一本书完成之后我们需要请师傅以反字的形式雕刻在钢板之上然后在雕版上涂满墨汁再将纸覆盖上去单说雕版的过程就极为艰难需要用斧凿一点点刻画上去一旦一个字出错整个钢板便要废掉我们做过统计类似公文纸那样大小的板式从扣模到刻字全部完成便至少要一天一夜的时间秦大哥就不怕耽误事吗”

秦百川睁大了眼睛只听薛诗涵又道:“望江楼上次去的应该是私人印刷他们利用同样的方法无非是将钢板换成了木板这样一來固然能节省一些时间可由于墨汁浸染木板印刷最多五百份后便要废掉印出來的字迹也会模糊不清更为关键的秦大哥这种雕版制作成本极高你的报纸每天都是新内容而雕版使用一次便废了”

薛诗涵说完便偷眼看秦百川的脸色老院士和朱天翼也是面色严峻诚然如果印刷这个问題解决不了秦百川所谓一天一期开设综合报纸的创意便无法实现之前所有的欢欣雀跃都是水月镜花注定要破碎

“我大概听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说如果我们要印刷就必须割一块跟报纸规格一样大小的钢板然后人工将文字一个个刻上去这块钢板用完之后便沒了用处只能扔掉”秦百川用自己的理解又问了一遍

“是的”薛诗涵见秦百川眉宇间多少带着一些不以为然的神色问道:“难不成这个问題秦大哥也能解决”

“如果清风书院有印刷的工艺这个问題我还真有办法”秦百川挑眉道:“你们听说过活字印刷吗”

“活字印刷”三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显然又是沒听说过

“这也难怪普通百姓用到印刷的机会不多官府要印刷什么书籍数量必然又是极为庞大雕版印刷便也不算浪费故而你们沒能转变一下思路”秦百川轻叹口气笑道:“雕版印刷固然是大颂最新的印刷术可我觉得雕刻的时候费时费力大量的雕版存放也不方便更关键的是雕刻一个字无法更正便是最大的浪费”

清风书院本來就有自己印刷的能力听秦百川提出雕版印刷的问題三个人都是连连点头秦百川对他们能否进行活字印刷也沒谱只能尝试性的说道:“我有个办